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剖析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948741 上传时间:2019-10-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剖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OFDM导频信号的雷达感知技术研究 综述报告1.引言在目前技术的发展中,雷达和无线通信技术里的射频前端架构已经变得越来越相似。尤其是传统上由硬件组件来实现的功能,正越来越多的被数字信号处理实现。同时,用于通信系统中的载波频率已扩展到的微波程度,与那些传统上用于雷达应用的载波频率达到同一量级。因此,通过今天的技术很容易实现融合通信和雷达应用的射频硬件平台,这样一种平台也为新的系统概念和应用提供了独特的可能性1。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能在一个唯一的硬件平台上用一种波形提供雷达和通信功能。更重要的是,两种功能使用同一个波形将更有效的利用所占用的频谱,而且这两个应用的同时运行将保证他们的持久可用性,

2、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有限的频谱资源1。可能受益于自身的可用性,雷达与通信一体化系统将有一个大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智能交通应用方面,智能交通要求在与其他车辆通信时也能获得有效的环境感知。在一个合适的系统平台上,道路上的所有车辆都可以通过协作雷达传感网络进行交互,为车辆提供独特的安全功能和智能交通路径1。伴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出现,车联网应运而生,车联网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基础设施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

3、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提供自适应导航服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以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2.雷达、通信信号融合基于车联网要求(实现雷达通信一体化),即车联网传输的波形信号兼有雷达和通信功能,经典雷达波形设计旨在找到具有最佳适应性的波形,用于保证在接收端进行应用自相关处理时有大的动态测量范围。为我们所熟知的线性调频(LFM)脉冲满足该要求,也被称为“chirp”信号。并在雷达/通信融合应用上取得了很大进展,2007年,George N.Saddik等人利用LFM信号所设计的超宽带系统能够分时地进行雷达或者通信,该系统中心频率750MHz,带宽为500MHz。雷达探测精度达

4、到了63cm,检测概率99%,同时虚警概率只有7%;同时误码率为0.002时,数据传输率到达了1Mb/s2。在文献17中提出了一个更加先进的方法,即使用LFM脉冲进行隐秘通信。但是,这两种方法都存在同样的缺点,即通信符号率只与线性调频率相关,在相同的带宽上,数量级通常低于由单一通信系统实现的符号率。因此,从通信的角度来看,这个方法是不合适的。而在以后的雷达、通信系统的融合过程中,学者们更倾向于信号层次上的融合设计,分析了扩频信号和OFDM信号在雷达中的应用,而融合系统的应用领域也由航天领域扩展到车联网络中。扩频信号由于其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在雷达信号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如何同时利用该扩频信号进行数

5、据传输是融合系统设计的关键。文献20设计了名为Boomerang Transmission System的系统,该系统利用通信双方的PN序列进行位置的测量,在验证系统的设计方面,Takeshi Fukuda利用DSSS信号实现了工作在26GHz频点上的短距离车载雷达21。随着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技术上的不断进步,宽带化已经成为当今通信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在移动通信信道中,由于障碍物的影响,会产生多径衰落现象,引起严重的符号间干扰(ISI),限制了信息传输速率的提高。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自适应均衡技术来对抗多径衰落,由于均衡技术较复杂,所以自适应均衡器的制作、调试往往成为通信系统研制的瓶颈。

6、而且随着传输带宽的不断增加,均衡器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成本也不断增加,因此,OFDM作为一种抗多径衰落的技术开始被人们重视起来。OFDM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通过把高速的数据流转化成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个子信道,有效地对抗了信道的时延扩展,使得各个子信道利用简单的单抽头即可实现信道均衡。其次,在OFDM符号间插入大于信道最大时延扩展的保护间隔,即采用循环前缀(CP),可有效地消除多径所带来的ISI(符号间干扰)和ICI(信道间干扰)。因此,OFDM技术在移动通信中也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如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网WiMAX、LTE等,并且也已广泛地应用于数字音频广播(DAB)、高清晰

7、度数字电视(HDTV)、数字视频传输DVB-T和数字多媒体广播DMB等领域3。3.OFDM雷达感知技术OFDM信号由于其良好的抗多径衰落能力在通信中取得巨大应用,如何将OFDM信号应用于雷达领域是研究的热点。Levanon,N在2000年多载波OFDM信号应用于雷达测量的方案4,在该方案中,各个子载波采用相位编码,他从雷达模糊函数的角度对比了不同编码下的OFDM雷达性能。2006年,他进一步设计了OFDM信号应用于雷达探测的系统5,证明在相同脉冲宽度和带宽的情况下,OFDM信号达到了与LFM信号相同的性能,并且OFDM信号克服了LFM信号的距离-多普勒模糊;同时从压缩损耗的角度分析了多普勒效应

8、对雷达测量的影响。Steven C.Tompson在文献6从功耗和频谱利用率的角度分析了恒包络OFDM(CE-OFDM)信号在雷达测量中的性能,并且据此设计了雷达/通信双用系统。R. Firat Tigrek等人提出了在脉冲多普勒雷达中引入OFDM信号结构可以有效地解决雷达信号的多普勒模糊问题7。Satyabrata Sen等人研究了OFDM应用于雷达测量时的波形自适应设计方法2223,建立了OFDM雷达系统在街区中的模型,首次提出利用街道中的多径效应实现测量时的空间分集,同时OFDM信号作为多载波信号,能够实现频率上的分集接收;根据信道特性变化的自适应OFDM雷达具有更优异的雷达测量性能。在

9、OFDM雷达自适应方面,Dmitriy Garmatyuk等人首次将UWB-OFDM信号用于SAR雷达信号处理中24。由此,Dmitriy Garmatyuk等人设计了带宽为500MHz的OFDM信号雷达/通信双用硬件验证系统25,该系统工作于7.5GHz,该系统在3-5m的短距离雷达探测上达到了0.3m的探测精度,同时作为通信系统,数据传输速率达到了57Mb/s。以上所有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在处理雷达探测的算法都是基于时域相关的算法,并且雷达和通信必须分时工作。这是因为用户数据具有随机性,导致调制后的OFDM信号的自相关特性也具有随机性,如果将通信信号直接应用于雷达处理,时域相关处理将受到用户数

10、据随机性的影响,当用户数据导致OFDM信号自相关特性大幅减弱时,雷达探测功能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设计方案让雷达和通信同时工作,同时保证良好的雷达探测性能和通信容量是设计的难点。在这一方面,Christian sturm等人提出了基于基带OFDM频域的雷达处理方案19,该方案将以前经典的时域OFDM相关处理放到基带频域进行,利用经典的FFT算法进行目标探测。文献1中作者证明了基于频域的处理算法等效于最大似然估计11;同时由于频域处理不受用户数据的影响,消除了利用通信信号进行时域相关处理时的随机性,大大提高了雷达探测的稳定性;该算法能够在频域独立地估计出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同时结合MIMO-OF

11、DM技术12,能够实现目标的2-D探测。他们所设计的系统工作于ISM频段中的24GHz,系统带宽为93.1MHz,最大不模糊探测距离为1650m,距离分辨率达到了1.61m,最大不模糊探测速度为253m/s,速度分辨率达到1.97m/s,他们将该系统搭载在车载环境上,所得到的性能非常适合于未来车联网中的应用。文献27分别利用最大似然估计算法和MUSIC算法对单目标进行了仿真,文献28分别建立了多路径信道模型和多用户情景,并且去除了干扰部分,并进行了详细的仿真。文献30介绍了802.11p的标准,并对文献126中的雷达感知算法应用于802.11P中,并提出了一种新算法,使距离分辨率从5m提高到了

12、1.7m,速度分辨率从7.78m/s提高到了4.3m/s。同时,OFDM信号应用于被动雷达方面也有一些进展,ChristianBerger指出通信信号处理中的信道估计算法其实质与雷达信号处理中的目标检测估计算法相同19,而OFDM信号的信道估计可以根据进行频域均衡进行,采用经典的FFT算法能够高效的进行信道参数的估计,从而得到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参数。为了提高估计的精度,他采用了空间平滑MUSIC算法进行2-D频域估计,并且进一步利用压缩感知技术来进行目标的识别。作者利用德国的DAB信号进行了被动雷达系统仿真实验分析。 文献13分析了调频步进雷达对运动目标的测距测速方法,首先通过雷达参数设计及目标

13、的粗距离得到目标的粗速度对回波相位中的二次项进行补偿,然后利用频域波形分析法对散射中心进行精确测距,最后通过消除多普勒频谱中距离一多普勒耦合项进行精确测速。仿真表明该方法在速度不模糊时效果较好。理论分析表明测距测速精度与采样率和信噪比关系较大,因此如何实现模糊测速和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是今后的研究方向。文献14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个宽带同波信号的测距测速方法。宽带测距利用了宽带回波信号之间的包络相关性,提取出强相关位置的包络偏移量,进而达到宽带测距的目的。宽带测速利用了包络对齐后的相参回波,测量目标的模糊速度,再利用距离微分解速度模糊,最终得到精确的目标速度测量。基于实际数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

14、具有较高的测距测速精度。由于所录取的数据有限,未进行目标机动和姿态变化时宽带测距测速精度的分析,这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献15通过对扩展比值插值算法的原理分析与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最大值法进行了对比,得出无论多普勒频域最大谱线较真实频率的偏移量、时域频域的信噪比以及实际采样频率高低等因素如何变化,扩展比值插值算法各方面的性能均优于最大值算法,能够有效提高雷达测距测速的精度。在双频连续波FFT比相测距的原理基础上,文献16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差频的多频连续波测距方法,文中详细推导了二次差频测距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差频体制测距雷达频点的选取准则,并给出了正确解模糊对信噪比的要求的理论公式。仿真

15、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验证了可以利用速度积分进行距离预测与平滑的方法来提高距离跟踪能力,为多频连续波测距雷达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在实际的车载应用中,为了获得全面的二维情景信息,除了距离和速度外,还应该确定物体的方位。一个实际的解决办法是使用数字波束成形(DBF)技术,现在这项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在这个方法中,多个天线单元从专有覆盖面所接收到的信号,首先分别被转换成基带信号和数字信号,然后,它们被处理成大量任意但数目有限的波束来覆盖整个可视场景18。在很多雷达应用方面可以预见,从小型车载雷达传感器到空间传播合成孔径雷达19,这项技术将提供先进的灵活性和性能。对通信应用来说

16、,多天线技术已经获得很大优势,而且在商业系统中也可以使用。这些技术常表示为MIMO或智能天线。为了获得最佳的信噪比和最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总的想法是希望以一种智能的方式融合从多天线中接收到的信号。信号融合是在转化为基带信号之后,在数字域中进行的,这为应用各种算法创造条件。此过程也可以被解释为虚拟波束图案方向性增益的增强及抑制干扰的自适应处理。在分析了MIMO和DBF这两个概念后,它们的相似之处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尤其是,两者都基于分布式天线结构,从单个天线获得的信号的基带转换和采样时,都使用相同的接收器的概念,都完全使用数字信号处理,都想通过创建虚拟阵列波束模式来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出于这些考虑,DBF雷达和MIMO通信能够完美的融入到雷达通信一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