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复习文本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06728791 上传时间:2019-10-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复习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物化学复习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物化学复习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生物化学复习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生物化学复习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复习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复习文本(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和其它哺乳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机体又必需,需要从饮食中获得的氨基酸。2 氨基酸的等电点:指氨基酸的正离子浓度和负离子浓度相等时的pH值,用符号pI表示。3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以及二硫键的位置。4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指在蛋白质分子中的局部区域内,多肽链沿一定方向盘绕和折叠的方式。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指蛋白质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借助各种次级键卷曲折叠成特定的球状分子结构的构象。6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指多亚基蛋白质分子中各个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以适当方式聚合所呈现的三维结构。7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分子的天然构象遭到破坏导致其生物活性丧失

2、的现象。蛋白质在受到光照、热、有机溶剂以及一些变性剂的作用时,次级键遭到破坏导致天然构象的破坏,但其一级结构不发生改变。8 核酸的变性与复性:与复性核酸的变性:在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维系核酸二级结构的氢键和碱基堆积力等次级键受到破坏,DNA由双链解为单链的过程。复性的复性:变性DNA在适当条件下,可使两条分开的单链重新形成双螺旋DNA的过程称为复性9 增色效应当DNA变性从双螺旋结构变为单链的无规则卷曲状态时,在260nm处的吸光度值增加。10减色效应当DNA复性从单链变为双螺旋结构时,在260nm处的吸光度值减少。DNA在260nm处的光密度比在DNA分子中的各个碱基在260nm处吸收的

3、光密度的总和小得多(约少35%40%), 这现象称为“减色效应”。11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形成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而使不完全互补的两条多核苷酸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12米氏常数(Km值)用m值表示,是酶的一个重要参数。m值是酶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反应速度(Vmax)一半时底物的浓度(单位mol/l)。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性质有关,不受底物浓度和酶浓度的影响13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对底物的严格选择性。通常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一类结构相似的底物。14变构酶)或称别构酶,是代谢过程

4、中的关键酶,它的催化活性受其三维结构中的构象变化的调节15同工酶是指能够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组成结构性质却有所不同的一组酶16酶原与酶原的激活酶的无活性前体,通常在有限度的蛋白质水解作用后,转变为具有活性的酶。酶原的激活 :将无活性的酶原变成有活性的酶的过程17活性中心酶分子中直接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酶的活性中心。18可逆抑制作用不可逆抑制作用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可逆反应,能用透析等法除去抑制剂使酶复活。不可逆抑制作用: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是不可逆反应,不能用透析等法除去抑制剂使酶复活。19 竞争抑制非竞争抑制反竞争抑制竞争抑制:抑制剂与底物

5、竞争与酶结合,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底物就不能与酶结合,从而降低酶反应速度。非竞争抑制:抑制剂与底物不竞争与酶结合,当抑制剂与酶结合后,底物也能与酶结合,但生成的ESI三元复合体不反应,从而降低酶反应速度。反竞争抑制:酶只有与底物结合后,抑制剂才与酶结合,生成的ESI三元复合体不反应,从而降低酶反应速度。20呼吸链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过程中所脱下的氢原子,经过一系列有严格排列顺序的传递体组成的传递体系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样的电子或氢原子的传递体系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链。21氧化磷酸化在底物脱氢被氧化时,电子或氢原子在呼吸链上的传递过程中伴随ADP磷酸化生成ATP的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

6、。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合成ATP的主要方式22磷氧比P/O(P/O)指代谢底物每消耗1摩尔氧合成ATP摩尔数(或消耗的ADP摩尔数)。23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在脱氢脱水的过程中,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高能磷酸键(或高能硫酯键),由此高能键提供能量使ADP(或GDP)磷酸化生成ATP(或G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24能荷指示细胞所处能量状态,它以细胞中ATP,ADP和AMP之间关系式来表示。能荷=ATP + 1/2ADP AMP + ADP + ATP 25糖异生非糖物质(如丙酮酸 乳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等)转变为葡萄糖的过程。 26糖的有氧氧化 糖的有氧氧化

7、指葡萄糖或糖原在有氧条件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过程。是糖氧化的主要方式28糖核苷酸单糖与核苷酸通过磷酸酯键结合的化合物,是双糖和多糖合成中单糖的活化形式与供体29 UDPG尿二磷葡萄糖或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葡萄糖的活化形式,是双糖和多糖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 30必需脂肪酸 为人体生长所必需但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在脂肪中有三种脂肪酸是人体所必需的,即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31脂肪酸的-氧化脂肪酸的-氧化作用是脂肪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在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断裂,碳原子氧化成羧基生成含2个碳原子的乙酰CoA和比原来少2个碳原子的脂肪酸。32半保留复制:以亲代DNA双链为模板以

8、碱基互补方式合成子代DNA,每一子代DNA分子由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组成33逆转录以RNA指导的DNA聚合酶以dNTP为原料及能源物质,以病毒单链RNA为模板,催化合成DNA的过程34操纵子在转录水平上控制基因表达的协调单位,包括启动子(P)、操纵基因(O)和在功能上相关的几个结构基因。35反馈抑制在代谢反应中,反应产物对反应过程中起作用的酶产生的抑制作用蛋白质 (二) 填空题1 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谷氨酸和_天冬氨酸2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_丝氨和_苏氨酸_,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半胱氨酸_ 2 蛋白质中的_苯丙氨酸、色氨酸_和_酪氨酸 3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

9、质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3 精氨酸的pI值为10.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中,并置于电场中,则精氨酸应向电场的_负_方向移动。4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中,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_组氨酸_,含硫的氨基酸有_半胱氨酸_和_甲硫氨酸_。5 -螺旋结构是由同一肽链的_CO_和_NH_间的_氢_键维持的,螺距为_0.54nm_,每圈螺旋含_3.6_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0.15nm_。天然蛋白质分子中的-螺旋大都属于_右_手螺旋。6 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_肽键_和_二硫键_;维持二级结构靠_氢键_键;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靠_次级_键,其中包括_氢键_、范德华

10、力_、_疏水键_和_离子键. 7 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是_表面的水化膜_和_同性电荷_。8 氨基酸处于等电状态时,主要是以_两性离子_形式存在,此时它的溶解度最小。9 今有甲、乙、丙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8.0、4.5和10.0,当在pH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_不动_,乙_向正极移动_,丙_向负极移动_10当氨基酸溶液的pH=pI时,氨基酸以_两性_离子形式存在,当pHpI时,氨基酸以_负_离子形式存在。11谷氨酸的pK1(-COOH)2.19, pK2 (-NH+3 ) = 9.67, pKR(R基)= 4.25,谷氨酸的等电点为_3.22_。12天然蛋白质中的

11、螺旋结构,其主链上所有的羰基氧与亚氨基氢都参与了链内_氢_键的形成,因此构象相当稳定。13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核苷酸_。14脱氧核糖核酸在糖环_2_位置不带羟基。15核酸分子中的糖苷键均为_型糖苷键。糖环与碱基之间的连键为_糖苷_键。核苷酸与核苷酸之间通过_磷酸_键连接成多聚体。16在DNA分子中,一般来说G-C含量高时,Tm(熔解温度)则_高_,分子比较稳定。17 _m_RNA分子指导蛋白质合成,t_RNA分子用作蛋白质合成中活化氨基酸的载体。18 mRNA是以_DNA_为模板合成的,又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19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碱基堆积力,氢键_,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

12、子中的弱作用力如_离子键_和_范德华力_也起一定作用。20 tRNA的二级结构呈三叶草_形,三级结构呈倒L_形,其3末端有一共同碱基序列_CCA_其功能是携带活化了的氨基酸_。21真核细胞的mRNA帽子由_m7G_组成,其尾部由_polyaA_组成。22蔗糖是由一分子 D葡萄糖 和一分子D果糖 组成,它们之间通过 ,1,2 糖苷键相连。23麦芽糖是由两分子D葡萄糖 组成,它们之间通过1,4 糖苷键相连。24乳糖是由一分子D葡萄糖 和一分子(D半乳糖 组成,它们之间通过 1,4 糖苷键相连。25酶是 活细胞 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蛋白质 。26酶具有 高效性 、 专一性、 反应条件温和 和 活性

13、受调节 等催化特点。27全酶由 酶蛋白 和 辅助因子 组成,在催化反应时,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其中 酶蛋白 决定酶的专一性和高效率, 辅助因子 起传递电子、原子或化学基团的作用。28辅助因子包括 辅酶 )、 辅基 和 金属离子 等。其中 辅基 与酶蛋白结合紧密 辅酶 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 透析法 除去。29酶的活性中心包括 结合部位 和 催化部位 两个功能部位,其中 结合部位 直接与底物结合,决定酶的专一性, 催化部位 是发生化学变化的部位,决定催化反应的性质。 30根据维生素的_溶解性质_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_水溶性维生素_和_脂溶性维生素_。31维生素B1以_TPP式存在,作为

14、_脱羧酶_的辅酶,缺乏得_脚气_病。32维生素B2化学名_核黄素,以_TMN_和_FAD_形式存在,作为_脱氢酶_的辅基。33泛酸以_辅酶A_形式存在,作为_酰基转移酶_的辅酶,传递_酰基_。34生物素是_羧化酶_的辅酶,在_CO2_的固定中起重要的作用。1. 35鱼藤酮,抗霉素A,CN、N3、CO,的抑制作用分别是_ NADH和CoQ之间_,_ Cytb和Cytc1之间 ,和_ Cytaa3和O2 Z 之间 36磷酸源是指贮存能量的物质。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_磷酸肌酸_,无脊椎动物的磷酸源是_磷酸精氨酸_。37 CO使人中毒机理是_与氧化态的细胞色素aa3结合,阻断呼吸链_。38典型的呼吸链包

15、括_NADH_和_ FADH2_两种,这是根据接受代谢物脱下的氢的_初始受体_不同而区别的。39解释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被公认的学说是_化学渗透假说_,它是英国生物化学家米切尔(Mitchell)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主要论点认为:呼吸链组分定位于_线粒体_内膜上。其递氢体有质子_作用,因而造成内膜两侧的_氧化还原电位_差,同时被膜上_ATP_合成酶所利用、促使ADP + Pi ATP40动物体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生成方式有_氧化磷酸化_和_底物水平磷酸化_两种。41糖酵解过程中有3个不可逆的酶促反应,这些酶是_己糖激酶_、 果糖磷酸激酶_和_丙酮酸激酶_。42调节三羧酸循环最主要的酶是_柠檬酸合成酶_、_异柠檬酸脱氢酶_、_酮戊二酸脱氢酶_。43 2分子乳酸异生为葡萄糖要消耗_6_ATP。44植物体内蔗糖合成酶催化的蔗糖生物合成中葡萄糖的供体是_UDPG_ ,葡萄糖基的受体是_果糖_ ;45糖酵解在细胞的_细胞质_中进行,该途径是将_葡萄糖_转变为_丙酮酸_,同时生成_ATP_和_NADH_的一系列酶促反应。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