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二课讲义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7667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第二课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第二课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第二课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第二课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年级历史第二课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第二课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第二课讲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旧石器时代居民),元谋人,天然火,采集、狩猎,采集、狩猎、捕鱼,人工取火,氏族公社,远古人类通过采集和狩猎得来的食物总有吃完的那一天,那他们该如何解决生存问题呢?,想一想,七年级中国历史,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主要遗址的分布,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陕西西安半坡遗址,距今约7000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水井,磨制石器 、骨耜,猪、狗、水牛,水稻,陶器、玉器、乐器、象牙雕刻、天然漆,距今约6000年,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粟、蔬菜,猪、狗,磨制石器、角器、骨器,陶器(彩陶)、纺织、制衣、乐器,氏族,氏

2、族,自主学习(一)填表,温馨贴士:请同学们独立认真阅读教材610页,大字精读,小字泛读。结合自学思考题做好圈点勾画,时间8分钟。,氏族,又称“氏族公社”。原始社会中为了生存,以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我国原始农业兴起的时间、地点、作物、过程、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历史意义?,温馨贴士:先自主阅读,后师友交流探究。,自主学习(二),半坡人与河姆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提示:从自然地理环境、房屋建筑样式、种植的主要作物等方面思考。,互助探究(一),温馨贴士:学友展示,师傅点评补充。,提示:从生产工具、生产劳动、生活状况等方面思考。,温馨贴士:学友展示,师傅点评补充。,互助探究(二),教师点

3、拨: (1)生产工具:由使用打制石器到半坡、河姆渡居民使用磨制石器。 (2)生产状况:从过采集、狩猎生活到过农耕生活,河姆渡人种植水稻,半坡人种植粟。 (3)生活状况:从群居洞穴生活到过定居氏族生活,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拓展提高(一),思考: 半坡人修建的房屋与河姆渡人的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半坡居民房子复原图,干栏式建筑复原图,温馨贴士:学友展示,师傅点评补充。,教师点拨: 1、黄河流域,冬较冷夏较热,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 2、长江中下游,气候温暖潮湿,干栏式房屋利于通风、防潮。,半坡居民房子复原图,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启示(说明了什么):不同区

4、域的人们生活方式不同,人类的活动要与自然相适应,协调发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时要,你的结论:,科学合理,协调兼顾,顺应自然规律。,拓展提高(二),检测提升,1、下列各项与半坡原始居民无关的一项是 A.使用磨制石器 B.种植水稻,C.种植粟 D.使用弓箭,2、下面几项表现了我国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时代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用火把肉烧成熟食用 B. 使用陶器器皿 C穿着麻布缝的衣服 D. 人死后有玉器等陪葬物,3、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 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4、原始农耕生活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A.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 B.元谋人、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总结评价,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本课内容有了的认识: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采用的方法学习本课知识更加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