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690796 上传时间:2017-09-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3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德避暑山庄清乾隆时期原貌复原研究课题设计吴晓敏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筑历史与理论教研室赵慧太原理工大学轻纺与美术学院中国建筑自秦朝形成完整的技术与艺术体系起,经历20个世纪的锤炼,至清代的康乾时期达到了最为成熟的巅峰。特别是在乾隆中期(1 8世纪中叶)的约30年中,在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的倡导下,官方至少主持建造了总量约1 00万平方米的众多建筑,皇家宫苑“周裨瀛海诚旷哉,昆仑方壶缩地来”的恢弘气度和豪放追求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文化史上最令人瞩目的奇观之一。而承德避暑山庄全面集中了当时建筑的精华,不仅代表着我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最高水平,同时也是十八世纪世界园林的代表作。承德避暑山庄名列联合国世界人类

2、文化遗产项目,它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承德避暑山庄总占地面积5544公顷,大约是圆明园的16倍,颐和园的2倍。从清康熙42年(1 705)起,经过八十多年的大治营建,形成了包括3组宫殿、1 5所寺庙、50组庭园、73个亭子、10座城门和23座桥闸等在内的庞大建筑群,总建筑面积达1 0万多平方米,规模在现存古典园林中最为宏大。基于“江南塞北巧安置,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宫苑建置理念,一方面借鉴西藏都纲法式及其本体形而上的曼荼罗图式在皇家宫苑的规划布局中进行宇宙观的诠释,同时更出于“并以示中华”的取向,在其中有机融贯了阴阳、五行、八卦、九官、太极等哲理;以儒学为主体的汉文化的精蕴,如尚书所谓“皇极建中

3、”、“皇受育民”,以及孔子推崇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等等理念,也附会其中,最终演绎为一幅大中国的理想图象,成为当时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象征。然而,这座“南秀北雄”、无比壮丽的皇家园林自清代末年国力衰微以后,便年久失修,逐渐荒芜;加之北洋军阀、日伪和国民党盘踞承德时期的几番野蛮劫掠与破坏,至解放初期,原建筑物近90被毁,原有著名的康熙36景和乾隆36景仅存1 7处,72景以外的景观只余1 3处;山林水系的破坏则更为严重:原有的部分湖泊水体被填平,破山凿路构筑工事毁坏了山体景观,大量珍贵的179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点景树木被砍伐,原来连续的、精心经营的植被支离

4、破碎。避暑山庄在清代盛期的繁荣面貌早已不复存在,巧思无限的规划景观布局也已模糊不清,稀世珍宝残破不堪。解放后,政府多次拨款对避暑山庄进行复原、整修和保养,取得了相当的成效。1 961年,避暑山庄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与此同时,某些进驻单位对山庄建筑的不当使用仍在使之继续遭到不同程度的毁损;专业人员和专业修缮队伍缺乏等因素也导致了某些保护修缮错误和修缮性破坏,昔日众多的景物现在只能通过凭吊遗址去遐想了。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对避暑山庄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理论性的描述,测绘整修也仅仅针对现存建筑,少量在原址上复建的建筑中甚至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错误。对于大量已经大部损毁和基址无存

5、的建筑,以及许多已经湮灭的山林水系的经营意图的文献性复原研究近年来鲜有进行;而遗址的发掘测绘和复原图的绘制工作更亟待全面开展。这种现状,与避暑山庄在世界文化史和建筑史上的地位是完全不相称的。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制定了旨在形象地复原避暑山庄在清代乾隆时期(1 8世纪中叶)原貌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目的在于,通过绘制出避暑山庄内2030组建筑的全部补测、修订和复原图纸及据此制作反映避暑山庄乾隆时期面貌的复原模型和三维动画,并在此后五至十年内最终全部复原避暑山庄建筑群在清代盛期(主要是康熙和乾隆时期)的建筑及山林水系的原有风貌,进而以此作为今后深入研究以避暑山庄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创作规律、设计理念

6、与设计方法及其深层内涵的基础。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完成,能够拨开历史的迷雾,再现这一微缩了全中国版图的皇家园林的盛世绝响。(一)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1)文献图档梳理,需要从大量的相关资料中寻找复原依据,确定清代盛期避暑山庄各景点的基本面貌。(2)清代建筑法式研究及避暑山庄建筑建造法式研究,作为单体建筑复原的准备。(3)景点遗址现场的勘察和发掘,将文献记载的各景点在避暑山庄全境内定位,并获取建筑基址的第一手资料。(4)复建景点的复建部分的调查及与文献的核对,改正在复建过程中出现酶错误。(5)清代盛期避暑山庄山林水系的定位。(6)绘制各景点及山林水系复原图。(7)确认复原图的正确性

7、。(8)制作复原模型。(9)制作三维动画。180(二)本课题理论上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如下:避暑山庄的复原,一方面是为展现我国古代建筑文明曾经达到过的高度辉煌,提高当前社会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是为避暑山庄今后的文物和环境保护、复建和可持续发展进行最基本的准备工作。同时,在复原工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开展对中国传统建筑创作的本质性方法的研究,对以避暑山庄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创作理念、创作步骤和操作方法进行理论概括,发掘其中适于当前中国建筑创作的深层文化内涵和思想方法。正如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所言,不管现代建筑文化怎样“骄矜自持”,“我却不相信,人们在前进时能够割断过去。我想,过去

8、是强大的,它已走过一大段生命之路”。传统与现代的内在联系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存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对民族传统的剧烈破坏,而民族传统的存在又影响着现代化的现实进程。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当代建筑,只能选择现代与传统、世界与民族相互融合的道路。承德避暑山庄作为中国古代乃至世界古代最庞大的建筑群,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鼎盛时期的精华之作,其在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文化品味、景观营造以及与自然的结合方式等诸方面都臻于完美之境。避暑山庄之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创作的本质性方法,对于现代中国社会仍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必将成为我们今后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现代建筑创作所能借鉴的经验方法,为中国当

9、代建筑设计注入新鲜的生命力。(三)本课题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如下:本课题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研究项目,在进展过程中将涉及建筑史、宗教史、文化史、艺术史、民族史、测绘学、考古学、文物建筑保护学、美学等众多学科领域。(四)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水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避暑山庄研究是国内外关于中国建筑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关研究文献非常丰富。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避暑山庄进行了深入的和较为宽泛的研究,形成了大量著述、论文集、介绍图册。20世纪60一80年代,王世仁先生在承德古建筑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度将宗教图式意义的阐释引入研究之中,并从美学角度对承德古建筑的设计进行了论述。

10、其后傅熹年、周维权、孙大章、陈耀东、戴逸、王贵祥等著名学者出自不同角度的研究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北京市文物局、故宫博物院、承德市文物局、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物信息中心、中国清官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相关系统的研究人员也在避暑山庄的文物保护、宫廷档案文献整理和现存建筑及遗址的勘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紫禁城出版社和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数册论文集,如避暑山庄论丛、山庄研究等均反映了这些工作的成果。天津大学建筑系在20世纪60一70年代对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部分现存建筑进行了测绘,并编辑了测绘图集鬟承德古建筑。此外,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18l中国民族建筑(文

11、物)保护与发展耄峰论坛代皇家园林研究”资助下的系列硕士和博士论文,历经十数年在清代皇家园林研究领域已结出了累累硕果,其中有很多篇章都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将为本课题的进行提供非常深入的资料。如王戈的(移植中的创造清代皇家园林创作中的类型学与现象学对清代皇家园林创作中的类型移植现象进行了初步探讨;李倩枚在何分西土东天,倩他装点名园清代皇家园林中宗教建筑的类型与意义中,从普遍意义上对清代皇家园林中宗教建筑的史源、内涵、功能、审美、构图等方面进行了剖析;赵春兰的周裨瀛海诚旷哉,昆仑方壶缩地来乾隆造园思想研究从史学的角度研究了清乾隆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并以此为基础对乾隆造园思想进行了深入细致

12、的分析。此外,何捷的石秀松苍别一区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园中园设计研究、邢锡芳的(fi-秀石奇参道妙,水流云在示真常清代皇家园林中的寺庙园林环境、邬东藩的石秀松蕤清赏外,新题旧咏静评中乾隆御制诗中的园林意象、课题申请人吴晓敏的因教仿西卫,并以示中华曼荼罗原型与清代皇家宫苑中藏传佛教建筑的创作和刘彤彤的问渠哪得清如许,芳有源头活水来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及其影响下的清代皇家园林等更通过不同视野展开了对皇家园林的研究。目前在国际上也很重视避暑山庄的研究,如在B本就出版了很多关于此项研究的书籍,耗资巨大,不惜工本。其中关野贞和竹岛卓一摄影编纂,1 934年印行的四巨册热河中,载有大量今已无存的承德古建筑照

13、片,如清音阁、碧峰寺、珠源寺、罗汉堂等,是进行复原研究极为珍贵的资料。天津大学编辑的承德古建筑,日本也买去版权,重新印行,图片质量非常清晰。此外,美国、德国、法国、瑞士等国家的研究机构在本领域的研究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这些丰富翔实的学术成果,成为本课题进一步进行研究的基础。然而,与此同时必须看到的是,在避暑山庄相关课题的研究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是学术界大多偏重于文献考证和理论描述,实地的勘察测绘和考古复原却少之又少,仅少数学者曾从事过该项工作;多年以来,除天津大学的承德古建筑外,几十年中基本上再没有出现过其它较高质量的测绘图集。第二,当前相关课题的研究者多、论文多,但人云亦云因循前人者多

14、,有独到观点和创新发现者少,第三,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于山庄中保存和复建较为完整的建筑考据和叙述多,而对于己经残毁的建筑往往语焉不详,第四,已有研究成果中对于建筑的时代背景、建置缘起及建筑形制的论述多,而对于建筑的设计思想及建置过程常常一笔带过,不甚翳了,而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在宫廷档案中大多都有极为详备的记载;第五,关于山庄山林水系、地貌营造、植物配置及环境规划的研究很少,已有的成果远不够深入和系统;第六,许多学者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避暑山庄建筑的现状,而不是基于山庄最繁盛时期清代康乾盛期的原貌进行。避暑山庄在清代盛期的面貌,即本课题的研究主旨,在当前研究中仍属薄弱环节。用实测图、复原图乃至实体模型和

15、高科技手段来表达这一面貌,更属前所未有。182(五)本课题的学术思想、立论根据主攻关键及独到之处:1、学术思想:中国古典建筑发展到清代,特别是以雍正二年(1 734年)颁发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标志,建筑的标准化、程式化已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于清代乾隆时期基本定型的避暑山庄,一方面反映了盛清建筑的全貌,另一方面也代表着中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建筑成就。因此,进行避暑山庄清代盛期建筑原貌的复原工作,能够使我国古代社会最杰出的建筑成果得以再现。2、立论根据:避暑山庄在解放初期已毁建筑达到近90的数字系来自于政府文物和园林部门正式公布的的统计,是确凿的s同时,山庄内部分建筑在修缮和复原中出现的错误也是客观

16、的存在。因此,避暑山庄大部分建筑原貌的复原以及已有错误的纠正便成为一项必须进行的工作,这是本课题得以成立的前提。另一方面,因力文献资料,营造法式详备,部分建筑实物留存,以及相关专家研究水平很高,使得复原工作完全有可能实现。3、本课题的主攻关键是必须要做到详细准确的复原。4、本课题的独到之处是课题将达到的预期成果综合了理论研究、古建调查、古建测绘、古建制图、立体模型制作、计算机三维动画制作等多方面的工作,具有很高的难度、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特色。(六)本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研究内容是承德避暑山庄清代盛期建筑原貌的复原研究。1、查漏补缺,补测避暑山庄内现存的,未经测绘的建筑;对于避暑山庄内现存的、已经测绘过的建筑,进行图纸和实物的核对检查,如有漏测或错误部分,则予以补充和更正。2、对于避暑山庄内解放后复建的建筑,结合文献图咏和专家论证进行讨论,确定其复原的正确性;如有错误,则应按照历史实际情况重新绘制复原图。3、对于避暑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