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974970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 应注意的问题,成都玉林中学 邓兴国 2011.07,必修(I)中国史部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必修(I)中国史部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 有效指导学生研读历史材料 2. 正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 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4. 运用新抗战史观指导抗日战争教学 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5. 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6. 为什么我们会

2、选择社会主义 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7.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 新中国政治变迁的一个趋势:从人治到法治 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9. 历史地分析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 10. 感受周恩来、邓小平等杰出人物的外交智慧和人格魅力,1. 有效指导学生研读历史材料,例:人民版教材学习思考题材料 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国家学说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国

3、家既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也承担着管理公共事物的职能。恩格斯指出:当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时,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至于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所以他认为,国家作为人类政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答案提示 应当看到,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标志着早期国家已经形成。氏族制度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2. 正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能反映古代

4、中国政治特色的制度 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最能反映古代中国政治特色的制度 人民版教材问题研讨题: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答案提示:谭嗣同曾说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何谓秦政?就是秦朝所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无不与此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君主个人的权威。(中国

5、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改革与发展均围绕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大主题来展开。),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 经济上: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小农经济和封建地主经济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维护他们的生产和土地所有制。 政治上: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思想上:法家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 实践上:商鞅变法在地方建立县制,强化国君对国家的控制,为其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秦的统一和强盛为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客观条件。,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指出, 在小土地所有制下,小农的生产方式不是使农民“互相交往, 而是使他们互相隔离”, 他们“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

6、铃薯所集成的那样”。因而他们无法“形成全国性的联系, 形成政治组织”, 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来保护自己的阶级利益, 不能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 是不受限制的政府权力”。所以小块土地所有制“造成全国范围内各种关系和个人的划一的水平, 使得一个最高的中心对这个划一的整体的各个部分发生划一的作用。它消灭人民群众和国家之间的贵族中间阶梯。所以它也就引起这一国家权力的全面的直接的干预和它的直属机关的全面介入。”同时, 小块土地所担负的赋税又是官僚、军队等“行政权整个机构的生活源泉”。据此, 马克思得出一个著名结论:“小农的政治影响表

7、现为行政权支配社会”,“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本性说来是全能的和无数的官僚立足的基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人民版教材问题研讨题: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答案提示: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如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等。(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条件下,权力高度集中,位于权力顶峰的皇权自然成为各方力量争夺的焦点。宗室贵戚、宦官朝臣这些处于权力中心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维护皇权的力量,特定条件下容易转

8、化成威胁皇权的力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宗室内乱、宫廷政变和宰相弄权就是证明。在这些斗争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从宋真宗起,相权逐步得到强化,皇权反而受到种种限制。那时,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真宗知道了库藏量而随便花销,始终不肯让三司使提具体数字。李沆还经常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真宗,以使天子了解民间疾苦,巧妙地抵制了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实际上限制了皇权。 宰相李沆与宋真宗的这段故事,能说明什么问题? 北

9、宋从宋真宗开始,相权逐步强化,对皇权有所限制。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企图,不仅想维护相权,也是从有利于治国的角度出发的。中国古代相权与皇权的消长,总体上虽然朝着强化皇权的方向演变,但其间也有相权强化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直线发展。,2009年广东历史卷第5题 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 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 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 会议决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在封建社会前

10、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后期其消极作用逐渐增大。积极影响主要有: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的完整; 有利于国家统一政令,提高行政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利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国内民族融合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总之该制度有利于中国古代文明持续发展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成为鲜明对照。 韦尔斯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 亚当 斯密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

11、如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在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影响 消极影响主要有: 君主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出现,社会对皇帝的崇拜造成了对个人自然权利流失的麻木,中央集权过于强化导致地方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 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钳制了人民的思想,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可悲局面; 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总之该制度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 黑格尔 “一个人口几

12、乎占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大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不可避免地发生“奇异的悲歌”。 马克思,3.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关要求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以义和团运动为例 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义和团兴起的意义,义和团运动的正义性 针对义和团是敌视白人、排斥欧洲文明的说法,列宁在对华战争一文中指出:“中国人憎恶的不是欧洲人民,因为他们之间并无冲突,他们憎恶的是欧洲

13、资本家和唯资本家之命是从的欧洲各国政府。那些到中国来只是为了大发横财的人,那些利用自己吹捧的文明来进行欺骗、掠夺和镇压的人,那些为了取得贩卖毒害人民的鸦片的权利而同中国作战(1856 年英法对华的战争)的人,那些利用传教伪善地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能不痛恨他们吗?”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在讲演中公开宣称:“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我也是义和团”。,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一贯仇视义和团,庇护外国教会,但他也承认:“推究本源,实由地方州县各官,平时为传教洋人挟制,而教民转得借官吏之势力,肆其欺凌,良民上诉亦难伸理,积怨成仇”。 日本驻北京公使馆武官柴武郎,在

14、使馆被围期间负责指挥日军作战。他的分析是:“近年来,支那国势不振,外国人或租借或掠夺其部分土地,并有大批传教士涌入腹地,对教民实行法外保护,教民则倚仗外国势力,为所欲为,肆无忌惮,为此,本为无害的义和团一变而为激进排外主义集团。”,义和团兴起的意义 联军司令瓦德西承认:“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英国外交副大臣布路德立克在议会讨论对华方针时告诫:“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者待中国也”。 长期占据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务的赫德赫德写道:“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这个运动已经掌握了群众的想像力,将会像野火一样烧遍全中国”。“今天的这段插曲不是没有意义的,

15、那是一个要发生变革的世纪的序曲,是远东未来历史的主调:公元2000年的中国将大大不同于1900年的中国!”“外国的发号施令有一天必须停止,外国人有一天必须离开中国,而目前引起注意的这段插曲就是今天对于将来的暗示。”,4.运用新抗战史观指导抗日战争教学,强调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民族精神 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赞扬国民党抗战将士的爱国精神 承认国民党与领导抗战 正面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蒋介石,强调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民族精神 胡锦涛在报告中说:“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也历来不畏强暴、

16、不屈服任何外来压力。伟大的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日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 人民版教材学习思考题: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补充:华侨支援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知识链接:华侨支援抗战),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胡锦涛在报告中说:“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人民版教材: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枣宜会战。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赞扬国民党抗战将士的爱国精神 胡锦涛在报告中指出:“在空前惨烈的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