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地理人口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586045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潭地理人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平潭地理人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平潭地理人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平潭地理人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平潭地理人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潭地理人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潭地理人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人口1. 自然地理1.1. 区位条件1.1.1. 地理位置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是福建省东部沿海一个岛区,位于北纬 25152545,东经 1193212010。平潭东临台湾海峡,西隔海坛海峡,与长乐、福清市、莆田市为邻,南近莆田市的南岛,北望白犬、马祖列岛。平潭距台湾新竹港仅 68 海里(126 公里) ,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岛区。平潭县素有“千礁岛县”之称,由以海坛岛为主的 126 个岛屿组成 702 座岩礁组成。全区陆地面积 392.92 平方公里,滩涂面积 64.65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6064 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408.74 公里。主岛海坛岛东西宽约 19 公里,南北长约 29

2、 公里,陆地面积 324.13 平方公里,为福建省第一大岛,全国第五大岛,相当于香港本岛的四倍,厦门本岛的两倍,总面积超过新加坡的一半。全区岛屿多,海岸线蜿蜒曲折,其类型有基岩侵蚀海岸、红土侵蚀海岸、沙质塘积海岸、沙泥质和混沙质塘积海岸。沿岸海域广阔,其中 010 米等深线的浅海面积 240 平方公里,1020 米等深线的沿岸水域面积 1129 平方公里,10-20 米等深线的海域面积 256.4 平方公里,4080 米等深线的近海水域面积4630 平方公里。1.1.2. 行政体制平潭在体制上将采取混合型管理模式,即实行“政区合一”(行政区+实验区)管理模式,以期实现机构精简、事权统一、运行高

3、效。其中实验区管理部门为实验区工作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而行政区管理部门仍为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及县政协四套班子。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行政级别为正厅级,为地市级单位,享有区市及部分省级经济管理权限,部分省级行政职权。平潭在行政区划上没有撤县单独成立地级市,仍属于福州市行政区域范围。但在行政管理方面,平潭已在福建省计划单列,归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管辖,不归福州市管辖。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下辖平潭县 8 个乡和 7 个镇:岚城乡、中楼乡、白青乡、南海乡、屿头乡、大练乡、东庠乡、芦洋乡、潭城镇、苏澳镇、澳前镇、北厝镇、流水镇、平原镇、敖东镇。潭城镇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交

4、通中心。2010 年 2 月更名为“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 ,实验区行政级别升格为正厅级,但基于宪法,平潭不会成为地级市单位,而是实行区县两套班子政策,未来仍属于福州市辖区。1.1.3. 生态环境(1) 气候平潭属南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区,在大气环流和浩瀚大海的作用下,形成季风明显的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霜雪罕见,日照充分。1) 气温岛区热量资源丰富。海拔 100 米以下低丘和平原,年平均气温 19 - 19.9, 海域年平均水温为 19.8。7 - 8 月份盛夏季节,月平均气温为 27.0 - 28.0,极端温度为 37.4,海域水温 25. 7 - 26.3。最冷的 2 月份,月平均

5、气温为 9.5 - 11.0,极端温度是 0.9,海域水温 11.8,且这段时间每半个多月就有“小阳春”气候出现;尤以海域水温,每年 5 月至 10 月约半年左右时间高于 20.0,低于 26.5;6 - 9 月均高于 24.0,盛夏 7 - 8 两月平均也不高于 26.5。在环岛海滨防风林带中(以海坛湾林带最为典型) ,小气候环境优良,一般日最高气温达 20 以上。2) 日照处于台湾海域“雨影”区的平潭区域,日照较为充足。太阳年平均总幅射量107.985 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时数达 1869.5 小时,日照百分率 42 。尤以 7-9 月日照时数最多,日照百分率分别为:67%, 61%,

6、 56%。3) 雨、云、雾岛区降雨日年平均达 29 天,其中梅雨季 5 - 6 月,平均降水量 420.6 毫米,占年降雨总量的 36 %。岛区云雾日年平均可达 130 天左右,其中雾日约 23 天,多集中于春季。4) 干湿环境岛区境内年蒸发量为 1954.5 毫米,而年平均降雨量为 1180.2 毫米,除 5 - 6 月份梅雨季节外,其余各月降雨量均小于蒸发量,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1%。梅雨季 5 - 6 月年平均降水量为 420.6 毫米,占年降水量 36%;7 - 9 月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多晴,盛行西南季风,仅遇台风才能形成台风雷阵雨,年平均降雨量为 320.3 毫米,占年降

7、水量的 27 %;秋、冬(l0 月至翌年 1 月)少雨季,降雨量 136.7 毫米,占年降雨量 12 %。5) 风由于平潭位于海坛海峡和台湾海峡之间,受大陆与台湾岛之间海峡上的“穿堂风”影响,因此,风速大,风向稳定,夏季盛行西南风,其余季节盛行东北风。通过对平潭气象站建站初期到 2010 年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平潭年平均风速为 5.0 米秒,风速最大的君山地区达 13.9 米秒,风能密度达 2678 瓦平方米。全区平均大于 5 米秒的年有效风速时间超过 6500 小时,占全年小时数的 76%。盛风期出现于每年 9 月至翌年 2 月。随着平潭防护林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木麻黄为代表的防护林也

8、成长得更为挺,平潭年大风日数以由70 年代以前的 107 天骤减到 2010 年的 11 天。6) 气压平潭地势平缓,除君山外,各地气压差异不大,潭城年平均气压为 1011.9 百帕。与气温相反,全年以 121 月为最高,78 月最低。年最高气压为 1033.0 百帕,年最低气压 974.9 百帕。气压的日变化一般呈二峰二谷型,日最高气压出现在上午 1011 时和夜间2223 时;日最低气压出现在 1517 时和凌晨 45 时。浅论平潭县气象气候, 林文盘,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据 19531983 年统计平潭风景旅游管理局 福建平潭大风气候特征分析 ,蔡晓禾,廖廓,闽江学院地理科学系

9、平潭县志(2) 地质1) 地层平潭位于福建省武夷戴云隆褶带东侧沿海地带,即闽东南沿海变质带,西邻闽东火山断拗带,东邻滨海断陷带,属中国东南沿海华夏古陆地质区域的一部分。在中生代以前,闽东南沿海为一隆起区,自中生代侏罗纪后的燕山运动起,发生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大规模火山岩浆喷发及岩浆岩侵入。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岩浆侵入伴随着强烈的断裂活动,至燕山运动晚期基本形成格局,确定平潭地质基础、地貌轮廓和矿藏分布。新生代第三纪的地壳运动(即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以及第四纪的世界性冰河期的影响,又导致陆海一系列的升降运动。至全新世早期,平潭岛礁仍因海侵而下降,但幅度不大。从全新世中期开始,平潭海岸转为上升

10、为主,海岸线继续外移,岛屿面积不断扩大,整个平潭岛的雏形基本完成。由于地壳不断抬升,平潭境内至今仍保留有六级海蚀阶地和三级海积阶地,前者在三十六脚湖一带尤为明显,后者则以海积平原为主。2) 岩石、沉积物第四纪全新统长乐组的海积层,在区内分布较广。海积物主要分布在海湾洼地和平原底部,海积物上部广泛覆盖着第四纪风积物。根据海坛海峡海底地质钻探揭示,海峡海底中主要沉积第四纪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松散地层。其中主要为粘土、粘土质细砂、粘土质砂砾层、中粗砂、含砾粘土、粉砂质粘土等。第四纪沉积层厚度一般在 2540 米,最大达 60 米左右,面积 156.7 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 50.06%。岛区地层,除第四

11、纪全新统长乐组海积层外,构成平潭岛基底的岩石类型,主要是中生代侵入岩和火山岩。即以花岗岩和闪长岩为主的燕山早期与晚期的侵入岩和以英安岩、流纹岩、英安质晶屑凝灰熔岩等为主的石帽山群的侏罗纪小溪组、南园组火山岩。其中分布最广的是燕山期侵入岩。燕山早期侵入岩主要是分布于海坛岛北部、西北部的白青、平原、苏澳等乡镇的花岗岩和中部潭城镇附近的闪长岩。燕山晚期侵入岩主要是分布在流水半岛(除王爷山外)的花岗闪长岩、潭东地区的花岗岩和北厝、敖东一带的花岗闪长岩。白垩纪的火山岩分布在东北部的君山、杨梅山和龙兴岭;流水半岛王爷山主要是石帽山群的熔结凝灰岩、夹粉砂岩和安山岩。侏罗纪火山岩是小溪组的英安岩和英安质熔结凝

12、灰岩,分布在娘宫半岛的南部。3) 构造平潭地质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属华夏构造体系。在区域构造上,平潭位于武夷戴云复式隆折带东侧的闽东南沿海变质带,东与台湾海峡沉降带相邻。通过卫星遥感信息处理,认为平潭地质构造背景,属于平潭东山逆冲推覆构造带,其基底由前泥盆纪变质岩和印支燕山早期构造层组成,受燕山早期至晚期大规模构造岩浆活动的改造,形成以燕山晚期为主的火山构造和断裂构造格局,成为比较完整的以花岗岩为主体的构造块体。根据福建省卫星影像地震构造显示,平潭处于福建省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带北北东北东向的长乐诏安带的东北端。长乐诏安断裂带的主断裂形迹大致沿闽江口长乐福清、惠安、泉州、厦门至漳浦、诏安一线出露

13、,总长度大于 350 公里,宽度约 40 公里,总体走向为北北东向。该断裂形成于燕山期,明显控制燕山期花岗岩侵入和火山喷发活动。长乐诏安带的东侧两条活动断裂穿过海坛岛域内:第一条为平潭县东南东山县兄弟屿断裂线,位于离大陆 30公里,水深 4050 米等深线附近的海域,断裂线状界面清晰。第二条为平潭县平原乡东山县澳角断裂线,切过海湾,是沿海丘陵岛屿链带和平原台地区的界域。平潭北部海域诸岛,又受福建北西向活动的断裂带南平福州断裂控制,呈条带状排列。除上述的构造线外,其中规模相对较大的区域性断裂有平原高山断裂及平潭岛东侧的滨海断裂。这些次级断裂均发育在燕山期火山熔岩和花岗岩中,并以近乎平行的方式展布

14、。平原高山断裂出露于平潭岛北部平原,经过海坛海峡至福清高山一带,断裂成群出现,地表可见长度 510 公里,总长达 36 公里以上。在平原附近可见两条呈北东 40 度走向断层平行出露,中间被第四纪覆盖,倾向北西,倾角6080 度。该断裂自燕山晚期形成后,还多次发生活动,但在晚更新世时期基本停止活动而进入侵蚀风化作用时期。平潭东侧滨海断裂大致沿福建滨海 50 米等深线分布,总体走向北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较陡,由数条呈雁列式排列的压扭性断裂组成,总长度大于 400 公里,宽度约 12 公里。断裂形成于燕山晚期,在喜山期仍有明显活动,至第四纪断裂活动有所减弱。该断裂中南地段,曾多次发生中强地震,说明

15、该断裂是福建沿海最主要的地震断裂。通过对断裂活动产物形成年代鉴定,平潭断裂活动年代以第四纪中更新晚期为主,即大约在距今 1227 万年间有过明显活动,至全新世(1.0 万年)趋于稳定。(3) 地貌1) 地势平潭地形属木兰溪与龙江丘陵台地平原岛屿区。侏罗纪后期的燕山运动,大规模的岩浆喷发和岩浆侵入伴随着强烈的断裂运动,明显地控制着县域地貌和海岸带的发育。在各种内外营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岛礁、港湾、丘陵与平原相间排列等多种类型地貌,丘陵、海积平原分别占全区陆地总面积的 51.45%和42.7%。而海岸带地貌的发育明显受北北东北东走向的断裂控制,港湾众多,海岸曲折,港湾、半岛、岛屿的形态多具规则的定

16、向排列特征。东海岸多港湾、暗礁;西海岸多泥沙、海涂。主岛海坛岛陆地面积 267.13 平方公里,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其北部呈现南北走向的三条的丘陵带,并间以松散的堆积平原。全区最高峰君山,海拔434.6 米,并列有 200 米以上丘陵 7 座和芦洋埔、至凤洋等平原。芦洋埔为县内最大的沙积平原,面积 30.23 平方公里。君山东有王爷山(196.3 米)、大澳埔;西有龙头山(181.1 米)和上攀洋、酒店洋。据地质考察,王爷山和龙头山原为岛屿,约在 34 万年前,王爷山与海坛岛相连;约在 6000 年前,龙头山和芦洋埔平原连接。海坛岛中部多海滨平原,由风海堆积物发育形成,有燕下埔、龙凤头埔、七里埔等。海坛岛南部多低丘。海拔在 100250 米之间的低丘有 13 座,为东北西南走向和东西走向,间有远中洋埔和苍霞洋、东昆洋等海积平原。较高的山丘牛寨山海拔 234.6 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