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6971768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PPT 页数:438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38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38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38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38页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条文解读(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Haiwi69 2015,JTG D30-2015 Specifications for Design of Highway Subgrades,条文解读,提纲,1、总则 2、术语、符号 3、一般路基 4、路基排水 5、路基防护与支挡 6、路基拓宽改建 7、特殊路基,1、总则,1.0.1 目的 1.0.2 适用范围 1.0.3 路基设计准备工作 1.0.4 路基设计原理 1.0.5 路基设计原则 1.0.6 “四新”技术应用 1.0.7 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1.0.1 目的,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 提高公路路基设计技术水平,使公路路基工程设计符合安全

2、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1.0.2 适用范围,各级公路新建路基设计; 各级公路改扩建的路基设计; 等外公路路基设计可参考。,1.0.3 路基设计准备工作,路基设计时 应做好公路沿线工程地质勘察试验工作; 查明沿线地质条件; 获取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1.0.4 路基设计原理,路基工程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 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和汽车荷载的作用。,1.0.5 路基设计原则,根据公路的功能和等级; 保证稳定性、满足强度和变形要求;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节约土地、保护环境; 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路基高度,利用挖方材料,做好路基路面综合设计。,1.0.6 “四新”技术应用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路基工程质量。,1.0.7 与其他标准规范关系,路基设计符合本规范规定; 还应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3、一般路基,3.1 一般规定 3.2 路床 3.3 填方路基 3.4 挖方路基 3.5 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3.6 高填方路基与陡坡路堤 3.7 深挖方路基 3.8 填石路堤 3.9 轻质填料路堤 3.10 工业废渣路堤 3.11 路基取土与弃土,3.1 一般规定,3.1.1 路基设计之前 收集公路沿线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质、地震、筑路材料等资料; 做好沿线地质、路基填料勘察试验工作; 查明地层岩土性质、厚度、空间分布特征及有关

4、物理力学参数。,3.1.2 路基设计时 避免高路堤与深路堑; 路基中心填方高度超过20m、中心挖方深度超过30m 时,结合路线方案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或分离式路基作方案比选。,3.1.3 水浸淹路段路基 路基边缘标高应不低于路基设计洪水频率的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 的安全高度; 各级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表3.1.3 规定。,3.1.4 路基设计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选择适当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 沿河路基不宜侵占河床,根据冲刷情况,设置必要的防护支挡工程; 妥善处理好路基废方,应避免河床堵塞、河流改道或冲毁沿线构造物、农田、房屋等。,3.1.5 路基填料

5、设计与土石方调配 满足路基强度和回弹模量的要求; 对移挖作填、集中取(弃)土、填料改良处理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充分利用挖方材料,以节约土地。,3.1.6 路基设计 应控制路基工后沉降量; 对于软弱地基、路基与桥涵结构物连接处、路基填挖交界处、高路堤、陡坡路堤等,应采取综合措施,防治路基不均匀变形,满足路面的要求。,3.1.7 路基设计 应充分考虑水和冰冻对路基性能的影响; 设置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或防冻害设施,以及必要的路基防护工程,防治路基病害。,3.1.8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高填方路基、陡坡路堤和挖方高边坡路基 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动态设计必须以完整的施工设计图为基础,适用于路基施工阶段。,

6、3.2 路床,3.2.1 路床设计 应与公路路基结构相适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水文、工程地质等条件,结合公路等级、交通量及其轴载情况、路基填挖高度和路面结构形式等,合理选择路基结构形式。,3.2.2 路床厚度 应根据交通量及其轴载组成确定 轻、中交通的公路路床深度范围为0.8m; 重、特重交通的公路路床深度范围为1.20m; 对于特重轴载的公路,应单独计算路基工作区深度,确定路路床深度范围。,3.2.3 路基结构设计 应充分考虑交通荷载和环境因素对路基长期性能的影响,合理确定路基设计参数,保证路基结构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3.2.4 组成路基结构的路基土 应均匀,其

7、最小承载比应符合表3.2.4 的规定。,3.2.5 路床应分层铺筑,碾压密实,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00mm。 2 压实度应符合表3.2.5 的规定。 3 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3.2.6 路基结构 应以路床顶面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 以路床顶面竖向压应变为验算指标; 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应与交通量等级相适应,并应符合表3.2.6 的规定。,3.2.7 新建公路路基回弹模量设计值E0 可由标准状态下的路基回弹模量按式(3.2.7-1)确定; 并应满足式(3.2.7-2)的要求。,3.2.8 标准状态下路基回弹模量值 应综合考虑公路等级和设计阶段,根据路床深度范围内路基

8、土(或粒料)的回弹模量,按下列方法确定: 1 根据路基结构应力水平,采用重复加载三轴压缩试验获得。 2 受试验条件限制时,由附录B表B.1、B.2 查取。 3 初步设计阶段,由(3.2.8-1)、(3.2.8-2)估算。,3.2.9 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时的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 1 可参照附录C,根据路基相对高度、路基土组类别及其毛细水上升高度,确定路基干湿类型,并预估路基结构的平衡湿度。 2 路床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3 路基回弹模量湿度调整系数可参照附录D 确定。,3.2.10 路基结构的填料CBR、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和竖向压应变、路基湿度状态等不能满足要求时 应根据气候、土质、地下水赋存和

9、料源等条件,经技术经济比选后,采取换填、处治、排水、加筋等措施。,1 换填可选用粗粒土、粒料或低剂量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等,并合理确定换填深度。 2 细粒土处治可为物理处治或化学处治。物理处治可采用砂、砾石、碎石等进行掺和;化学处治可采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稳定或综合稳定。细粒土路基的处治设计应通过相关物理力学试验,确定处治材料及其掺量、处治后的路基性能指标等。 3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挖方路基或者潮湿状态填方路基,应采取设置排水垫层、毛细水隔离层、地下排水渗沟(或盲沟)等措施。 4 冰冻区各级公路的中湿、潮湿路段,应结合路面结构进行路基结构的防冻验算。必要时,应对路基结构设置防冻

10、垫层或保温层。,3.3 填方路基,3.3.1 路堤高度 1)满足公路等级所对应的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及其设计洪水位; 2)不含路面厚度的路基高度不宜小于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 3)不含路面厚度的路基高度不宜小于路基工作区深度; 4)季节性冰冻地区,不含路面厚度路基高度不宜小于道路冻结深度。,3.3.2 路堤高度宜按式(3.3.2)计算确定。,H op 路堤合理高度 (m); h sw 设计洪水位(m); h 0 地面高程(m); h w 波浪侵袭高度(m); h bw 雍水高度(m); h 安全高度(m); h l 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m); h p 路面厚度(m); h wd 路基工作区深度(

11、m); h f 季冻区道路冻结深度(m)。,3.3.3 路堤填料 1 路堤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 。 2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堤。冰冻地区的路床及浸水部分的路堤不应直接采用粉质土填筑。 3 路堤填料最小强度应符合表3.3.3 的规定。 4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 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 5 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考虑振动液化的影响。 6 桥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应采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可采

12、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稳定或综合稳定。,3.3.4 路堤铺筑 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应符合表3.3.4 的规定。,3.3.5 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 根据填料物理力学性质、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 1 当地质条件良好,边坡高度不大于20m 时,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3.5 规定。 2 对边坡高度超过20m 的路堤,边坡形式宜用阶梯型,边坡坡率应按第3.6 节的规定由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并应进行工点设计。 3 浸水路堤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不宜陡于11.75。 4 低路堤宜采用流线形的缓边坡。,3.3.6 地基表层处理 1 稳定的斜坡上,地面横坡缓于1:5 时,清除地表草

13、皮、腐殖土后,可直接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1:51:2.5 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2 地面横坡陡于1:25 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不得小于表3.6.13 规定。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3 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4 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一般土质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基底的压实度(重型)不应小于90%;三、四级公路不应小于85%。低路堤应对地

14、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深度;当地基表层土较均匀、密实时,可直接进行压实。 5 稻田、湖塘等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当为软土地基时,其处理措施应符合第7.6 节规定。,3.3.7 二级及以上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道)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路基压实度不应小于96%,并做好填料、地基处理、台背防排水系统等综合设计 过渡段长度宜按式(3.3.7)确定。,L过渡段长度(m); H路基填土高度(m);,3.3.8 陡坡上的半填半挖路基 可根据地形、地质条件,采用护肩、砌石或挡土墙; 当山坡高陡或稳定性差

15、、不宜多挖时,可采用桥梁、悬出路台等构造物; 三、四级公路悬崖陡壁地段,当山体岩石整体性好时,可采用半山洞。,3.3.9 护肩路基 护肩高度不宜超过2m; 顶面宽度不应侵占硬路肩或行车道及路缘带的路面范围。,3.3.10 砌石路基 可用于三、四级公路。 1 砌石应选用当地不易风化的片、块石砌筑,内侧填石;岩石风化严重或软质岩石路段不宜采用砌石路基。 2 砌石顶宽不小于0.8m,基底面向内倾斜,砌石高度不宜超过15m。砌石内、外坡率不宜陡于表3.3.9 规定。,3.3.11 填方路基 受地形地物限制或路基稳定性不足时,可采用护脚路基。 护脚高度不宜超过5m,受水浸淹的路堤护脚,应予防护或加固。,

16、3.4 挖方路基,3.4.1 土质路堑 1 土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等,并结合自然稳定山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及力学分析综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20m 时,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3.4.1 规定。 2 路堑边坡高度大于20m 时,其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按第3.7 节确定。,3.4.2 岩质路堑 1 岩质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等,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分析方法予以检算。边坡高度不大于30m 时,无外倾软弱结构面的边坡按附录E 确定岩体类型,边坡坡率可按表3.4.2 确定。 2 对于有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坡顶边缘附近有较大荷载的边坡、边坡高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