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上课用和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886214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平天国上课用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太平天国上课用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太平天国上课用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太平天国上课用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太平天国上课用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太平天国上课用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上课用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六次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两大障碍:封建主义、外来资本主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两大任务:反侵略(实现国家独立) 反封建(实现人民民主),三场革命:,太平天国革命第11课,辛亥革命第13课,新民民主主义革命第14-17课,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1919年,从革命的角度看中国近代的历史,-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经济)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 义和团运动 资产阶级:戊戌变法 辛亥

2、革命,二、中国人民的抗争(追求民族独立、政治民主),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太平天国运动,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地位、作用与局限性。,(1851年1月1864年7月),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探究问题一: 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为什么会发生矛头直指清政府的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前(清嘉庆皇帝时),权臣腐败,民不堪其苦,遂乱机四发。,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在1841年-184

3、9年八年之间增加了330多万两。,方法:读材料获取信息?,探究太平天国的兴起原因?,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理论指导,2、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加剧了阶级矛盾,3、自然灾害严重,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号召群众反抗,兴起的原因:,间接原因,洪秀全1814年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其父兄都以耕田谋生。洪秀全7岁入私塾读书,非常聪明,仅用6年的时间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后又自读中国史籍,但不久即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帮助父兄务农。18岁时受聘为本村的私塾教师,从此一面教书,一面继续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考,洪秀全也不例外

4、。从16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屡试不第。但几次到广州,他耳闻目睹了英国的侵略暴行,清政府的卖国和人民的斗争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渐生忧国忧民的胸襟。1843年最后一次科考失败后,他受劝世良言这本宣传基督教小册子的影响,创立拜上帝教。,链接典例,“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这句话反映了 A、鸦片战争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B,(2008上海单科)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 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C,开始:

5、 初步建权: 正式建权: 军事全盛: 转折点: 失败标志:,金田起义(1851年),永安建制,定都南京(1853年),通过北伐、东征和西征,达到军事上的全盛(1853-1856年),天京变乱(1856年),天京陷落(1864年),前期颁布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 施政纲领资政新篇,2、简单经过:,1853年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西征、东征,1856年进入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1853年春,顺江 东下占领南京, 改名为天京。 正式建立与清政 府对峙的政权。 1853年颁布了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开始派林凤 祥、李开芳进行 北伐。因

6、孤军深入、 给养不足,全部 壮烈牺牲。,1852年春, 突围北上,,1852年攻占 武汉三镇 队伍发展 到50万。,南王冯云 山牺牲,西王萧朝贵 牺牲,1853年赖汉英 率部西征; 1855年石达开 西征军潘阳湖口 大捷后,进入江 西。,金田,永安,桂林,全州,长沙,武昌,天京,北京,天津,前期的斗争,1853-1855年,牵制清军,为西征创造条件,推翻清政府统治,1853-1856年,挺进安徽、湖北、湖南 石达开鄱阳湖大败湘军,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打到天津郊区 因孤军深入失败,最终失败,胜利,巩固天京大本营,太平天国的北伐和西征,天王府模型,天王制造只金碗, 金筷子,“筋

7、长近尺 浴盆亦以金。”连净桶 夜壶都以金造。,你能得出什么 历史信息?,洪,杨,韦,石,灭,原因: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直)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概括:杨秀清退封万岁,韦昌辉滥杀无辜, 石达开遭猜忌出走,转折:1856年的天京变乱,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到衰,影响: A、直接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出现了“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 B、深远影响: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重建领导核心: 军事方面,起用年轻将领陈玉成(英王)、李秀成(忠王) 内政方面,任用洪仁玕(干王)主持朝政,后期的防御战,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天京,北伐,西征,东征,全盛时期,天京变乱,

8、天京陷落,1851.1,1851.12,1853.3,1856,1856.9,1864.7,最终失败,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感受太平天国的惊天动地,前后14年,探索:两个纲领,19C60年世界和中国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终失败?,华尔(美国人),洋枪队,左:曾国藩及手持洋枪的湘军;右:李鸿章及其组建的淮军,思考探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根本原因) 战略上的失误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领导者内部矛盾,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1、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中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3、是中国

9、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4、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先声),主要功绩,(1)起义背景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起义原因新外国侵略 (3)起义形式新利用外来基督思想; (4)治国方案新提出了发资的方案; (5)担负任务新反封同时反侵略; (6)失败原因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所属范畴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思考:为何说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与中国古代农民群众的反抗斗争相比,太平天国起义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主张学习西方,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中国半殖半封时代,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兴起背景,兴起原因,斗争矛头,性 质,组织纲领,革命的

10、主力,方式,结果,影响,启示,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反侵略发封建,有统一的组织纲领,帝国主义时代,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帝国主义,反帝爱国运动,无统一的组织领导和纲领,暴力斗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 民,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比有何异同呢?,“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这一义和团的揭帖主张的是 A、反清灭洋 B、扶清灭洋 C、以洋灭清 D、以清灭洋,比较的方法:有比较角度的不难,没比较

11、角度的要自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亦当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尊便。 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杨秀清对外态度的要点(不摘抄原文)。,材料二 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允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1859年洪仁玕资政新篇,(2)根据材料二,归纳洪仁玕对外态度的要点(不摘抄原文)。 (3)概括指出这两种态度的

12、共同处和不同处。,对外态度: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示欢迎外人来访; 准许外人自由出入,经商更希望他们帮助 太平军反清。,对外态度:承认西方国家长处,主张有限度的开放; 准许传教士和工匠进入天国教诲人民, 但个人活动应有益于天国,不准毁谤天国的政策法制,同:都体现了太平天国的自主精神, 表明了愿与外邦交往的态度。 异:前者自尊自大又抱有幻想, 后者较切实际且对外邦人有所警惕。,经济上 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不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不代表先进的生产方式 思想上 以宗教形式发动,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政治上 天空想落后,资脱离农民革命实践,超越中国国情实际 ; 组织上 涣散

13、,难形成统一 坚强的领导核心,宗派主义导致内部矛盾分裂发生天京事变,怎样理解阶级的和时代局限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国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没有先进阶级领导。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阶级局限性,时代局限性,前后期两个纲领性文件,内容,1、土地分配,2、产品分配,方法:,原则:,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原则:,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天下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评价,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空想性) 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落后性),3、目的:,“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前期的革

14、命纲领,局限性,进步性,天朝田亩制度中有关“分田”的各种表述,其实质是 、实施男女平等的方案 、按照平均主义原则分配 、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政治上,以法治国;经济上,发展工商业; 文化上,创办新式学堂; 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平等外交,内容:,后期的革命纲领,-最早在中国发展资义的方案,思考:农民阶级为什么会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呢?,产生的根源: 1、太平天国当时处于全面衰退时期, 急需改革内政,重新振兴; 2、19C中期,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发展潮流; 3、洪仁玕个人经历使期对资本主义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但又不深入理解,可以说是其个人意识的产物。,-资政新篇,后

15、期的革命纲领,1、先进性:先进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符合世界潮流。,2、革命性:它是一个改造社会,救国救民的方案,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天国政权,进行反封反侵斗争;,3、空想性:从理论上看,它没有反映农民的愿望,(忽视了土地问题)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缺乏实现的社会、经济和阶级基础;从实践上看,当时严峻的军事环境和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使其无法实现;,如何评价?,4、认识局限:对当时的国情没有正确的认识,也没有认清列强的本质,想与列强平等贸易,对侵略者抱有幻想。,进步性,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有何异同?,同:都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都带有反封建的倾向(但方式不同);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农民政权; 都没真正实施; 有有局限性;,异:产生背景不同; 有关社会经济主张不同; 群众基础不同; 作用不同; 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比较中深化理解,D,前期、强盛时期,后期、衰落时期,发展农业、小农经济、公有制,绝对平均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