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692973 上传时间:2017-10-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模式探讨刘小吾摘 要: 基于社会学的分析,良好的人际互动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心理契约”作为人际互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学生管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参与互动的是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个体。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过程的“ 心理契约”模式为:心理相遇即“同感或共鸣” 阶段;心理相约即“积极主动交流” 阶 段;心理相融即 “彼此悦 纳对方”阶段,心理相守即“心理契约”阶段。关键词:高校管理者;高校学生管理;心理契约广义的“心理契约” 是指组织与成员之间的相互期待。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无形的,并且处在不断的改变之中。狭义的“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之间责任和义务

2、的一系列信念,这种信念在组织成员中普遍地存在着。 总的来说, “心理契约”是以 组织与成员间正式的书面契约为前提,以相互间的关系为纽带 ,它反映了交往双方彼此 问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是指高校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与高校学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高校管理制度为底线,以完善学生人格为根本的主观心理约定, 这一主观心理约定的核心是双方内隐的不成文的相互责任以及微妙而含蓄的心理期望,具有主观性、差异性、变动性和发 展性。高校学生管理是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当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达到足够的频率和密度,以至于他 们能够相互影响并组 成较

3、为固定的群体时,高校管理者与高校学生之间的互动才是有效的。高校管理 过程中个体 间的互动达到了“能够相互影响”的程度,那就标志着高校学生管理 过程中的互动双方内部建立了某种程度的 “心理契约”。这一“心理契约”的达成模式可分为 以下四个阶段:心理相遇即“同感或共鸣”阶段;心理相约即“ 积极主动交流”阶 段;心理相融即“彼此悦纳对方” 阶段,心理相守即“心理契约”阶段。一、心理相遇阶段“心理相遇”阶段是达成“ 心理契 约”的第一阶段。所谓“ 心理相遇”实质是指人际互动过程中参与互动的个体在心理上的相互认同。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相遇”就是指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这一阶段起始于收

4、到高校录 取通知书那一刻。当莘莘学子收到某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时,他们 将通过录取通知书上所提供的信息以及通 过网络或其他渠道所收集到的信息,整合后建立起对该高校的初步印象,形成最初的心理期待。当他 们踏入高校办理入学手续时,便开始有意 识或无意识地将自己预先形成的心理期待拿来与 现场的亲身体验进行比照。如果比照后的感 觉是积极而愉悦的,那么,踏入高校的他 们便会对周围的一切产生认同感,进而对高校的管理者 产生亲近感, 这样,高校管理者与踏入高校的学生之间才有可能开始“心理相遇” ,为高校管理过程中人际有效互动提供可能。如果比照后的感觉是消极而失落的,那么,踏人高校的他们便会对周围的一切进行否定,

5、进而对高校的管理者产生疏远感,这样,高校管理者与踏入高校的学生之 间就不会 “心理相遇”,高校管理 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人际有效互动也就不可能产生。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新生报到这一环节。例如:高校可组织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开通迎新 专题广播, 悬 挂彩旗,拉起横幅,制作大量的展板,营造好的迎新氛围;在报 到现场, 组织各院系安排迎新志愿者,帮助新生拿行李,向他们介绍学校情况,指点他们报 到、 缴费、注册、 领饭卡,从大门口到宿舍,一路上提供热情的全程服务,让家长和新生真正感 觉到“ 家”的温馨;重视新生班主任的培训与指导,在接待新生的过程中树立好形象,通过 沟通交流,使新生 获得“心有同焉 ”的

6、感觉,等等,从而尽可能消除新生的陌生感。驱除他们内心的不安与不适 应的感觉,并初步赢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顺利实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的第一阶段,即“心理相遇”。二、心理相约阶段“心理相约”阶段是达成“ 心理契 约”的第二阶段。所谓“ 心理相约”实质是指人际互动过程中参与互动的个体在“心理相遇”的基础上产生的个体间的积极主动交流。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相 约” 就是指高校管理者与学生双方尤其是学生一方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进行的主动邀约会谈。在这一阶段,高校管理者的沟通交流水平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为,一方面高校管理中“ 心理契约” 的内容主要是学生个体与高校管理者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或

7、者说是一种主观感觉,学生个体对 于他与高校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有自己独特的体 验和见解,学生个体的“心理契约” 可能与 规章制度的内容不一致,也可能与其他人的理解和解 释不一致;另一方面高校管理中的“心理契约”还包括对责任和义务的承诺与互惠,如果学生个体感到高校管理者违背了“ 心理契约” 的承 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必定会产生失望感和更强烈的消极情感反应和后续行为,其核心是一种 愤怒情绪, 这样便使 “心理契约”无法进入下一个阶段。所以,高校管理者应在管理 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沟通交流能力。例如,在与学生交流中应尊重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这样,在与学生交流时方能做到善于倾听,把

8、握关键,适时引导,教育无痕,从而让学生在“心理相约”阶段获得愉悦的体验,在收获情感的同时收获真理,使“ 心理契约”向下一个阶段顺利发展。三、心理相融阶段“心理相融”阶段是达成“ 心理契 约”的第三阶段。所谓“ 心理相融”实质是指人际互动过程中参与互动的个体在“心理相约”的基础七产生的个体阅的心理上的彼此悦纳。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心理相融” 就是指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在交流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管理者产生的信任和悦纳。经过“ 心理相遇”和“心理相约”两个阶段的经营,高校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已赢得了相当高的信任指数,只要高校管理者精心维护,就可以使互动的双方在心理上达到彼此相融,彼此悦纳的境界。然

9、而,如果在“心理相融”阶段高校管理者稍不留神,将会导致“信任之塔”的倒塌,这一倒塌将是毁灭性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这一阶段是“信任”的高危阶段。针对这一特点,高校管理者在“心理相融”阶段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维护 “信任指数”。良好的品德修养可以给人以信任和安全感,人 们都愿意与具有真诚守信、谦虚大度、虚怀若谷、宽容他人等良好品质的人交往。二要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维护“ 信任指数”。心理品 质是一个人的志向、意志、情绪、兴趣、气 质,性格等的心理特征。良好的心理品质 ,在互 动中具有极大的魅力。三要重视自我形象在互动中维护“信任指数”的价值。良好的个人形象和

10、大方的仪表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言谈举止、服 饰打扮影响人的风度,反映人的某些特性,从而影响交际对方的态度和评价。这样,高校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方可将“心理契约”推向最高阶段,最终完成“心理契约”的建屯,在管理过程中与学生签定“心理契约” ,实现高校管理手段的新突破,在高校管理中真正践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人为本” 的管理理念。四、心理相守阶段“心理相守”阶段是达成“ 心理契 约”的第四阶段。所谓“ 心理相守”是指人际互动过程中参与互动的个体在自由和自愿的基础上,相互遵守 对方的愿望和要求,实质是“ 心理契约”的达成。这一达成将意味着互动中个体自 觉地对自我意志的限制与 约束,意味着彼此 间的忍

11、让与妥协。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的 “心理相守”就是指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对彼此的期待能充分感应并在自愿的前提下“心灵感应”般地遵照执行。“心理相守”阶段的产生,标志着高校管理中“心理契约 ”的最终完成。处在这一阶段的互动个体,彼此都拥有极高的信任指数、极 强的心理约束力以及极强的行动能力。因此,高校管理者在这一阶段要非常关注学生的期望和要求,并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 进行梳理和审视,以保 证向学生 传达的期望和要求科学而合理。这样,既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 “心理契约”的管理功能,又有助于“心理契约”本身的良性发展。高校学生管理过程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参与互 动的是具有 较高文化水平的个体。良好的

12、人际互动不是一次性完成的。 “心理契约”作为人际互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标志,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过程的“ 心理契约”模式必 须经历以上四个阶段。这是高校管理中人本管理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是高校管理手段的一种有益的 尝试,也是高校管理手段的一次突破。参考文献:1夏洛特布勒,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2杨杰。等论管理学中心理契约的界定与形成过程J学术研究, 2003,(10)3魏峰,张文贤国外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 (2)4陈加州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J心理学。 2003,(3)5余琛四类不同心理契约关系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 (4)6丁健心理契约理论研究综述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5,(9)选自:江苏高教2010 年 1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