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课件-重金属污染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6861078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废物课件-重金属污染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固体废物课件-重金属污染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固体废物课件-重金属污染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固体废物课件-重金属污染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固体废物课件-重金属污染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废物课件-重金属污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废物课件-重金属污染(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毒有害重金属污染 Poisonous and harmful heavy metals pollution 制作人:xxx 指导教师:xxx,xxxxx班固废PPT制作与演讲,有何感想?,了解有毒物质的来源、机理、中毒状况、怎么样解毒?,内容提要,一、环境中重金属介绍 二、重金属对人类的影响 三、汞、砷的简介 四、列举几种重金属中毒案列,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1、天然来源:本身为地壳岩石中的天然组成成分。 碘含量过高-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硒含量过高-地方性硒中毒 砷含量过高-地方性砷中毒 2、人为来源:采矿、冶炼、使用金属的工业生产过程、施用农药及煤、石油等燃料燃烧,.,环境中重金属的迁

2、移与转化,进入环境的金属可在环境中发生迁移、富集与转化。 主要途径:水 食物链 具有明显的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大的现象,重金属的吸收,1 经消化道吸收:离子状态-溶解态-直接吸收 与食物有机成分结合-复合物-在食物消化过程中释放-转化为可溶态-吸收 主要吸收部位:小肠中段 2、经呼吸道吸收 3 经皮肤吸收:脂溶性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如四乙基铅、有机汞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等)可经皮进入体内,金属在体内的转运,血液是金属元素在体内转运的主要介质,多为独立作用,协同作用较少,拮抗作用最受关注,重金属对健康的危害,1 慢性中毒:汞-水俣病,镉-痛痛病 2 致癌作用:致癌潜力受其晶体结构、粒子大小、表面电荷、

3、氧化状态(三价铬致癌甚弱,而六价铬致癌较强)、跨膜能力和对DNA的作用有关。 镍(羰基镍)-鼻癌、肺癌 铬酸盐烟雾-肺癌 高砷水-皮肤癌、肺癌、肝癌,重金属对健康的危害,3 致畸作用:汞、铅均可引起胎儿先天畸形,动物实验表明,砷、镉、汞、铅、镍对动物有致畸作用 4 变态反应与炎症: 镍-接触性皮炎、肺炎 五氧化二钒-迟发性呼吸器官变态反应 铬-眼结膜炎、支气管哮喘、接触性皮炎 5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铅、镉、汞、锰等均使动物抗菌、抗病毒能力下降。,汞,汞的理化性质 常温下为液体(溶点-38.7),且易蒸发成汞蒸汽易通过呼吸道中毒 比重大,表面张力大易形成小汞珠到处流窜,污染环境后不易清除 可与烷

4、基等生成脂溶性强的有机汞化合物 易于进入人体,并通过血脑和血胎屏障。如甲基汞、二甲基汞。,环境中汞污染主要来源,工业用汞: 工业用途在3000种以上(工业含汞废水的排放是环境中汞污染主要来源)。 采矿业:汞矿的开采和冶炼; 化工业:作为催化剂用于有机物聚合、氢化、脱氢、氧化、氯化等; 电子工业:用汞联接电路,制造开关和电池; 仪表制造业:温度计、压力计、比重计等; 冶金工业:汞齐法摄取贵金属,环境中汞污染主要来源,农业用汞 用作杀虫剂、杀菌剂、防霉剂和选种剂等。 医院汞污染 口腔科用汞合金补牙; 升汞作用消毒剂; 破碎的温度计、压力计等,汞在人体内的分布,金属汞呼吸道血液分布以肾、肝为主 无机

5、汞消化道(吸收率仅15%)血液分布在肾、肝、脾肾脏排出、胆汁、汗腺 有机汞皮肤、消化道(吸收率大于90%)血液脑(透过血脑屏障)、肝、肾、胎儿(透过血胎屏障)及全身各组织胆汁排出为主(其中50%可被重吸收)易于蓄积,有机汞主为慢性甲基汞中毒(水俣病,minamata disease) 1925年,日本熊本县水俣湾渔村修建氮肥厂,生产氮肥及醋酸乙烯 1945年,疯猫及自杀猫出现 1950年,怪病病人出现:开始口齿不清、步态不稳,发展到耳聋眼瞎、全身麻木、神经失常,最后高叫着死去 1956年,熊本大学组成对策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1966年,历经10年,证明是甲基汞中毒引起 1974年,官方承

6、认患者达14000人,申请待审4000人,死亡41人。至此,环境污染引起的公害病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成因:氮肥厂以汞为原料(催化剂)进行生产 排放含无机汞及甲基汞的废水(无机汞经底泥微生物作用转化为甲基汞) 具有脂溶性的甲基汞易进入水生生物体内 经食物链富集到鱼、贝体内进入人、猫体内 中枢神经系统蓄积损害,甲基汞中毒(水俣病)症状,急性与亚急性型水俣病 短期内大量摄入引起 特异性体征(Hunter-Russell 症候群):末梢感觉麻木,视野向心性缩小,共济运动失调,语言障碍,听力障碍,甲基汞中毒(水俣病)症状,慢性型水俣病 长期连续摄入小剂量引起 症状出现慢,不明显,

7、不一定全面。一般感觉障碍开始的多。,甲基汞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成人: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 小脑 胎儿 损害几乎遍及全脑,胎儿型症状主要有 1、智力受损:重症精神迟钝、智能低下、性格异常 2、小脑受损:共济运动失调、吞咽困难、斜视、语言困难、阵发性抽搐和发笑 3、发育异常:四肢变形等,几种常见的汞的化合物,Hg(CN)2 、Hg(NO3)2 、HgCl2 、HgI2 、HgO 、Hg(SCN)2 、C4H6O4Hg,汞的环境卫生标准及预防措施,汞的环境卫生标准 地面水及生活饮用水:0.001mg/L 鱼:0.3mg/kg 预防措施 汞进入环境,依靠自净作用很难消除,应以预

8、防为主,不向环境中排汞。 污染水域限制捕捞、禁食鱼、贝(特别是孕产妇及婴幼儿),砷,元素砷: 类金属,几乎无毒,但极易氧化成As2O3 无机砷: As2O3:3价,毒性极大(砒霜)(比5价砷毒性大4060倍) As2O5:5价,毒性小 As2S2:雄黄,黄色固体,毒性小 As2S3:雌黄,黄色固体,毒性小 AsCl3:油状液体,毒性大 AsH3:气体(比重大),毒性极大(多见于生产环境) 有机砷: 各种农药。性质各异。,环境砷污染的来源,天然环境中的砷 含砷矿藏及其它有色金属矿藏(往往有砷伴生) 附近的地下水中含As量很高(井水、温泉) 污染的来源 含砷地下水(饮水) 含砷煤的燃烧污染空气和食

9、品 (吸入或食入) 含砷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含砷农药、防腐剂、除锈剂等使用,中国的地方性砷中毒分为两种类型,即饮水型和燃煤型 饮水型砷中毒:指水砷含量超标引起砷中毒。饮水型砷中毒是用压把井水代替以往的地表浅水以后引起的。这种井井深多在20-30米的富砷含水层,这种类型主要集中在新疆、内蒙古、山西和台湾等地区。 燃煤污染型:由于燃用高砷煤,用煤火烘烤粮食、辣椒等,从而严重污染室内空气及食品而引起的,这种类型目前主要见于贵州省。,我国的地方性砷中毒,砷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 误食或投毒As2O3 或吸入AsH3引起 特征是胃肠道重度损伤、心脏功能失常、肾衰竭 腹疼、腹泻、恶心呕吐、米汤样大便、脱水等

10、头晕、头痛、心悸等 全身青铜色,七窍出血,尿毒症 可在24小时内死亡。,亚急性中毒 短时间内摄入较大量所致 表现复杂多样:兼具消化道、肝肾中毒及末梢神经和皮肤症状 消化道局部症状 末梢神经炎明显,四肢疼痛,难以行走 肝肾中毒症状 皮肤有色素沉着和褪色白斑,头发变脆 发砷、尿砷,慢性中毒 原因:急性亚急性中毒迁延而来或长期低剂量连续摄入引起 症状:主为末梢神经炎症状和皮肤改变 末梢神经炎症状 蚁走感,四肢感觉障碍,疼痛,行走困难,肌肉萎缩 皮肤及头发改变 皮肤色素高度沉着,弥漫的灰黑色或深褐色斑点 手掌和脚趾的皮肤高度角化,皲裂,溃疡经久不愈(砷疮),可转成皮肤癌 下肢皮肤变黑,产生坏疽“黑脚病

11、” 头发变脆脱落,台湾西南部的台南与嘉义两县沿海的村庄,井水砷浓度平均为0.5mg/L。居民用此井水45年以上。1968年对其中40421人进行了调查,共查出皮肤癌428例,发病率为1.059%, 男女比例2.9:1。而且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生活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铜、铅、锌、铁、钴、镍、钒、铌、钽、钛、锰、镉、汞、钨、钼、金、银 、铬、铊、,朱令,当时的清华才女,如今已被铊毒折磨了整整16年,一个温馨的家庭被彻底毁掉了。16年前那个曾两次用铊来谋害朱令的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美华裔女化学家李天乐,王晓业,血铅事件,2009年8月 昆明东川区200余名儿童血铅超标,当地调查组认为与工业企

12、业污染无直接相关性,患儿获免费治疗。 2009年9月 福建上杭县百余儿童血铅含量超标,污染源华强电池厂停产。 2009年10月 “铅都”河南济源市共检测出千名儿童血铅超标,政府分批提供免费治疗,32家小铅厂停产整顿。 2010年1月 江苏大丰市51名儿童查出血铅含量超标,政府确认盛翔电源有限公司为污染源,限令搬迁。,血铅事件,2010年3月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渔箭镇94名村民血铅异常,其中儿童88人,忠义合金有限公司被责令停产。 2010年3月 湖南郴州市嘉禾县、桂阳县铅中毒者超过300人,涉事的3家未经环评的企业被关闭,环保部派员前往督察治污,多名官员被免职。 2010年7月 云南大理鹤庆县84名儿童疑似血铅超标,官方通报系当地村民土法“小氰池”提金所致,后取缔“小氰池”生产及关闭非法炼铅企业。,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