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散文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798842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 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第十一章 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第十一章 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第十一章 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第十一章 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 散文(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散文,当代的散文概念,一:概念 散文历史很悠久,概念也很复杂,在过去指除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现代散文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个理解角度。狭义的散文,指的是所谓“抒情性散文”,其特征,相近于“五四”文学革命初期所提出的“美文”,后来也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 广义的散文概念,则除此之外,还包括“叙事性”的、具有文学意味的通讯、报告(“报告文学”或“特写”),也包括以议论为主的文艺性短论,即“杂文”、“杂感”等。有时候,文学性的回忆录、人物传记等,也会被列入散文的范围之内。,二、散文的特点 散文应当是记实的 与小说、诗歌、戏剧相比,散文最大的特点也许就是记实性。所谓记实,就是它应当忠实于事

2、实,基本上不能虚构。叙事散文写的是实事,抒情散文抒的是真情。散文抒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情,是作者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散文最直接地表现作者的艺术个性。 在文学的几种体裁中,小说与戏剧是虚构,而诗歌是高度艺术化的东西,只有散文是记实的,记实散文记的是真事,抒情抒的是真情,因此在散文创作中一个散文家的自我总是能最清楚地表现出来。,三、两种散文体式的发展状况 20年代主要是抒情性散文繁盛。代表作品有周作人的美文、林语堂的小品文。30年代,叙事性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繁盛。集中表现为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兴起。 建国后,由于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需要和个性情感的表达受到贬抑,叙事性散文发展迅速,成为散文创作的主体,

3、而抒情散文只是零星出现。,(1)、叙事性散文在建国后,50年代初,主要是纪实性的通讯、报告、特写。从主题和题材上分为两大类:一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描绘,一是朝鲜战争。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叙事散文的突出创作表现为杂文的兴起和回忆录、史传文学的繁荣。,A、杂文。建国前,在国统区,杂文作为对敌斗争的一种方式,很受推崇,但在解放区,特别是建国后,面对人民内部矛盾,党的文艺政策却不允许和批判杂文写作。在百花文学时期和60年代初,党的两次文艺政策调整,杂文两度有限度的复兴。 夏衍的“废名论”存疑,唐弢的言论老生,巴人的论人情、况钟的笔,叶圣陶的老爷说的准没错,严秀的九斤老太论,臧克家的六亲不认,吴祖

4、光的相府门前七品官,秦似的比大和比小等,是当时的名篇。 徐懋庸真理归于谁家、不要怕民主、不要怕不民主、武器、刑具和道具、宋士杰这个人等。,B、回忆录、史传文学。这类创作是统治者的历史性叙述。 回忆录:高玉宝自传高玉宝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革命史传文学:红旗飘飘星火燎原在烈火中永生 “内部出版”的回忆录:爱新觉罗溥仪我的前半生,(2)抒情性散文的两次复兴。 抒情性散文也称为“艺术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所以更具艺术价值。由于建国后重视叙事对历史责任的承担,忽视个性抒情,因而,这类散文普遍受贬抑,只是在文艺政策松动时才出现。A、百花文学时期。56年作协明确将散文小品和特写分开,承认了抒情性散文

5、存在的独立品格。56年文艺界的一个好现象是散文小品文多起来。B、60年代初,伴随着文艺的全面调整,散文创作更加成熟,表现为散文作家成为实体性概念,形成了许多散文作家;散文风格形成,由早期简单抒情转向注意提升作品艺术水准;作品数量多。,二、十七年散文的发展线索 (一)建国后散文的转型 与“十七年”的小说、诗歌一样,散文在建国初也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五四时期的散文是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它的特点一个是突出地强调自我表现,表现自我的感受;另一个就是非常强调艺术性。五四时期写的比较多的是那种闲适的小品,作家从个人的感受出发,所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都可以成为选材的对象。,“延安散文” (解放

6、区散文)是在特殊的政治、历史、地理环境里产生的一个散文现象。)与五四散文相比有如下特点: 1、“颂歌”体制的确立。 建国后逐渐确立了“颂歌”的体制。 思维方式走向单一。把“光明面”作为生活的唯一特点;因此要求散文只能歌颂,不能暴露。,散文的情感趋向单一。“十七年”散文不但要求充分表现生活的光明面,而且要有乐观主义的态度,昂扬、豪迈的调子。这样就把丰富复杂的生活简单化了。 描写题材日趋单一。颂歌本身就限制了作品的选材,“十七年”往往要求作家描写重大题材,而且以反映政治斗争为主,或带有政治斗争的内容,日常生活、个人情感往往就被排除在散文的题材之外。,2、个性意识的淡化,群体意识的强化 “十七年”的

7、文坛常常把时代精神与作家的个性对立起来,作家往往回避个人的感受与思想,满足于表现流行的政治观念与教条,结果使作家的个性受到压抑,作品中往往看不到作者个人的感受与思想。这也可以说是从写“小我”到写“大我”的一个变化,从“有我”到“无我”的一个变化。,3、审美观念的削弱,功利观念的增强 这个当然是相对的。十七年散文作家还是非常追求艺术性的。如杨朔的诗化散文,但是整体上,十七年强调文艺为政治服务,政治第一,艺术第二,所以整体上与“五四”散文相比,它的艺术性不是增强了,而是有所削弱。,主流之外的声音 散文中的独立思考有两个时期比较活跃。一个是1956-1957上半年,就是百花时期。第二个是1961-1

8、962年上半年。就是经济调整时期。,有几类作品。 干预生活的批评特写,如刘宾雁在桥梁工地上、本报内部消息,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等。 杂文的发展,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后,副刊版的杂文收到重视,夏衍的“废名论”存疑、唐弢言论先生、巴人论人情、叶圣陶老爷说的准没错等。,60年代初期,邓拓、吴晗、廖沫沙、马铁丁等,以杂文、随笔的形式,以古喻今,“通过历史故事提出现实中的重大问题。 马铁丁是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建国初期在武汉长江日报副刊上轮流撰写思想杂谈而合用的笔名。风格朴实,实事求是,谈论思想、道德、作风方面的问题,也有很大影响。,六十年代初,邓拓、吴晗、廖沫沙非常活跃,他们在北京日报开设燕山

9、夜话专栏,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开设了三家村札记专栏,写针砭时弊的散文、杂文,有很大影响。“文革”开始批判“三家村”就是从他们三人开始的。,(二)“十七年”散文的两个阶段 有两个阶段。第一段是1949-1956年;第二段1957-1966年。 1、第一段建国初的散文(1949-1956)。 建国初文坛上流行的主要是广义上的散文,主要是通讯、特写,带有很强的记实性。例如作者到工厂、农村去,记述生活中实有的一件事,描写一个生活中实有的人物,通过他来歌颂党和社会主义。不是那种从个人出发,表现作者对社会的认识、生活的感受的散文。,这个时期散文在题裁上主要有两类。 (1)抗美援朝题材。 战争爆发以后,许

10、多作家到朝鲜去,写出了一大批作品。像刘白羽英雄城平壤、巴金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也许还有人心里隐隐约约地说:你说的就是那些“兵”吗?他们看来是很平凡、很简单的哩。既看不出他们有什么高深的知识,又看不出他们有什么丰富的感情。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

11、触太少,还没有了解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从今天的眼光看,当年那些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散文也有许多局限性。主要是当时框框太多了。许多东西都不许写。 例如,不能写战争的残酷,(写残酷了,国内征兵怎么办?)不能写我军的被俘,(志愿军怎么能被俘呢?)。,(2)反映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 当时许多作家都从心里认为形势大好,应当唱赞歌,但是总起来还较朴实。所写大都是农民入社,或者劳动的欢娱。比较有名的杨朔滇池边上的报春花、沙汀卢家秀、柳青王家斌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华山童话的时代、臧克家毛主席向着

12、黄河笑等。,毛主席视察黄河,一张留影告诉了我们这个消息。 毛主席向着黄河笑了。这是望到了壮丽的远景,从一个伟大心胸里流露出来的欢笑。这笑里带着完成一个伟大任务必胜的信心。这笑是有力的,动人的,富有强烈的感染力量。 追随在毛主席身后,紧跟着他的脚步前进的六个人,不,应该是六万万人,也都笑了。 毛主席在笑着向黄河打招呼,好似说:“这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年代,黄河啊,不能再任情纵横了,我们要你为祖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服务。“ 黄河,一个领导全中国人民大翻身的巨人,走近了你的身旁。他笑着向你打招呼,他也要你彻底翻一个身。在他的笑容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黄河远景: 规模相当于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一个水电站,巍

13、然屹立在三门峡上,这里的电门一开,无数工厂的机器立刻轰响了起来,数以亿计的电灯,一齐放出了亮光。,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以歌颂为主,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2、第二段(1957-1966年)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散文创作出现了一个繁荣期。 较之建国初,此期的进步有这样三点: (1)散文题材扩大,艺术散文创作比较繁荣。 建国初散文的题材比较狭窄。但是到了50年代末,这种情况有所改善,就是散文题材扩大一些,艺术性、抒情性散文增多。杨朔荔枝蜜、刘白羽日出、秦牧古战场春晓、峻青秋色赋等。,回头向古陌岭上望去,哦,秋色更浓了。 多么可爱的秋色啊! 我真不明

14、白,为什么欧阳修作秋声赋时,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可怕,凄凉阴沉?在我看来,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看到的只是万紫千红的丰收景色和奋发蓬勃的繁荣气象。因为在这里,秋天不是人生易老的象征,而是繁荣昌盛的标志。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欧阳修把秋天描写得那么肃杀悲伤,因为他写的不只是时令上的秋天,而且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在作者思想上的反映。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泽。,(2)散文创作出现了一种诗化倾向。 五十年代中期,杨朔等提出“以诗为文”的主张,就是把散文当诗一样写,在散文中创造诗的意境。 比如碧

15、野谈到:“我的散文不仅得力于现代诗歌的学习,而且得力于古典诗词的熏陶。诗词讲究音韵,我的散文也力求要给读者一种音韵美的感受。”因此,“我又在自己的散文中追求诗的意境”。 这些主张在当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建国初的散文太白太淡了,艺术性较弱。要求作家用作诗的态度作文,就是要求散文提高艺术性,特别是创造意境,这是符合散文创作规律的。,(3)散文作家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一些老作家拿出了新作品。巴金、冰心、叶圣陶等作家本来就有不同的风格。 中年一代作家,这个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杨朔、刘白羽和秦牧等。,1960年前后,文坛上出现了一次有关散文的大讨论。 许多人写文章参加了这次讨论。较重要的观点

16、有这样几个:冰心提出:散文要抒真情,她提出散文要字字出自心坎,真挚、自然。徐迟认为:散文家必须是思想家,写出的东西要有思想、有哲理。,萧云儒提出了 “形散神不散”的理论。 他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散文在内容与结构上可以不拘成法,信笔挥写,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但是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是有一个统帅全篇的神。 他要求散文家要用自己思想的红线“把生活中的贝壳珠粒穿缀成闪光的项链,”而且要“字字珠玑,环扣主题”。这个理论提出以后,迅速产生反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个理论在后来成了散文创作的金科玉律,雄霸散文界几十年。 直到八十年代才有人提出置疑。有人认为,首先散文的特点就不是散,散文的散只是就其在形式上没有音律而言的,是语言上的散,不是篇章上的散。因此也就谈不上所谓的“神聚”。 还有人认为,提出“形散神聚”只鼓励了一种写法,一种模式,在实践上也没有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