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简介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678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6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gps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gps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gps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gps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简介(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系统由三部分构成,分别为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设备部分。空间星座和地面监控部分由美国国防部控制,用户使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进行高精度的精密定位以及高精度的时间传递。目前,二十多颗GPS卫星已覆盖了全球,每颗卫星均在不间断地向地球播发调制在两个频段上的卫星信号。在地球上任何一点,均可连续地同步观测至少4颗GPS卫星,从而保障了全球、全天候的连续地三维定位,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因此,全球定位系统已成为美国导航技术现代化的最重要标志,并且被视为本世纪美国继阿波罗登月计划和航天飞机计划之后的又一重大科技成就。

2、,GPS系统的特点,1、全球,全天候工作:能为用户提供连续,实时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密时间。不受天气的影响。 2、定位精度高:单机定位精度优于10米,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3、功能多,应用广:随着人们对GPS认识的加深,GPS不仅在测量,导航,测速,测时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而且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GPS发展历程,无线电导航系统 罗兰-C Omega(奥米茄) 多卜勒系统 卫星定位系统 NNSS子午仪系统 GPS GLONASS系统 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一号) GNSS加俐略系统,GLONASS系统,GLONA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

3、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字头缩写,是前苏联从8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与美国GPS系统相类似的卫星定位系统,也由卫星星座、地面监测控制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现在由俄罗斯空间局管理。 GLONASS系统的卫星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均匀分布在3个近圆形的轨道平面上,每个轨道面8颗卫星,轨道高度19100公里,运行周期11小时15分,轨道倾角64.8。 与美国的GPS系统不同的是GLONASS系统采用频分多址(FDMA)方式,根据载波频率来区分不同卫星(GPS是码分多址(CDMA),根据调制码来区分卫星)。每颗GLONASS卫星发播的两种载波的频率分别为L1=1,602+0.5625k(M

4、Hz)和L2=1,246+0.4375k(MHz),其中k=124为每颗卫星的频率编号。所有GPS卫星的载波的频率是相同,均为L1=1575.42MHz和L2=1227.6MHz。 GLONASS卫星的载波上也调制了两种伪随机噪声码:S码和P码。 GLONASS系统从理论上有24颗卫星,但由于卫星使用寿命和资金紧张等问题,实际上目前只有8颗。 GLONASS系统单点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为16m,垂直方向为25m。,加俐略系统,系统组成: 卫星星座:由3个独立的圆形轨道,30颗GNSS卫星组成(27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卫星的轨道倾角i =56;卫星的公转周期T=14h23m14S恒星时;轨

5、道高度H=23616km 。 地面系统:在欧洲建立2个控制中心;在全球构建监控网。 定位原理:与GPS相同。 定位精度:导航定位精度比目前任何系统都高。 计划实施: 1994年开始进入方案论证阶段; 2003年开始发射两颗试验卫星进入试验阶段; 2008年整个伽利略(GNSS)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GPS系统的组成,GPS由三个独立的部分组成: 空间部分: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 地面控制系统: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测站。 用户设备部分:接收GPS卫星发射信号,以获得必要的导航和定位信息,经数据处理,完成导航和定位工作。GPS接收机硬件一般由主机、天线和电源组成。,空间部分,GP

6、S的空间部分是由24 颗GPS 工作卫星所组成的。其中21 颗为可用于导航的卫星,3 颗为活动的备用卫星。24 颗卫星分布在6个倾角为55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的运行周期约为12 恒星时,每颗GPS 工作卫星都发出用于导航定位的信号,GPS 用户正是利用这些信号来进行工作的。 目前可用的卫星通常有28颗之多。,卫星信号,L1-Frequenz (1575.42 MHz) = 19.05 cm C/A-Code P-Code 卫星星历 L2-Frequenz (1227.60 MHz) = 24.45 cm P-Code 卫星星历,地面控制系统,GPS 的控制部分由分布在全球的由若干个跟踪站所

7、组成。分为主控站、监控站和注入站。主控站位于美国克罗拉多Colorado 的法尔孔Falcon 空军基地。它的作用是根据各监控站根据GPS 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卫星的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参数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注入站注入到卫星中去。同时它还对卫星进行控制,向卫星发布指令,当工作卫星出现故障时调度备用卫星替代失效的工作卫星工作。主控站也具有监控站的功能。 监控站有五个。除了主控站外其它四个分别位于夏威夷(Hawaii)、 阿松森群岛(Ascencion)、 迭哥伽西亚(Diego Garcia)、 卡瓦加兰(Kwajalein)。 监控站的作用是接收卫星信号、监测卫星的工作状态。 注入站有三个。分别

8、位于阿松森群岛、 迭哥伽西亚、卡瓦加兰。 注入站的作用是将主控站计算出的卫星星历和卫星钟的改正数等注入到卫星中去。,用户部分,GPS 的用户部分由GPS 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等组成。作用是接收GPS 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工作。,GPS定位原理,伪距测量原理,伪距:卫星发射的测距码信号到达GPS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乘以光速所得到的量测距离。,D = ct t = t2 - t1,单点定位,首先我们可以得到GPS卫星的位置;其次,我们又能准确测定我们所在地点A至卫星之间的距离,那么A点一定是位于以卫星为中心、所测得距离为半径的圆球上。进一步,我们又测得点

9、A至另一卫星的距离,则A点一定处在前后两个圆球相交的圆环上。我们还可测得与第三个卫星的距离,就可以确定A点只能是在三个圆球相交的两个点上。根据一些地理知识,可以很容易排除其中一个不合理的位置。,GPS系统在每颗卫星上装置有十分精密的原子钟,并由监测站经常进行校准。卫星发送导航信息,同时也发送精确时间信息。GPS接收机接收此信息,使之与自身的时钟同步,就可获得准确的时间。GPS接收机中的时钟,不可能象在卫星上那样,设置昂贵的原子钟,所以就利用测定第四颗卫星,在计算过程中校准GPS接收机的时钟。,单点定位精度,1530米,测量型GPS定位原理,载波相位精密测距 差分技术相对定位,差分GPS定位技术

10、,差分技术很早就被人们所应用。它实际上是在一个测站对两个目标的观测量、两个测站对一个目标的观测量或一个测站对一个目标的两次观测量之间进行求差。其目的在于消除公共项,包括公共误差和公共参数。 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应用领域的进一步开拓,人们越来越重视利用差分GPS技术来改善定位性能。它使用一台GPS基准接收机和一台用户接收机,利用实时或事后处理技术,就可以使用户测量时消去公共的误差源电离层和对流层效应,并能将卫星钟误差和星历误差消除,因此,现在发展差分GPS技术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差分GPS定位技术,在GPS定位过程中,存在三部分误差。一部分是对每一个用户接收机所共有的,例如:卫星钟误差、

11、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对流层误差等;第二部分为不能由用户测量或由校正模型来计算的传播延迟误差;第三部分为各用户接收机所固有的误差,例如内部噪声、通道延迟、多径效应等。利用差分技术第一部分误差可完全消除,第二部分误差大部分可以消除。第三部分误差则无法消除,只能靠提高GPS接收机本身的技术指标 载波相位和差分定位技术的应用使测量定位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精度,GPS接收机分类,导航型 测量型 授时型 单频 L1 双频 L1 L2,测量型接收机,静态接收机 RTD 实时差分 Real Time Difference DGPS 信标机 RTK 实时动态 Real Time Kinematic RTG,主要

12、特点,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 定位精度高 提供三维坐标 操作简便 全天候作业 测量时间短,北斗系统,目的:快速定位、实时导航,简短通讯,精密授时 由两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组成星座,卫星结构简单,定位工作主要在中心站完成,属于主动式导航定位系统 二维导航和定位,高程结果需要由其他途径获得 主要的优势在于军用:通讯、集团用户的调度和派遣,北斗系统定位的特点,集团用户解决方案,地面数据处理中心可以: 利用北斗用户的实时运行轨迹和相关地图对动态用户进行导航和交通管制 遥测北斗用户接收机的工作状态,报警用户收发机的故障,识别用户身份,控制用户使用 响应并回复集团用户对下属用户的定位审查,GPS 测量中常用的坐

13、标系统,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 UTM坐标系统 1954 年北京坐标系 1980 年西安大地坐标系,WGS-84 坐标系,WGS-84 坐标系是目前GPS 所采用的坐标系统,GPS 所发布的星历参数和历书参数等都是基于此坐标系统的。 WGS-84 坐标系统的全称是World Geodical System-84 (世界大地坐标系-84), 它是一个地心地固坐标系统。WGS-84 坐标系统由美国国防部制图局建立,于1987 年取代了当时GPS 所采用的坐标系统WGS-72 坐标系统而成为现在GPS所使用的坐标系统。 WGS-84 坐标系的坐标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Z 轴指向BIH 1984.0 定义的协议地球极方向,X 轴指向BIH 1984.0 的启始子午面和赤道的交点,Y 轴与X 轴和Z 轴构成右手系。,UTM坐标系统,通用横墨卡脱投影,1954 年北京坐标系,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地测量坐标系。该坐标系源自于原苏联采用过的1942 年普尔科夫坐标系。该坐标系采用的参考椭球是克拉索夫斯基椭球。,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