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蛋派作家介绍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98068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药蛋派作家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山药蛋派作家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山药蛋派作家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山药蛋派作家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山药蛋派作家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药蛋派作家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药蛋派作家介绍(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 50 年代至 60 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代表作三里湾 、 登记 、 锻炼锻炼 、 饲养员赵大叔 、 三年早知道 、 赖大嫂 、 宋老大进城等。流派特征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 1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间人物” ,如小腿疼、吃不

2、饱、赵满囤、赖大嫂等血肉丰满的形象。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典小说和说唱文学的传统,以叙述故事为主, 2人物情景的描写融化在故事叙述之中,结构顺当,层次分明,人物性格主要通过语言和行动来展示,善于选择和运用内涵丰富的细节描写,语言朴素、凝炼,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形成过程首创赵树理,为太行根据地的一些土生土长的爱好文艺的青年知识分子,具体指出了创作的道路。不少人就地取材,运用自己打小操纵的家乡语言写出过不少富有泥土气息的大众化的作品。但这时尚未形成一个流派。1954 年,马烽、西戎写出了吕梁英雄传 ,这两位生活与战斗在吕梁边区的青年作家,在毛泽东同志的讲话 精神指引下,通过他们

3、深入农民生活的亲身体验,走上了和赵树理一致的创作道路,这时也还未被人看作一个派。建国后,特别是五十年代末,这些作家陆续由北京等地回到了山西,以火花(山西省文联机关刊物)为阵地,赵树理发表了锻炼锻炼 ,马烽写出了饲养员赵大叔 、 自古道 、 韩梅梅 、 三年早知道 ,西戎写出了宋老大进城 、 赖大嫂 ,束为写出了老长工 、 好人田木瓜 ,孙谦发表了伤疤的故事 ,胡正写出了两个巧媳妇 、 三月古庙会等短篇小说,都取材于农村,充满山西的乡音土调,被文艺界目为“火花派” 或“山西派” ,又谐谑呼之曰“山药蛋派” ,正式形成一个独立的流派。代表作家赵树理(1906 年1970 年)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

4、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以其巨大的文学成就被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铁笔” 、 “圣手”,也是现当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他的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 ,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生平简介1906 年 9 月 24 日出生在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农村中长大的他不仅了解农民,也热爱和深通农民的艺术。青年时代曾外出求流浪求学,曾就读于长治的山西第四师范学院,一度接触到新文学,受到极大影响。 1930 年底,赵树理一边流浪一边开始写作,在抗战前的几年间发表了金字

5、盘龙峪等小说。1937 年投身抗日工作,在山西从事各种文化事务,编报纸副刊,写出了许多反映农村社会生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小说,如小二黑结婚 ( 1943) 、 李有才板话(1943) 、 李家庄的变迁 (1946) 、 福贵 等。全国解放以后,继续深入农村生活,笔耕不辍,驰骋于中国文坛。短篇小说锻炼锻炼 登记 、长篇评书灵泉洞 (上集) ,以及 实干家潘永福 、长篇小说三里湾 (1955)等。赵树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我国真正熟悉农村、热爱人民的少有的杰出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乡土气息浓厚,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革,有一种新鲜活泼、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风格,形成

6、一个俗称“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193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文联常务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协会主席,赵树理作品小二黑结婚 。曾任曲艺 人民文学编委、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代表。 在文革中赵树理成为“周扬树立的黑标兵” ,遭到长期的迫害、批斗,1967 年 1 月 8 日光明日报发表赵树理是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标兵” ,被押著游街示众,曾被打断肋骨,又在批斗台上被推下,跌断髋骨,1970 年 6 月 23 日被 “隔离审查” ,9 月 17日继续接受批斗,9 月 22 日病危,1970 年 9 月 23 日含冤逝世,终年 64 岁。创

7、作作品1943 年以前的作品:铁牛的复职 、 金字 、 蟠龙峪 (又作盘龙峪 ) 、 打倒汉奸 1943-1948 年的小说:小二黑结婚 、 李有才板话 、 李家庄的变迁 、 地板 、 催粮差 、 福贵 、 刘二与王继圣 、 邪不压正等。1949-1965 年的作品:短篇小说:登记 、 求雨 、 金字 、 锻炼锻炼 、 套不住的手 、 卖烟叶长篇:三里湾电影故事:表明态度评书:灵泉洞 (上部) 、 实干家潘永福 。鼓词:石不烂赶车小调:王家坡上党梆子:三关排宴 赵树理方向在 1947 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 ”上首次提出,陈荒煤又在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一文中作了具体阐述。 “赵树理方向” 的核心

8、内容是围绕一个革命文学要为群众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特征:一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爱憎分明的反映解放区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二是在艺术表达上运用群众口头语言,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农民喜闻乐见的好典型;三是作家具有高度的革命功利主义和长期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全心全意为工农大众服务创作特征赵树理通过自己的审美加工,把混沌稚朴的民俗变成活生生的文学创作题材,具体深刻地反映了 30 年代到 60 年代太行地区的农村生活,为我们展出了一轴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卷。 在艺术上 ,把现代小说的艺术形式同传统文学,特别是同民间文学的长处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所革新的中国

9、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形式。他根据农民的欣赏习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构造了一个有头有尾、首尾呼应的完整的故事,并采用中国古典小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的结构形式,保证了小说故事的连贯性和生动性。在叙述方式上 ,赵树理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较客观的或说书人的角度叙述故事。这种叙述方式由一个现代叙事学所谓的“ 隐含读者 ”所控制,强调故事的动作性,很少有孤立静止的心理描写和肖像描写。在语言上 ,他吸取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言,并对民间口语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符合农民口味的文学语言,既通俗易懂、朴实精练,又生动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悲惨遭遇1966 年 7 月 1 日, 红

10、旗杂志公开载文污蔑周扬是“文艺黑线”的“祖师爷” 、 “总头目” ,预示着受周扬赞誉的赵树理在劫难逃。 对赵树理的批判始于 1966 年夏,当时他在山西晋城县挂职担任县委副书记。7 月 20 日、7 月 21 日,由晋东南地委书记等署名,接连贴出两张大字报,对赵树理进行全面“揭发”评判。8 月 8 日,山西省委宣传部召开座谈会,说赵树理是“周扬黑帮”树立的“标兵” 。从此,开始了对赵树理的公开评判。 山西晋城师范学校的红卫兵首先批斗赵树理,他们采用当时最时髦的“喷气式”姿势,把赵树理押到会场,给他戴上高帽,挂上大牌子,上面写着打红叉的“黑帮分子赵树理” 。不料赵树理上台之后竟一把摘下大牌、高帽

11、,把它们搁下台去,然后昂然挺直了腰。这自然激怒了造反派。 “革命小将”分成三班,昼夜不停地跟赵树理“拼刺刀” (比喻激烈的辩论) 。不久,对赵树理的批斗再度升级,他被“揪回”太原。太原的造反派抢着批斗赵树理。一次批斗会上,一个造反派居然把赵树理从主席台上拉下来,朝他胸部拳打脚踢,赵树理的肋骨被打断,肺叶被折骨戳穿。1969 年,赵树理再次被“揪回”晋城批斗。在一次批斗时,赵树理被人推下桌子,髋骨被摔断,直不起身子。从此,赵树理残废了,生活不能自理。 1970 年 6 月,山西省成立了“赵树理专案组” ,赵树理被押入省高级法院军管组,进行隔离审查。赵树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被打断的肋骨,摔断的髌骨

12、因为是“反动作家”而得不到有效治疗,发炎化脓,引起了肺部感染。他患了肺气肿,连呼吸都十分困难。9月 17 日,山西省革委会又召开批斗赵树理的大会。会前有人说:“赵树理病势沉重,已经不能动弹。 ”但一个青云直上的掌权者说:“他动不了,爬也要爬到会场去。 ”已奄奄一息的赵树理被架着来到太原湖滨会场接受批斗。因他实在站不住,造反派在台上放一张桌子让他双手撑着。过了半小时,他终于支持不住了,一头栽倒在地。9 月 20 日,赵树理开始拒绝进食。9 月 22 日下午,牢房里的赵树理突然浑身颤抖,双手乱抓,口吐白沫,嗓子里“呼噜”作响。经专案组批准,他被送到医院。9 月 23 日凌晨 2 时 45 分,离他

13、 64 岁生日仅差一天,赵树理告别了他热爱的人生,也脱离了无边的苦海。1978 年,赵树理的冤案被平反。研究状况 “文革”后的赵树理研究是从批判 “文革”的角度出发,对赵树理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反封建的主题给予高度赞扬开始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 80 年 代前期,以周扬、黄修己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二是 80 年代后期,以戴光中的批评 性意见最有代表性;三是 90 年代,以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以及陈思和的观 点最有代表性对赵树理重新进行经典化的阅读,涉及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语境中怎样更深入讨论广义左翼文学在思想和艺术形式上的成败得失。同时,赵树理的写作特征往往表现在他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密切

14、关系上,因而他的作品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性内容。重读赵树理,不仅有助于人们重新理解历史,同时也提供如何重新思考历史乃至现实理论难题的可能性。马烽原名马书铭,曾用笔名阎志吾、孔华联、莫韵、时英、小马等。山西省孝义市。生平经历1922 年出生山东一个贫困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受战争影响中途辍学。1938 年参加革命队伍,当过战士、宣传队宣传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军转战太行山、吕梁山一带。1940 年到延安,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附设的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开始文学创作。1942 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处女作反映部队战斗的故事第一次侦察 。1943 年初回到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被分配到晋绥边区文联文艺工作

15、队工作,常到农村、工厂,一方面做实际工作、深入生活,一方面从事写作,经常为解放日报和晋绥日报写通讯、特写。1944 年回到文联,参加整风学习,继续深入农村调查,在晋绥边区文艺界发起抗战七周年文艺奖金征文活动中,创作了通俗故事张初元的故事 ,获小说散文类乙等奖。同年调晋绥大众报任编辑、记者,后升任主编。在此期间,和西戎合著发表了长篇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 ,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好评。后又发表过散文汾平沿途见闻 、小说追队等作品。1947 年参加土改,写了反映土改斗争的短篇小说一个下贱的女人 、 村仇等。1949 年任晋绥出版社总编辑。全国第一次青代会,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接着又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被选为文联委员,留在文协(后改名作协)工作,同时兼任北京大众创作研究会创办的说说唱唱月刊编委。1951 年至 1954 年发表了一架弹花机 、 宝葫芦 、 饲养员赵大 马烽下乡叔 、 结婚 、 韩梅梅等小说和故事,曾去朝鲜、民主德国、蒙古、苏联、日本访问,写了在解放后的汉城 、 建设柏林的人们等散文。1953 年调任中国作协创作组组员、青年部副部长,再度与西戎合作,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 。1956 年回到山西工作,任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兼任汾阳县委书记处书记,精力主要用在下乡深入生活和写作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