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05736087 上传时间:2019-10-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区市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 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

2、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座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 南贵4个行政村 , 11个自然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宕延展)到山脚,鳞次栉比,气势磅礴。白水河迢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给苗寨凭添几多(风致景致)。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 在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特别令人心驰神往的是,这里有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传承承栽)

3、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这是 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文化名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 。 1文中加点字的拄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麓(l) 座落 B礴(b) 山清水秀 C迢(tio) 凭添 D旖(q) 心驰神往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延展 风致 承载 B延宕 景致 承载 C延宕 风致 传承 D延展 景致 传承3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B C 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高压之下,“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置中央的令行禁止于不顾,我行我素,恣意妄为,不知止,不收手。 B北京对“大城

4、市病”进行全面体检,开出深度调理药方,从改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出行结构等入手,对污染排放釜底抽薪。 C.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亦步亦趋,目前已经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 D.如今,中医药发展似乎走入窘境。明日,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中医药是登堂入室还是黯然离去,值得中医药同仁认真思考。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必须讲规则。只有让各类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公平竞争,才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活”起来。 B王源参加的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青年论坛,是联合国规模、规格最高的青年参与的活动,每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

5、 C在境外过年已逐渐成为新潮流,根据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已达615万。 D2016年我省东部城市人口增幅显著,青岛市位列增幅第二位,其中二孩及以上同比增幅143%,接近一孩增幅的三倍还多。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七弦妙制有洞天 有宋一代,琴学大兴,甚至引起封建帝王的浓厚兴趣。宋徽宗本人乃操缦名手,对传世名琴更是汲汲以求。当时朝野上下,无不以能琴为荣,一部迎合最高统治者审美趣味的洞天清录也便应时而生。 洞天清录的作者赵希鹄,生平事履未详。据明代张萱跋万历刊本洞天清录,言其为“宋宗室子”,自幼受高尚生活元素之熏染,便将其多年

6、来对各类古董珍玩的鉴赏心得与审美经验著成此书,“以贻清修好古尘外之客,名曰洞天清录”,列于其首的便是,“古琴辨”35条。与中国传统琴学论著偏重于琴曲解题、琴人传略、演奏技法、审美意趣不同,洞天清录“古琴辨”部分主要是对古琴材质、斫制方法、形制样式进行品鉴的经验总结,“其援引考证,类皆确凿,固赏鉴家之指南也”(四库全书总目)。 唐宋时期,古琴制作工艺取得长足进展。从朱长文所言“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琴史尽美)不难看出,古琴选材与斫制(良质、善斫)已然超越演奏技法(妙指)和审美意趣(正心),被提到首要地位。无怪赵希鹄感喟,“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得古材者,命良工旋制

7、之,斯可矣”(洞天清录取古材造琴)。古人在斫琴的实践中发现桐木是制作古琴面板的良材。正如赵希鹄所言,“桐木年久,木液去尽,紫色透里,全无白色,更加细密,万金良材”;“宜择紧实而纹理条条如丝线细密、条达而不邪曲者,此十分良材”。而梓木纹理坚实细密,可以让琴音在槽腹内回旋,取得余音绕梁的共鸣效果,适合用作琴的底板,“今人多择面不择底,纵依法制之,琴亦不清,盖面以取声,底以匿声,底木不坚,声必散逸,法当取五七百年旧梓木”(洞天清录择琴底)。对于底面也采用桐木的“纯阳琴”,赵希鹄指出“古无此制,近世为之”,虽然音色古朴浑厚,但共鸣效果不佳,“必不能达远”,非为佳构。古琴取材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梧桐,以山石

8、中生长的为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梧桐还象征着高洁美好的品格,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卷阿):或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正是梧桐这种独特的文化品质,才使其成为琴材的终极之选。 用阴阳理论解释琴材的选择,大约始于北宋琴书,“凡制琴,以桐木为阳,楸木为阴”,阴材、阳材分别指琴底和琴面。古琴面料所用桐木按生长方向分为阴材、阳材,首见于洞天清录:“盖桐木面阳日照者为阳,不面日者为阴。”为此,赵希鹄还提供了两种验证方法:一是以水试沉浮,二是在晴天和雨天、清晨和傍晚抚琴以辨别音色。对于后者,赵希鹄还颇为自

9、得,认为“古今琴士所未尝言”(洞天清录古琴阴阳材)。将音乐声学的实践经验纳入阴阳体系加以阐释,在当时并不鲜见,我们只要略一翻检同时代的梦溪笔谈之类的科技典籍便可见其端倪。由于日照条件等不同,桐木材质也会存在差异,在音色上存在细微差别,当然是可能的。但居然能随着旦暮、阴晴等环境变化而发生条件反射,甚至“此乃灵物与造化同机,非他物比也”,未免耸人听闻。 在制作工艺与藏品选择上,赵希鹄提出“制琴不当用俗工”“择琴不必泥名”“制琴不必求奇”等原则,对雷氏琴(唐代名琴)、百衲琴等当时推重的“概念琴”颇不以为意,“弹之则与寻常低下琴无异,此何益哉”,主张“依法留心斫之,雷张未必过也,惟求其是而已矣”,对如

10、今泥沙俱下,甚至存在以收藏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收藏品市场而言,倒不失为一针见血的确论。 (选自2017年1月光明日报,作者黄敏学,有删改)6关于洞天清录及其内容,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琴学大兴,封建帝王兴趣盎然,朝野上下,无不以制琴为荣。为了迎合最高统治者,洞天清录便产生了。 B洞天清录的作者是赵希鹄,这是一本古琴赏鉴指南书,全书主要介绍古琴材质、斫制方法、形制样式的品鉴经验。 C古琴选材与斫制已经超越演奏技法和审美意趣,被提到首要地位。所以,洞天清录的作者认为古琴演奏技法和审美意趣已不重要了。 D古琴制作,应当用紧实而纹理顺直的老桐木为面板,用纹理坚实细密的梓木为底板,这样不但音色

11、古朴浑厚,而且能产生更好的共鸣效果。7关于本文论述的阴阳理论与实践,下列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赵希鹄看来,近世以来出现的面板与底板均采用桐木的“纯阳琴”,制作工艺不佳,导致古琴整体制作水平有所下降。 B.所谓阴材、阳材,既可分别指古琴的底板与面板,又可分别指“不面日”和“面阳日照”的桐木,这种说法首见于洞天清录。 C宋代常用阴阳理论来阐释音乐声学的实践经验,赵希鹄甚至认为,可在旦暮、阴晴等环境变化下弹奏桐木制作的古琴来辨别音色。 D对于洞天清录中桐木因日照条件不同而导致阴材、阳材不同及所制古琴音色不同的观点,本文作者认为是耸人听闻的。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二

12、、三段关于洞天清录的引文,除了用来说明古琴制作相关问题之外,还介绍了“洞天清录的作者、成书目的及影响。 B本文围绕洞天清录-书来写,先从成书背景引出,再总体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文章主体部分是对阴阳理论的详细阐释。 C“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句中的“梧桐”意象所包含的文化品质,是梧桐成为琴材终极之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D赵希鹄认为,古琴制作应选择良材,使用良工,依法制作,选择古琴则不必在意所谓“名琴”。本文作者也赞成他的观点。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小题。 吴育,字春卿,建安人也。累官光禄卿,以礼部侍郎致仕。育少奇颖博学,举进士,试礼部第一,中甲

13、科。除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县。 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居数月,改参知政事。山东盗起,帝遣中使按视,还奏:“盗不足虑。兖州杜衍、郓州富弼,山东人尊爱之,此可忧也。”帝欲徙二人于淮南,育曰:“盗诚无足虑者,小人乘时以倾大臣,祸几不可御矣。”事递寝。向绶知永静军,为不法,疑通判江中立发其阴事,因构狱以危法中之,中立自经死。绶宰相子,大臣有营助,欲傅轻法。育曰:“不杀绶,无以示天下。”卒减死一等,流南方。 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上前左右皆失色育论辨不已乃请曰臣所辨者职也顾力不胜愿罢臣职帝语大巨曰:“吴育刚正可用,第嫉恶太过耳。”一日,侍读禁中,帝因语及“臣下

14、毁誉,多出爱憎,卿所当慎也”。育曰:“知而形之言,不若察而行之事。圣主之行,如日月之明。进一人,使人皆知其善,出一人,使人皆晓其恶,则阴邪不能构害,公正可以自立,百王之要道也。”帝数欲大用,为谏官刘元瑜诬奏育在河南尝贷民出息钱。久之,除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 夏人既称臣,而并边种落数侵耕为患。庞籍守并州,欲筑堡备之,育谓:“要契未明而亟城,则羌人必争,争而受患者必麟府也。”既而夏人果犯河外,陷骁将郭恩,而太原将佐皆得罪去。 育性明果,所至作条教,简疏易行而不可犯。遏事不妄发,发即人不能挠。辩论明白,使人听之不疑。初尹开封,范仲淹在政府,因事与仲淹忤。既而仲淹安抚河东,有奏请,多为任事者所沮,育取可行者固行之。 晚年在西台,与宋庠相唱酬,追裴、白遗事至数百篇。体素羸,少时力学,得心疾,后得古方,和丹砂饵之,大醉,一夕而愈。后数发,每发数十日乃已。已而卒,年五十五。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节选自宋史列传五十,有删改)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事遂寝 寝:平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