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65277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重点(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复习重点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名称一、语言教学中有关语言的几个基本概念1、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这是按人们获得语言的先后顺序来区分的两个概念。2、母语和外语 这是按国家的界限来划分的。3、本族语和非本族语这是按言语社团,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来分的。4、目的语 这是指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二、学科名称的讨论1、对外汉语教学 2、汉语教学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 4、应用语言学5、外语教学法 6、外语教育学 7、第二语言教学三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的提出(P7 、8)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和学科体系一、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

2、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原理、教育过程和教育方法,并用来指导教育实践,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对外汉语教学。 内部因素:学习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和教师,包括学习者心理、生理策略等个体因素和教师的基本素质。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客体所教的目的语,即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学习与教学活动的本身包括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评估四大环节的理论与实践。 外部因素:首先是一些基础学科,其次是语言环境,包括社会语言环境和教学语言环境,及其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影响,还包括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资源、条件对教学实践所产生的影响。二

3、、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体系1、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各种语言教育体系模式(P10 )2、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理论基础。七个基础学科: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社会学、横断学科、哲学。 第二层次:学科理论属于本学科范围内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基础理论:对外汉语语言学、汉语习得理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学科研究方法学。应用研究:总体设计研究、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评估、教学管理、师资培训研究(P18) 第三层次:教育实践。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一、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1、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外语教

4、学。2、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P21 )2、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中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基础阶段为重点、以语言对比为基础,找出难点、重点,进行分析和纠错。、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集中、强化的教学,课程集中、课时密集、内容多、速度快,班级规模小。二、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1、对外汉语教育是专门的学科 2、对外汉语教育是综合的学科 3、对外汉语教育是应用的学科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定位与争论一、 “小儿科”论(P27) 二、 “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学科 ”论(P28 )三、 “应用语言学学科”论(P31、32) 四、学科定位语言教育学科(P34)第二章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的

5、发展与现状第一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回顾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开始于 1950 年,以 1978 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一 、 “开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时期1、初创阶段 1950 年成立的清华大学“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拉开对外汉语教育的帷幕。1958 年出版我国第一套对外汉语教 汉语教科书 2、巩固阶段 1962 年成立“外国留学生高等预备学校”是第一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主的高校,北京语言大学的前身。3、恢复阶段二 、 “确立对外汉语教育学科”时期(P44)1、构建学科理论框架阶段(80 年代) 2、深化学科理论研究阶段( 90 年代)第二节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现状一 、国家和民族事业

6、二 、学科地位 1979 年正式出版的季刊语言教育与研究是我国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的专业刊物。1987 创办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要对象的普及型刊物 学汉语 。三 、学科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 四、 学科理论体系 五 、教师队伍建设第三节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P56 )一 、新世纪语言教育的重要性1、语言教育的重要作用 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二、 世界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P58)1、对外汉语教学与世界汉语教学的关系 2、世界汉语教学的现状与特点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一)一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1、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这是语言的

7、本质特征。2、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33、语言有生成性。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5、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可以分为技术思维、形象思维和概念思维。6、语言产生于特定的社团并体现该社团的文化7、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只有人类才具备学习和运用语言的特殊生理基础二 、语言学的发展与第二语言教学语言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出现了四个主要思潮代表了语言学发展的四个阶段:1、历史比较语言学(P72 ) 最初是英国学者琼斯于 1786 年揭开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序幕。 历史比较语言学奠基人为:丹麦语言学家拉斯克、德国语言学家格里姆和葆朴。 19 世纪中期德国学者施来赫尔提出了语言的“谱系树”理论,并画出了印欧系谱

8、系树形图。 德国学者洪堡特被成为普通语言学的奠基人。2、结构主义语言学(P73 ) 索绪尔被公认为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3、转换生成语法(P74 ) 1957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乔姆斯基的 句法结构出版。标志转换生成语法学派诞生。4、功能主义语言学(P75 ) 60 年代末、 70 年代功能主义语言学兴起,标志语言研究重点由语言形式转向语言功能。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韩礼德、法国的马丁内等,中心在欧洲。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二)一 、功能主义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1、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P77 ) 乔姆斯基在 60 年代提出“ 语言能力”的概念,并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社会语言

9、学家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即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包括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现实性。2、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P78 ) 语言形式:通常指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的结构体系,也称语言结构。 语言功能:指语言发挥的作用,用语言做事,或者说用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韩礼德认为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七种功能:工具功能、控制功能、交往功能、表达个体的功能、启发功能、想象功能、信息功能。 韩礼德把成人的语言功能归纳为三种:观念功能、交际功能、话语功能。3、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P79 ) 话语:是在交际过程中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是由结构

10、衔接、语义连贯、排列符合逻辑来表达某个主题的连续的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话语分析”也称“语篇分析”是对话语的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美国学者哈里斯于最早提出这一术语。4、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英国哲学家奥斯汀提出“言语行为”理论,出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认为人们所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对“会话含义”的研究实际上是对会话中说话者言外之意的研究。二 、汉语的特点与对外汉语教学1、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有利因素 语法方面:汉语最大的特点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名词不变格,动词不用按人称、

11、性、数、格、时、4态来变位。只需要改变词序,无需添加任何附加成分,形式结构简明。 语音方面:汉语只有 400 多个音节,加上 4 声的区别,一共也只有 1300 多个音节,而且汉语声、韵、调的音节组成,声调变化都有较严格的规律。 词汇方面:词汇结构以词根复合法为主,由大多数能独立成词的单音节语素结合而成,词义与语素义有关。汉语构词法灵活。词、短语、句子构造规则基本一致。2、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难点 语法方面:汉语重“意”而不重“形”,以意合为主,隐形语法关系丰富,表意灵活。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词类具有多功能性;双音节化的倾向影响到语法形式;句法结构中松散的主谓结构和大量的述补

12、结构,还有像“把”字句、 “被”字句等特殊句式。 语音方面:最大难点在于声调。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还有几组送气与不送气的辅音区别。 词汇方面: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还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大量的固定四字成语,古语词。 汉字:汉字是学习汉语最大的困难所在。难认、难记、难写。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一、 教育的作用与教育的目的 广义的教育:指一切能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增强人们的体质和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活动。 狭义的教育:即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者的身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影响和培养的活动。1、教育的作用对社会来说,在于传授前人所总结出来的知识、技能和为

13、一定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意识、道德规范、使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对个人来说,在于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健全人的个性,使人类自身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得以满足。2、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而科学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为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所需要的人才。二、 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1、教学和教学论 教学: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授与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并使学生身心获得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对教学活动规律的研究称为教学论2、教学过程的本质特征(P90 ) 3、教学过程的模式 传授式(迄今影响最大) 、活动式、发现式、发展式。

14、 A、应当提倡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不同教学模式适应不同的教育阶段。不同课程也应有不同的模式。B、要强调辩证法,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要吸取各派之长,克服其局限性。4、教学原则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识传授与智能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与理论知识为主导相结合的原则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统一的培养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三、 教学内容与教学法1、教学内容与课程论 教学内容通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材等形式体现,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 影响最大的课程论:学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2、 教学方法(P98) 教

15、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启发式、多种教学法结合。5 主要教学方法: A 以语言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B 以观察为主的教学方法C 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D 以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和文化学基础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一 、语言的生理心里基础1、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P102)2、言语活动在大脑皮层上的机能定位(P103) 大脑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空间等跟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 左半球则主管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3、 大脑功能侧化与语言学习“关键期”假说 在生命早期,大脑两半球都有语言学习的潜在能力。从 2 岁到青春期(12 岁左右)之前,是大脑语言能力

16、向左侧化时期。青春期开始,侧化完成,右半球就失去了发展语言的能力。 伦尼伯格提出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所谓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就是指在青春期(12 岁左右)以前,由于大脑语言功能侧化尚未完成,左脑和右脑都能参与语言习得的这段时期,这是习得母语的最佳时期。二 、记忆与第二语言学习1、记忆的类型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保存和提取,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等; 按保持的状态和时间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2、第二语言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3、遗忘的规律与加强记忆 心理学对遗忘产生的理论解释:衰退说和干扰说。 影响遗忘的因素及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从识记的时间来看,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