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6321933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0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2016年福建高职招考生物模拟试题: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2014湖北黄冈期中)如图甲、乙是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甲、乙两过程均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 B、甲过程需要解旋,乙过程不需要解旋 C、催化甲、乙两过程的酶l、酶2、酶3是相同的D、图丙中含有2种单糖、5种碱基、5种核苷酸2: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2025条件下完成的。将果蝇培养在20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

2、1)会出现长翅的性状,此现象可以解释为A、环境可以引起基因重组B、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突变D、环境因素可以引起染色体变异3: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将黄果番茄的花粉传给纯种红果番茄的雌蕊,所结果实均为红果;将纯种红果番茄的花粉传给黄果番茄的雌蕊,所接果实均为黄果。以下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所致B、红果是不完全显性性状C、番茄果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D、番茄果肉细胞是母体的一部分,其表现与花粉来源无关4:(2014东北三省四市模拟)下图为神经递质合成酶基因复制表达有关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四个条

3、件B、若要获得该基因的mRNA,则可以选择口腔上皮细胞做实验材料C、图中过程一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镰刀型贫血症体现了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5:下列情况不会出现在细胞质遗传中的是:()A、相对性状出现在同一植物个体B、后代表现母本性状C、性状分离比例为1:1D、基因会发生突变6:(2014北京101第三次月考)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如图甲所示,其中酶a和酶b分别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我国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34%提高到58%。(1)据图甲分析,你认为提高油菜产油量的基本思路是(2

4、)图乙表示基因B,理链是转录链,陈教授及助手诱导B链 也能转录,从而形成双链mRNA,试问:控制酶b合成的基因的单体是控制酶a与酶b合成的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 是_。转录出的双链mRNA与图乙基因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 是_。为什么基因B经诱导后转录出mRNA就能提高产油 量?7:玉米正常植株叶片为绿色,患一种遗传病后植株的叶片具白色条斑,或为不能成活的白化苗。显微观察发现,白化苗和白色条斑处的叶肉细胞不含叶绿体。有人为了探索该病的遗传机理,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根据下列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实验一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不出现一定的分离比。实验结果显示,母本患条斑病时,该病通过_方

5、式遗传。实验中后代不同性状的个体的比例是随机的,其原因_(2)实验二重复该实验,后代的性状分离比始终为3:1。实验二结果显示,母本正常时,该病的遗传受_的控制。8: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问题。(1)为研究某病毒的致病过程,在实验室中做了如下图所示 的模拟实验。从病毒中分离得到物质A。已知A是单链的生物大分 子,其部分碱基序列为-GAACAUGUU-。将物质A加 入试管甲中,反应后得到产物X。经测定产物X的部分 碱基序列是-CITGTACAA一,则试管甲中模拟的是 过程。将提纯的产物X加入试管乙,反应后得到产物Y。产 物Y是能与核糖体结合的单链大分子,则产物Y是 ,试管乙中模拟的是 过程。

6、将提纯的产物Y加入试管丙中,反应后得到产物Z。 产物Z是组成该病毒外壳的化合物,则产物Z是(2)若该病毒感染了小鼠上皮细胞,则组成子代病毒外壳的 化合物的原料来自 ,而决定该化合物合成的遗 传信息来自 。若该病毒除感染小鼠外,还能感 染其他哺乳动物,则说明所有生物共用一套 。 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为_。9:材料一:线粒体DNA一般只通过母系遗传,是人们探索母系遗传的绝佳工具。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员西村芳树和日本东京大学的科学家近期公布的一项研究解释了线粒体DNA拥有这一特性的机制。线粒体是细胞能量储存和供给的场所,研究小组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说,精子的线粒体DNA在受精后不久

7、分解,导致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材料二:美国科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新型的诊断芯片,能够发现早期的癌症病情。新发明主要是借助于对线粒体DNA(mtDNA)进行检测以发现特定癌症的病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的原因是_。(2)真核细胞中除了线粒体可以作为遗传物质的载体外,还有_。(3)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换主要是_。(4)有人观察到,精子中的线粒体主要分布在鞭毛中部,分泌细胞中的线粒体聚集在分泌物合成区。这表明_。10:对小鼠的海拉细胞在有氯霉素培养集中能正常生活,通过显微操作,将对氯霉素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的核取出,注入去核的海拉细胞中,然后将这一新组合的细胞放到含有

8、氯霉素的培养基中,发现它能够持续分裂。试分析:(1)控制氯霉素抗性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2)上述遗传方式称,它的特点是。11:(10分)果蝇是做遗传实验很好的材料,在正常的培养温度25 时,经过12天就可以完成一个世代,每只雌果蝇能产生几百个后代。某一兴趣小组,在暑期饲养了一批纯合长翅红眼果蝇幼虫,准备做遗传实验,因当时天气炎热气温高达35 以上,他们将果蝇幼虫放在有空调的实验室中,调节室温至25 培养。不料培养的第七天停电,空调停用一天,也未采取别的降温措施。结果培养出的成虫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残翅果蝇(有雌有雄)。(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情况,一些基因通过_控制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

9、生物的性状;另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_来直接影响性状。果蝇细胞中基因的载体有_。(2)关于本实验中残翅变异的形成有两种观点:残翅是单纯温度变化影响的结果,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残翅的形成是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关于残翅形成的原因,简要写出你的实验设计思路,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分析。_。(3)经研究发现正常情况下,残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眼为伴X隐性遗传。现让纯合的长翅白眼雄果蝇与纯合的残翅红眼雌果蝇杂交,F1雌雄个体交配,后代中残翅红眼果蝇中雌雄比例为_。(4)你认为基因、环境因素、性状三者关系是怎样的?_。12:A(红花)和对a(白花)为完全显性,由核基因控制;R(茸毛叶)

10、对r(光滑叶)为完全显性,由质基因控制。结合下列两组杂交实验,回答问题:(1)两组杂交得到的F1开花的颜色分别是_,叶的性状分别是_。(2)如果甲组的F1自交,得到的F2的性状是_;乙组的F1自交,得到的F2的性状是_。(3)如果在上述植物种群中,发现了能稳定遗传的有托叶(B)和无托叶(b)两个品系。请补充实验方案,来确定有、无托叶是由质基因控制还是核基因控制?假设控制托叶的基因是由核基因控制的,控制托叶的基因与控制花色的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第一步:选择父本_母本_,得到F1;预测实验结果:如_,则由核基因控制;如_,则由质基因控制;第二步:F1自交得F2预测实验结果:如_,则控制花色

11、的基因与控制托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_,则控制花色的基因与控制托叶的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3:已知物质D是某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它们的合成途径如下图所示:野生型的微生物在含A物质的培养基上就能正常生长。现发现有3种突变体(均只有某一基因发生突变),且都不能在只含A物质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请设计一实验方案,区分3种突变体的突变基因,并预测实验结果。14: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蜜蜂(假设其基因型为Mm)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如下:(1)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

12、.(2)ABC过程称为_。D的名称是_,它将来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而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决定;(3)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_。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的行为属于_。(4)若幼峰只吃23天次质的蜂皇浆,孵化后经21天长成不育成虫,即工蜂;若幼蜂吃5天高质的蜂皇浆,孵化后经16天长成可育成虫,即蜂王。这一事实说明:_。工蜂中的雌蜂和雄蜂不能交配的现象,在生物学上叫_。(5)该图示的全部过程既体现了生物具有生殖和发育的特点,又反映了_是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15:水稻(2n=24)是一种热带起源的禾本科作物,开两性花,为雌雄同株。水稻基因组计划应测其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袁隆平发现一株野生的雄性不育(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水稻,其基因型为S(rr),其中S为细胞质基因,r为核基因,极大地推动了杂交水稻的育种进程。这种雄性不育水稻在育种上的重要意义是。如何让这株雄性不育水稻繁殖下去,袁隆平选用多种水稻做父亲与其杂交,发现有一品水稻基因型为N(r r)可与其杂交,保持其后代仍为S(rr);另一品种水稻基因型为N(RR)与其杂交,可以使其后代恢复为雄性可育。由此可见水稻的这种雄性不育性状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