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563263 上传时间:2017-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军历史中的几个重要片段半壁江山“圣库”银位极人臣却以天下苍生为念的曾国藩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适曾国藩丁母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团练。遂招募湘民号湘勇,任用儒生为将领,朝夕训练。到 1854 年初时 ,湘军练成水陆师 1.7 万余人。这段时间内安庆于 1853 年 2 月 24 日被太平军占领。同年 3 月 20 日,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都城天京。自此安庆成为天京的西大门。1859 年到 1861 年,湘军围攻太平天国重镇安庆,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为保卫安庆,率军多次救援,进行了两年之久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咸丰十一年,围城二年的湘军终于靠在安庆马

2、山城墙下掘地道、埋火药,炸开安庆城墙十几丈,攻克太平军拱卫天京的军事重镇安庆。城将破之时,攻城主将曾国荃(曾九)下令任何府都可以进,惟独英王府不能进,违者杀头。后果然在内抄到相当多的珍宝。据说曾国荃将英王府的财宝分了部分给自己的吉字营作军饷,其余运回荷叶塘,开始起大屋,买贵重东西。从那时起曾九就比老大家富。那时不光全湘乡在说、全湖南都在说,人参都让曾家买光了。据说事后曾国藩很是责怪了老九一番,桀骜不训的曾九气哼哼地去了。同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军械所,仿制洋枪洋炮,这是中国近现代最早的工业和军工制造,也算“洋务运动”的序幕开始。安庆城破后,太平军抵抗也有,投降也不少,湘将领李臣典出了个杀降的馊主意

3、,让曾九安排万余太平军,每一百人一批进一大屋“领路费”遣散,实进屋绑上拉出后门砍头,一日一夜砍了万余人头。当时停泊长江江心下锚的二艘英国船只,行到都为尸首所阻。杀劫只是打下天京的预演。到三年后后来果然打下天京,太平天国卷江南半壁江山的财宝都“无影无踪”了。 1864 年的七月(凡汉字历皆农历)底克服安庆,八月初一曾国藩收到捷报。而后再收到咸丰帝于七月十六崩殂热河的急报。国家一时事事皆大。可怜的大行皇帝一生,一即位即遇上是年太平天国造反,好不容易攻下安庆,却无福得见克服天京即告驾崩,一生的十一年皇帝当得焦头烂额,真不容易。其后湘军围攻天京,但欠饷已久,军心浮动,均出工不出力。但毕竟湘军没有国家财

4、政的支持,只是由地方出资的练勇,军资有一搭没一搭。虽然据左宗棠说,他在湖南任巡抚幕僚时,为湘军解款 300 余万两,而且湖北巡抚胡林翼也多次解款相助,但十数万将士前线用兵十余年,这点钱能顶多久?所以湘军军纪相对较差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虽然曾九一再许诺鼓动打下天京美女金钱无数,但毕竟那是远期空头支票,目下却是要卖死力,就算是他的吉字营也鼓不起劲,天京之围渐渐松弛下来。本包得跟个铁桶也似的围城,太平军小股居然可以有隙渗入渗出小批量搬运城内急需的物资。此时李泰国代大清向西洋买舰队不成,分二批退回 50 万两白银,第一批退回已入户部库,第二批 21 万恰到上海关。时任两江总督的曾国藩立即截下这笔钱,解来

5、发放饷银,吉字营人心才稍稳定,天京重新被包得跟铁桶也似。曾国藩想弟弟独成大功,一直不放外围觊觎已久的各部兵马入内围。担任攻城主官的曾九也想抢得头功,分派鲍超的精兵霆字营去分守六门,这样克服天京的大功就无人可抢了。这里有一组数据可以对比湘军的悍勇:攻天京城的军力只得 5 万人左右(不包括外围参与围困的军队,总兵力约 20 万上下),而此时守天京的太平军力有十万,加上城中百姓青壮参与守城的约有二十万人,破城时除去分守六门的霆字营人马,真正参与一线攻的只有区区三两万人,但就是这区区三两万人,硬是攻进了天京。攻击还是曾九攻破安庆的老招,在太平门下掘地道,放炸药,一声炮响后吉字营人马狂暴般卷入城内通观整

6、个湘军与太平军战史记载,湘军最多时总兵力也只得 20 万,多数时候是以少敌多,当时太平军总兵力在百万上下,湘军与之对峙的只是十来万人。可以说,湘军是在“以一敌五”的基本数上,打赢了这场持续十来年的以少敌多持久战。 破城之后的情景,有曾国藩奏折句为证:“十余万贼无一降者,至聚众自焚而不悔,实为古今罕见之巨寇”等语。南京大屠杀。三日三夜火光不绝。湘军高层赵烈文记载:妇女四十以下一人俱无。其中湘军李臣典之死可为注解,李服春药,没日没夜享受天京城内的美女,而至精尽人亡。可见得权了就腐败,不只是当上了天王的洪秀全和今天的官员们。谭嗣同在天京陷落 30 年后到南京走访后的记载:顷来金陵,见满地荒寒现象。本

7、地人言:发匪(指太平军,按清方称谓)据城时,并未焚杀,百姓安堵如故。终以为彼叛匪也,故日盼官军之至,不料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悉入于湘军,而金陵永穷矣。至今父老言之,犹深愤恨。”城破之后,天平天国重要的“圣库银”朝庭没见着一两,全被湘军一抢而空。(圣库是太平天国重要的经济制度,也是强迫性地制度,即人民不得拥有五两以上的财产,此数上全部充入圣库,违者死罪。圣库名义上为全民所有,人民需用悉从中开支,实为少数天父天兄私用,多象我们那个产权不明的全民公有?)涤帅曾国藩也没法清查了。只好对上奏报二事:一是就地处决李秀成洪仁达,二是金陵城内并无金银。据说曾国藩曾删改李秀成供状,将内

8、里“天京城有圣库一座,系天王的私藏,另王长兄次兄各有宝库一座,传里面有稀世珍宝,但我未见过。”通通删去。后曾九建议而就地处决李、洪二人,以灭口,以上辩解天京城内财宝被发逆焚烧而空,并焚了天王宫残余(大部为太平军最后抵抗自焚而毁)。当时鄂省官员有奏本称:自城破之日起,金陵到武昌到岳阳入洞庭三湘达于湘、资、沅、澧四水的船队,船头接船尾,首尾三千里不断线,皆是湘军打下天京后在向湖南搬运财物妇女这笔钱,后来造就了湖湘兴学,人才倍出,并因湘军的成功而开一时之风气。当时清庭国库穷得只几百万银,入不敷出,也眼巴巴指望着打下天京的这笔“圣库”银救急呢,没曾想打下天京后居然报上来银子全无的消息,两宫皇太后慈安、

9、慈禧(包括短命儿皇帝后来被称之为“同治中兴”的同治)和朝庭大员一时瞠目无语国家内乱初定,湘军骄悍尾大难掉,若果曾涤生有意,北向问政甚至颠覆天下的可能也不是没有;而放眼此时天下,能对付湘军的势力还真找不出。只好吃个哑巴亏忍忍算了。后来派出马新贻取代曾国潘任两江总督,本是想弹压湘军气焰,不曾想弄出了个背后一定有湘军势力高级策划的刺马案,两江四省的军政不得不重归湘军序列。再而后老佛爷总算找到机会扮演了回“明君”,借平反“小白菜”案,一举裁撤了 100 多名因军功而在江浙任大员的湘军将领。老佛爷难得当了回清官包公,目的主要不是为民作主,而是清算打击涉此案的湘军序列,总算小小地清算了把旧账。要说湘军没有

10、搬运太平天国搜刮的江南半壁财产,是任谁都不信的。比如 100 多年后,身为湘人的我在云南昆明一个叫朱丹的文物收藏家的家中,亲眼见到了他花了数万元从湘乡曾氏后人手里买来的一对明代圈椅,一个书画案几。这几件古家俱材料用的是历 400 百年仍木有香味的黄花藜,细细的枋条,简约明快的线条造型,我 80 公斤体重坐上那纤巧的书画案几全力摇晃全无动静,这是 400 年了的东西啊,不得不叹服明式家俱的用材考究、做工精良。这几件家当据朱丹说是曾氏从南京的王府里搬回家乡的,太平天国的王府可见也是从满清的王府里抄来的,满清王府的明式古家俱,当然是从明王府里抄来的。攻天京血战长江的场景曾左失和劝进疑 平定太平天国后

11、,有“天下提镇无不出于曾帅”之说,湘军一时权势达到了鼎盛。如王闿运湘军志所说“湘军则南止交趾;北及承德;东循潮、汀,及渡海开台湾;西极天山、玉门、大理、永昌,遂度乌孙水;属长江五千里,击柝闻于海。自书契以来,湖南兵威之盛未有过此者。”那时各省总督共八缺,湖南人占了五个,另有三个巡抚刘蓉、曾国荃、郭嵩焘,也都是湖南人(尚未计打下天京前病逝任上的湖产巡抚胡林翼以及由他手治的楚勇,也未计出于湘军系列的李鸿章和他的淮军)。有清一代从未有哪一个势力集团有如此大的控制力。 强大的湘军没能趁势推翻满清,建立属于汉人的新政权,这是当时和其后几十年间的时人之叹!章太炎后来就曾说:“有其时者无其志,有其志者阻其年

12、。”有识之士谁都看出大清国的虚弱与执政的非正当性,驱除鞑虏恢复汉室的想法,并非几十年后的孙中山才想到。传言左宗棠、胡林翼在攻克天京前曾暗示曾国藩兴汉。战胜后对曾国藩劝进的,有名姓的就有王闿运和曾九。曾国藩当着众将的面,取纸笔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表示自己绝没有想当赵匡胤的心思,曾九诸人黯然离去。当是时,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之乱后,十数年间非正常死亡了 5000 万人,全国人口锐减了约 1/6,曾国藩不愿因个人私欲而驱国家人民于水火,正是他个人道德修养的写照,也是他的聪明之处呢。君不见三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终其一生也不肯代汉,而留给他的儿子曹丕来完成。司马懿、司马昭父子二代,虽

13、完全执掌曹魏政权,也是将“政归司马氏”的光荣任务,留给第三代的司马炎来完成呢。后来的袁氏(世凯)当国,搞仿日本君主立宪的洪宪帝制,垮台垮得何其神速?在中国新旧体制转轨之时,想温和地变革改良,怎么可能架得住外来思想的侵入和外来势力插手的暴力革命?最后的结果是砸碎了一个旧世界,却建不起一个新中国。何况曾氏想反,湘军也未必全跟他走呢。当是时,湘军极强的凝聚力、战斗力,一方面使清王朝统治者欢喜,另一方面也十分猜疑。如曾国藩组建湘军很久,只以侍郎身份保持着“不官不绅”办团练的尴尬地位,在诸多事情上受到地方官员的牵制,极不顺利。直到后来军功实在太大,才得授两江总督、节制四省军政的实权。朝庭也不是没有防范。

14、况且就算曾国藩起事,湘军也不再是铁板一块了,此时的湘军,骄悍之气横生,袍哥帮会暗藏,军纪极差,曾国藩也认为湘军无复再用,否则即为国家之祸,那又会是太平之乱后的一场“白骨露于野、生民百遗一”的乱世惨祸啊!关于湘军军纪之差,湘军志里有详尽记载。这本书是湘军不少将领担心如果不趁一批湘军将领还健在的时候,把湘军的所谓“功劳”“勒成一书,以信今而传后”,就可能造成“传闻失实,功烈不彰”的后果,因而议修湘军志的呼声日渐高涨。到光绪元年(1875 年),由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和曾国荃出面,邀请“文翰颇翩翩”且又与湘军将领多有交往的湘潭名士王闿运来主持纂修湘军志的工作。王闿运认为这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一部著作。后世则

15、有学者更是拼命抬举它,说它“文笔高朗,为我国近千年来杂史中第一声色文学”,“是非之公,推唐后良史第一”。但湘军志没有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因里面大量记录了湘军的败战,哗变、抢粮和烧杀等丑恶,而没有从历史的角度与为什么产生此等现象入手分析,曾国荃等人见书后暴跳如雷,扬言要杀了王闿运以解心头之恨,当时的湘籍将领和湘籍士绅看了也都认为不当之处太多。当时的舆论都指向王闿运的,王不得不于光绪八年将原版交给郭嵩焘毁掉,曾国荃也大力搜寻流出世面的印本,收回销毁,这才平息众怒。但曾门四子之一的黎庶昌就对湘军志深许之。他称赞湘军志“文质事核,不虚美,不曲讳,其是非颇存咸同朝之真,深合子长叙事意理,近世良史也。”他所

16、选辑的续古文辞类纂就辑录了湘军志中的曾军篇、曾军后篇、湖北篇、水师篇、营制篇等。王闿运于一片责难声中得一援手,颇有惺惺相惜之感。后王闿运在光绪九年九月重校之后,又在四川重刻再版。曾国荃等对王闿运在湘军志中品评湘军人物语带讥刺、隐功扬恶甚为不满,又无法禁绝湘军志在社会上流传,就只好采取别的补救措施来挽回影响。补救措施主要有二:一是曾国荃命其幕僚王定安另起炉灶,重作一部湘军记以挽回影响;二是对湘军志的疏漏错谬之处进行驳斥。如果不是后来在贵州黎平县图书馆发现一本孤本湘军志,那此书距今虽然不过百余年,可能就真的就“与世长辞”了。此书还是从某个角度真实记录了湘军片面的真实。王闿运记录的事实和后来曾国藩毅然裁撤湘军,湘军将领相继解甲归田可能有某种关系。这跟历史上地方势力壮大后导致地方割据、军阀争霸的一般规律大不相同。湘军统帅在掌握大权没有进一步的野心,反而益加谦恭谨慎,自剪羽翼,从而避免了地域性势力坐大对中央政权的离心现象,也直接成了“同治中兴”和后来的洋务维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