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歌鉴赏之修订稿咱的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65269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9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诗歌鉴赏之修订稿咱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语文诗歌鉴赏之修订稿咱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语文诗歌鉴赏之修订稿咱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语文诗歌鉴赏之修订稿咱的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语文诗歌鉴赏之修订稿咱的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诗歌鉴赏之修订稿咱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诗歌鉴赏之修订稿咱的(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歌赏析之一:观沧海【原诗回顾】东 临 /碣 石,以 观 /沧 海。 翻译:有幸登上碣石山,我要饱览 大海的壮观。赏析: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以及 观察的对象。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水 何 /澹 澹,山 岛 /竦 峙。 翻译:海面浩淼,水波澹澹突兀 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赏析:“水何澹澹,山 岛竦峙。 ”这两句是在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观,是全景。海水荡漾,是 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 木 /丛 生,百 草 /丰 茂。 翻译:山上树木葱茏,花草茂盛。秋 风 /萧 瑟,洪 波 /涌 起。 翻译:秋风吹来,树木飒飒作响,大海上掀起汹涌的波涛。赏析

2、:草木是静态,洪波是动态 ,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四句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和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动态。是近景,是局部,是具体描写。日 月 /之 行,若 出 /其 中。 翻译:日月昼夜不停运转,都是大海吐 纳的小小弹丸,星 汉 /灿 烂,若 出 /其 里。 翻译:星光璀璨也都出生于大海广阔的胸间。赏析:这四句是虚拟的,是诗人借助丰富的想象表 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更是诗 人宽广胸怀的真实写照。幸 甚 /至 哉!歌 以 /咏 志。翻译:庆幸得很哪,让我们用歌唱来抒 发宏伟的心愿。【文学常识】曹操: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其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气魄宏大。尤以四言乐府立意刚劲

3、,语言质朴。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代表。本诗选自乐府诗集 ,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属古乐府。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时所作。我们还学过他的诗文龟虽寿 。 【主题思想】这首诗借景抒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中考链接】1、“澹澹”是形容 的样子,“竦峙”是写 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 的感受。2、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 句是实写,后 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 , ”;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 。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 。

4、3、这首诗的主旨是 4、对观沧海全诗简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四言乐府诗,是曹操征乌桓时所作。B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观沧海后的深切感受。C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在写景的十句诗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诗人将眼前景物与奇特的想像融合在一起,勾勒了大海的壮丽景象。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豪迈气概,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诗歌赏析之二:次北固山下【原诗回顾】客 路 /青 山/ 外,行 舟/ 绿 水 /前。翻译: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赏析:开篇点题,暗含旅途奔波之意。与尾联“ 归雁”相照应。潮 平 /两 岸 /

5、阔,风 正/ 一 帆 /悬。翻译: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赏析:“阔”写出了涨潮时长江的气势,水面变得辽阔了。 “悬”反映了一帆风顺,行船平稳。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表现出诗人胸襟的开阔和心情的舒坦。海 日 /生 /残 夜,江 春 /入 /旧 年。翻译: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 日从海上升起, 驱尽大地的黑暗.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 现春意盎然。赏析:“生”“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 时序交替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 时的哲理,抒写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乡 书 /何 处 /达

6、,归 雁 /洛 阳 /边。翻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赏析: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文学常识】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 ,作者王湾,洛阳人,唐代诗人。【思想内容】写作者停泊在北固山下所见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中考链接】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 “客路”后写“行舟” ,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

7、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2.赏析这首诗的颈联。_。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_。 4.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蕴含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5.诗歌的第四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诗歌鉴赏之三:钱塘湖春行【原诗回顾】孤 山 /寺 北 /贾 亭 西,水 面 /

8、初 平 /云 脚 低。 翻译: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 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波澜连 成一片赏析: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 贾亭是见到的山光水色。 “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 “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 廓。脚下平静的水面与天上低垂的云幕构成了一副宁静的水墨西湖图。几 处 /早 莺 /争 暖 树,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翻译: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 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赏析:“几处”“谁家” 和“ 早”“新 ”相互生发,引起人们乍见的喜悦。用“早”来形容黄莺,体 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

9、爱。一个 “争”字, 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 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 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乱 花 /渐 欲 /迷 人 眼,浅 草 /才 能 /没 马 蹄。 翻译: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赏析:“渐欲”“才能” 极有分寸,把握的恰到好处。与尾联“ 白沙堤”联系紧密, 诗人用“没马蹄”形容嫩绿的浅草,非常贴切。从这一联里,透露出另一消息:“这里很快就会姹紫嫣红开遍”。这联 和上联是此诗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这更是一联极富情感色彩与生

10、命活力的景物描写,充分显示了白居易对描写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准确把握其特征的能力。最 爱 /湖 东 /行 不 足,绿 杨 /阴 里 /白 沙 堤。翻译: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 览不够,尤其是 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赏析:紧承上联,以白沙堤归结 ,点明 环境,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是因 为看不足, 说明诗人流连忘返。【文学常识】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诗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表达平易浅近,贴切流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 琵琶行等名篇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主题思想】这

11、首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无限的喜悦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中考链接】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景色,诗中哪些字是紧扣“早”字来写的?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试着从某一个角度对本诗写作上的特点作一点分析。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除了描绘出 的景象之外,还间接地记述了诗人 的情景。5下列对钱塘湖春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用准确而极富表现力的词句,恰到好处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美景,抒发了诗人喜悦的心情。B. 莺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使者,它们富于季节的敏感,成为春天的象征。诗人善于选取典型景物,在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

12、春的活力。C. 诗人很讲究炼字,在颈联中巧用“乱” “迷” “没”等字,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西湖暮春的盛景。D. 全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从点到面,又由面回到点,章法变化,条理井然。6诗歌第二联中“几处” 、 “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 、 “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_。诗歌鉴赏之四:天净沙【原诗回顾】枯 藤 /老 树 /昏 鸦,小 桥 /流 水 /人 家,翻译: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 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赏析:头两句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昏,点出时间

13、已是傍晚。诗人选择了“枯藤”“老树”“昏鸦” 这三个各自独立的意象,把它们糅合在一起,着力渲染,突出它们的“ 枯”“老”和“昏”,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小 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以乐写哀,和萧索荒凉的上下两句形成对比,反衬了作者孤独、寂寞、愁苦和思乡之情。12 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 道 /西 风 /瘦 马。翻译: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 风古道上慢慢移步。赏析: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 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 层荒凉感。夕 阳 /西下,断 肠 人 /在 /天 涯。翻译:夕阳的余晖已经昏暗西下, 羁旅在外漂泊的人浪迹天涯,思念

14、到肠断。赏析:。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 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作者直抒胸臆,强烈的表达了作者悲凉孤独愁苦和思 乡之情。【文学常识】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他的天净沙秋思 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 。【主题思想】通过对秋天黄昏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深秋傍晚的荒凉气氛,表达了作者孤独、寂寞、悲凉的情思,抒发了一个长期飘零异地的游子的思乡之情。【中考链接】1 “天净沙”是_, “秋思”是_, 天净沙秋思被誉为_。2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_、_、_,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_”,与“天涯”相呼应的是:“_ _”,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