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84043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现代文学学习辅导资料1.七月诗派“七月派”是抗战爆发后在艾青的影响下,以文艺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等杂志为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诗人有鲁藜、绿原、冀访、阿垅、曾卓、芦甸、孙钿、化铁、方然、牛汉等。强烈的革命激情,鲜明的政治倾向,重体验的现实主义,是“七月派”创作的基本特征。 发掘和歌颂民族的生命强力,抒发鲜明的主观战斗激情,是“七月派”诗作的主要内容。艺术上追随艾青,倾向于诗歌的散文化,对自由体诗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日军占据上海的华界后,上海的租界便被沦陷区所包围,成为一块特殊的地区,俨如一座“孤岛”;如此一直到

2、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发生、日军进入上海租界止。这段时期共有4年零1个月之久。所谓“孤岛”文学,即是指此间中国进步文艺工作者以“孤岛”为依托所进行的文学活动。“孤岛文学”成为抗战最艰难的历史时期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收获。其主要成就为杂文和历史剧。3.后期浪漫派40年代的中国,受“五四”现代教育成长起来的读者群已经形成,现代大众需要一种现代形式的通俗小说作为精神食粮,而同时,战争的残酷使得现代大众急需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后期浪漫派的小说由此应运而生。他们把中国的都市通俗小说,提高到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后期浪漫派主要是指40年代以在上海沦陷区出现的以徐訏和无名氏为代表的小说流派,他们创作出相当成熟

3、的现代化的通俗小说。他们的作品中有世俗读者所好奇和渴慕的一切:艳遇,历险,战争,革命,艺术,宗教。它有十分高雅的一面,挖掘人性,追觅哲理,文风清新华丽,技巧全面现代。这些特征使得他们与20年代的浪漫小说区别开来,因而被称为“新浪漫派”或“后期浪漫派”。代表作有徐許的鬼恋、风萧萧、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等。 4.生死场生死场是萧红一部传世的经典名篇,写于1934年9月.是鲁迅所编奴隶丛书之一. 小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以及村民抗日的故事,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它对人性、人的生存这一古老的问题进行了透彻而深邃的诠释。这种对人生

4、的生存死亡的思索,超出了同时代的绝大部份作家。鲁迅在为生死场作的序中,称它是“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的一幅“力透纸背”的图画。5.“中国新诗派”(“九叶派”)因1981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叶集而得名。该派崛起于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主要诗人有辛笛、陈敬客、杜运燮、杭约赫(曹辛之)、郑敏、唐祈、唐缇、袁可嘉、穆旦等。中国新诗等刊物是他们的主要阵地,故又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九叶派”在诗歌艺术上,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影响,致力于新诗的“现代化”建设和“感受力的革命”,旨在使诗成为现实、象征和玄学的融汇。这样一种诗学追求,虽然是以现代主义为主导,但它同时也吸取了现实主义以

5、至古典主义的营养成份,故也具有“综合”的特点。6.“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文学的流派。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光当作背景,表现抗战主题,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孙犁的作品在河北青年作者中有强烈的影响;他在编辑天津日报文艺周刊时,通过这块园地,团结和培养了京、津、保定三角地带的一批文学青年,由此而形成一个文学流派。这一流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7.七月派小说胡风主持的七月、希望等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

6、。它团结了路翎、丘东平等小说作者,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以及对于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都被编入七月文丛,并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之为七月派小说。代表作有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丘东平的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等。8.抗战武侠小说抗战以后,武侠小说 “豪杰并起“,还珠楼主、白羽、郑证因、王度庐、朱贞木等几大巨头联袂称雄,武侠小说在五四初期遭到冷遇后在这一时期重新获得认可。武侠小说至此完成了从近代化向现代化的转型,其中新文学思想的影响和技法的渗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陷区武侠小说的雅化幅度是各类型中最大

7、的,无论观念、题旨、技法、格调,都比上一时期有了质的飞跃。原因是这一代作者皆是成长于五四新文化哺育下之外,武侠小说读者审美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强有力的制约。这使得武侠小说这一古老的叙事文类得以焕发青春,走向再一次的辉煌。9.徐訏 参照“新浪漫派”,补充:1943年因风萧萧的成功而被称为“徐許年”。风萧萧将抗战传奇故事、多角恋爱关系以及复杂人性的探索巧妙地融为一体。完成了通俗小说的现代化。10.东北作家群:(1)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丧之后,流亡关内并怀着切肤之痛和民族义愤描绘东北人民的苦难和抗争,以文学寄托思乡之情的东北籍流亡作家群体,他们体验着相同的流亡之苦,选取相似的创作题材,表现出大体

8、一致的地域性的审美风格,被人们习惯地视为一个文学流派。(2)由于他们的创作倾向与左翼作家大体一致,也常被视为左翼作家。(3)东北作家群代表作家有萧红、萧军、李辉英、端木蕻良等,抗日和怀乡是他们创作中的最重要的两个主题。11.文协(1)抗战爆发后,为了充分发挥文艺界在抗战中的作用,1938年3月27日,由文艺界各方面97名代表为发起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汉口成立。明确了组织的任务,成立大会还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选出了郭沫若、茅盾等45人为名誉理事,文协成员主要来自国共两党的文艺界和其他支持抗战的作家,推选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2)

9、在战时艰难的条件下,“文协”创办文艺刊物,开展救济贫病作家、营救被捕作家等工作,始终是文艺界团结抗日的旗帜。(3)这标志着抗战时期全国文艺界已经自觉地汇聚到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时代大旗下。文协的会刊是抗战文艺,文协还根据抗战初期的实际需要,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12.革命加浪漫模式:(1)在“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换途中,1920后期,风行一时又迅速被左翼作家清算的“革命”加“浪漫”小说客观上发挥了承前启后的文学史功能。(2)蒋光慈是这种模式的首创者,他的野祭因在流行的三角恋爱的故事框架中注入“革命”的线索而“别开生面”。因为这种模式小说收到热烈欢迎,因此也产生了一批效仿者

10、,包括茅盾,巴金,丁玲等都创作过这种小说。(3)这种小说模式显示出早期的普罗文学与五四启蒙文学之间并非断裂状态。茅盾曾将革命与恋爱的关系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为了革命而牺牲恋爱”,“革命决定了恋爱”和“革命产生了恋爱”。(4)从恋爱至上到忍痛割爱,革命加恋爱小说逐渐完成了以集体主义革命话语对恋爱为象征的个人话语的驱逐,完成了对五四文学革命与30年代的“革命文学”的衔接。13.汉园三诗人:(1)30年代的现代派诗人群众,除戴望舒这位领袖人物之外,卞之琳,何其芳也是独具风格的佼佼者,他们与李广田一起,被称为“汉园三诗人”,后来合出过一本诗集汉园集,对现代派诗风产生了很大影响。(2)卞之琳的诗歌善于对

11、日常生活现象进行哲学的穿透和开掘,哲理的思考完全融化在象征性的意象之中,隐藏在抒情整体构造的深处,他的诗歌讲求格律,尤其注重音顿、音韵、和体式。14.京派文学(1)30年代与在上海各种文学流派珍奇斗艳的景象不同,京派是以雍容平和心态自甘边缘的一个文学群落,他们以自己稳实的探索在京、津等北方城市与“海派”遥遥相对。(2)这是一个松散的文学流派,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文学中心南移上海之后,以清华、北大、燕大等高校师生为主的一些作家文人,在周作人、朱光潜、沈从文的影响下,从事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多方面的艺术探索。(3)在精神内涵上,他们坚持独立的人格,执着于文学自身的价值,抵制时代政治洪流

12、和商业化的侵蚀。(4)在他们的作品中,乡土既是自己深情眷恋的成长之地,又是远方诗意存在,满载着他们对理想人生和人性的向往。在艺术上,京派文学努力使中国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融合发展。15.东北作家群东北作家群是指东北籍的左翼作家,他们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至关内后在日满统治下坚持文艺斗争,他们的作品一方面表现了东北人民英勇斗争的事迹,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这块古老土地上人民的痛苦挣扎与精神困境,而上述两方面又都与东北地方风情的描写密切联系在一起,小说表达了一个地区的群体精神存在状况,充满了强烈的地方色彩。代表作家有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李辉英、舒群、白朗、罗烽等。15.艾青诗作的意象特点和

13、历史地位。意象是呈现诗人情绪记忆的手段,是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艾青诗歌意象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充满张力的意象群。艾青诗歌的意象以太阳和土地为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一个充满张力的意象群。艾青的诗歌意象可以分为两组,一是土地、农妇、乞丐与伤兵等,这往往与苦难联系在一起,另一组是太阳、火把等,这往往与光明联系在一起。然而这些意象在内涵上并不是单纯的,它们常常是苦难与希望的集合体。苦难中有敬重,希望中有悲哀。(2)意象中感觉与思想的融合。艾青的诗歌意象是诗人瞬间感觉的再现,如手推车,但这种感觉却是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的感觉。在艾青的诗里,色与光,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象征

14、,既具有自然形态的形式美,又积淀着社会、历史、心理、哲学等多方面的深刻内容。艾青的感觉带有极强的符号性。(3)艾青写诗就像印象派画家一样,特别重视捕捉瞬间印象与感觉,这使他与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相联结;但他的诗同时又与此同时中国古典诗歌常用的“意象”方式沟通。艾青的诗,之所以是世界的,同时又是中国民族的,在艺术表现上,这是一个根本原因。艾青诗歌的历史意义在于:(1)、成功实现了从现代主义的颓废到现实主义的苦难忧郁的转换。在思想取向上,艾青成功地把现代的个人颓废感转化为对中国苦难社会现实的忧郁,表明艾青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度。(2)、实现了个人气质、西方文化精神与

15、中国社会现实、民族传统的对接。个人气质:多余人;西方现代精神:痛苦、悲哀;中国现实:多灾多难,充满苦难;民族传统:一方面体现在价值取向上,关心社会,一方面体现在艺术形式上,自然典雅。因此,艾青的诗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性思考上所达到的高度,即将现代性思考,即人的解放与自由与对中国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在一个更加深入的层面上实现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16.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的贡献张恨水从五四时期即开始进行通俗小说的改革,立志做一个通俗小说的改革派。1924年开始发表其成名作春明外史,作品文笔典雅,注意刻画人物性格,对西方小说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多有借用。1927年开始发表金粉世家,小说开启了现

16、代文学“封建大家庭批判”题材的先河,也使用了大量的心理独白和景物描写。1929年开始发表风靡全国的社会言情小说啼笑因缘,抗战以后,张恨水进一步加快了通俗小说改革的力度,突出小说主题的现代性。总体说来,其对于通俗小说的改革所走的是一条不断“雅化”的道路,即不断靠近新文学的道路。主要表现在:(1)突出人道主义的平等观念和揭露社会黑暗的严肃的现代性主题。这是传统通俗小说一味猎奇所不及的。如抗战时期的八十一梦等。(2)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塑造出一批成功的人物形象。如啼笑因缘中的樊家树、沈喜凤等。(3)成功借用西方现代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刻画等表达技巧。总之,张恨水为现代通俗小说开辟了一条明朗而又艰辛的道路。17.张爱玲小说金锁记的意蕴。通过曹七巧这一女性的人生经历,揭示出现代化背景下,有着几千年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