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岗培训学习日志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0688380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岗培训学习日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跟岗培训学习日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跟岗培训学习日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岗培训学习日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岗培训学习日志 凉亭河小学 曾红熠 今天是我在义水学校跟岗学习的第十天,在参与六年级数学组研讨如何搞好六年级复习课时,不约而同的谈起了我县的教育。通过交谈大家认为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厌学的情绪。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好像是在为父母读书样。他们认为学习好坏与将来工作关系不大。很多学生认为初中毕业就可出社会打工,在社会上生存与读书有出席的人差不多,都是打工,读书不多的人也可以当老板,学门技术也比多读书强,外出打工的薪水甚至比教师的工资高。所以小小年纪就有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读好读坏不会影响将来的工作,很多家长是这中意识,家长放松了对孩子管理,只知道在外挣钱,所

2、以现在的留守儿童多,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安全存在较多问题等等。虽然教育出现这么多问题,但我们教师不能放弃,也决不放弃。如果我们放弃了,谈何实现社会进步,国富民强呢?难得可贵的是教育局正逐步改善城乡的教育水平,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此次的中小学的校长、教师跟岗培训就是证明。 体会和收获 在分析完现状的同时,结合平时上课的经验,我与范主任、郭老师、欧老师一起针对这种现象探讨上复习课的方法,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生学不好数学,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责怪学生,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责任就是把学生从不

3、懂到教懂,从不会到教会。学生对复习课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当冷静地分析原因,且有必要征询学生的意见。有针对性地组织复习。2、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激励既是一种调节教学的手段,又是一种教学管理的艺术。小学生的意志从总体上说是比较薄弱的,而克服这种停顿或倒退现象恰恰需要比较坚强的意志,为此可运用激励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介绍学生比较熟悉的伟人或名人的故事。 比如介绍毛主席少年时代在湖南长沙求学时,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特意选在长沙街头读书;鲁迅儿童时代为了提醒自己上学不迟到,在桌上刻一个“早”字等故事来教育学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行的。 以身边的榜样谈自身成功的经验与体会。 以班级中

4、的优秀学生,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智力因素之外,还得益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等。他们整天和同学们生活在一起,这样的榜样来自身边,真实可信,学生易仿、易学,要创造机会让这些榜样生与学生交流他们成功的经验与体会,既利于同学们相互学习,又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和巩固,从而有效地防止这种停顿或倒退现象的发生。 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多使用鼓励学生的语言,不用批评的语言,以帮助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3、整理知识,学生为主。整理知识是复习课的重要一环。常见在复习时师生涌过一问一答由教师将知识整理出来,我认为整理知识最好以学生为主,教师应当是引导者和组织者。实践证明在教师引导

5、下以学生自己为主,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来整理知识,学生容易理清知识和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记牢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4、巩固知识,以练为主。巩固知识是复习课的主要任务。以练为主,且以学生自己笔练为主,应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策略。常见复习时有的课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或者以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应答为主。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大多没有以学生动笔练习为主的效果好。复习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防止和纠正策略外,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习,通过练习巩固知识,获得提高。5、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唤起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 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的追求。复习课,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为使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应以创设成功机会为核心来组织教学,将教学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解答,努力使所有学生都能自觉主动地 参与教学活动,在每个目标层次上做到快速反馈,评价激励,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对于学习能力有困难的学生,我们更应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口算题做得好或是书写认真,都要及时予以表扬、肯定。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其对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