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练习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670215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外文言文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外文言文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课外文言文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 至 3 题(12 分)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3 分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把 及:等到2、欧阳公“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的最根本原因是: ( ) 3 分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

2、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4 至 7 题(14 分)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世说新语容止4、简要分析魏王是个怎样的人。(3 分)5、“捉刀”流传下来已成为一个固定词语。不查词典,模仿推敲的写法,对“捉刀”进行解释。( )(4 分)推敲 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

3、作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引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人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例:反复推敲/推敲词句。捉刀 6、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3 分)7、用匈奴使的眼光,对魏王作一个肖像描写。(4 分)只见那床头捉刀人, 阅读文言短文郑人买履,完成 811 题(22 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6 分)(

4、1)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 )( )(3)宁信度 ( )( )9、翻译下列句子。(6 分)郑人有欲买履者, 先自度其足, 而置之其坐。 10、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 分)11、探究:文中“ 之” 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只允许回答三个)(6 分)而置之其坐( ) 至之市( )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 1214 题(14 分)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

5、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12、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8 分)蜀之鄙有二僧:_ 吾欲之南海:_顾不如蜀鄙之僧哉:_ 是故聪与敏_1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2 分)_1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一种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4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5 至 17 题(15 分)王冕者,诸暨人。七

6、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15、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窃入学舍 辄默记 儿痴如此 恬若不见 父怒挞之 曷不听其所为? 16、翻译 下列句子: 王冕者,诸暨人。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17、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18 至 19 题(10 分)(季梁 )往见王曰: “今者臣

7、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注释:大行(hng):大路。方:正在。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奚为:何为,做什么。御者:车夫。18.翻译下列句子。(4 分)吾欲之楚。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19(6 分) 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内容,这个成语是 读了这则短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20 至 22 题(13 分)北人生而不识菱(1)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

8、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2)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 1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2 坐:因为。20理解文中加点词语,完成题目。(6 分)(1)席上食菱 食 (2)欲以去热也 去 2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22.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 的看法。 (3 分)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栏杆上的横木) ,兢兢握固,自分(料想)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只管)放下即实地也。 ”盲子不信,握楯长号。

9、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shn 笑)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 ,执一隅以自矜严(指矜持自负)者,视此省哉。1、 解释加点字含义。有盲子道涸溪 放下即实地也 握楯长号 视此省哉 2、 翻译文言句子。(1)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永之氓永(永:即永州)之氓(氓:民,百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湘水:即湖南境内的湘江)。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货:这

10、里指钱)为?”又摇其首,遂溺死。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4 分)(1)中济,船破,皆游( ) (2)曰:“何不去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永之氓咸善游。 (2)汝愚之甚。 3、本文刻画了一个守财奴的形象,文中主要运用了和的描写方法。4、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中永之氓溺死的原因,并谈谈从中你受到的启示。(4 分) 因小失大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1、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使五丁

11、力士以迎石牛( ) 秦人帅师( )2、翻译句子。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3、文中说明蜀侯亡国原因的一句话是什么? 义犬救主华隆好弋(y)猎。畜(x)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z)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png hung)嗥吠(ho fi),往复路间。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方苏。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弋:射。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后:以后有一次。咋:咬。闷绝:窒息。1、解释加横线的字。(4 分)(1)华隆好弋猎 ( ) (2)犬遂咋蛇死焉( )(3)家人怪其如此( ) (4)隆闷绝委地 ( )2、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华隆好弋猎 B、被一大蛇围绕周身C、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 D、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家人怪其如此,因随犬往。_4、“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概括)(3 分)_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