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55172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在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教育部“十五”研究课题教学审美化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一级子课题新课程标准下艺体审美化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 ,给我们美术教研提出了严峻挑战;新课标准标的启用,又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带来了一次革命。本文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新课程标准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研究,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美术审美化教学的策略,并提出设计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美术;审美化教学策略;研究1研究背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激发学生的情商,形成健全的人格

2、为根本目的。在教学目标上,更关注个体认知的高级形成思维、问题解决、创新与实践能力、直觉、灵感等;更强调教学的情意目标和情感价值对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等。教学内容上突出生活化、情景性、趣味性和审美化。在教学方式上,强调野生平等话与交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教学评价上注重评价的过程性、激励性、发展性、情感性和审美性。根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大课题之子课题(01JD880013)2新课程标准下的艺体审美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审美化教学策略进行研讨。2研究方法:采用访谈法和文献资料综述法,对美术市美化教学进行综合分析,对美术审美化教学策略进行

3、研讨。3美术审美化教学思想与策略分析所谓的美术市美化教学,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环境等)转化的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美的创造活动,使整个教学静态和动态的和谐统一,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高度统一。从而使师生在身心愉悦中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教育思想、操作模和方法。而美术审美化教学策略是指在美术课堂实施审美化教学的过程中,依据美术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审美特征,对课堂教学程序以及方法进行指向性调控操作,以逐步实现审美化教学目的的教学活动方式。其归宿是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使整个教学过

4、程将认知与情意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最终达到教育最完美的境界教学审美化。审美化教学是一种教育思想理论,付诸实践还需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来推动。教学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审美化教学的实施效果。我们在美术审美化教学中,也同样需要美术教学市美化策略,优化配置3教学目标、救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学习评价等因素。提高美术审美化教学的实施程序和操作技术等,才能使市美化教学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作用。4在新课程标准新理念下美术市美化教学策略设计审美化教学目标设计新课程标准重新构建了美术教学中 5 个理念、4 个层面、4 个学习领域和发展水平的不同目标。由此,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要达到知识、技能目标,还需达到情感、

5、审美目标,最终达成美育目标要求。使各类分目标同步发展,强调生命、智慧和情感价值的实现。开发个人智力和创造力,丰富个性和个人情感,提高集体合作能力,其设计策略为:确定目标体系目标体系体现学生素质发展的主要方向,体现学生人格发展主线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主干。包含了不同方向和维度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美育目标 4 个目标(如下图) 根据 4 个子目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制定具体可行的培养目标,就构成了每节课的教学任务。确定目标体系就是为了保证教学的帮体效果。体现出教4学目标的和谐美。美术审美化教学目标体系目标确定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既要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又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最

6、近发展区。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让师生感受到具体可操作,力求遵循施美于教学中,置教学于美中,美术在美中升华,美在教学中多彩的思维进行。审美化教学内容的设计策略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内容是为了实现学科目标的一种手段。强调教学内容不等于教科书,同时教师也不是教科书。凡能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都是可取的。这就给我们一线的美术教师在内容选择上有了更大空间。只要不脱离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利于审美化教学目标的达成而精心选择、设计制作的,适合学校学生实际的统编教材、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内容都是有效的。具体设计是:5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相适应,以活泼多样多式的内容呈现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并把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

7、情感意志。应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去激发学生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教学内容设计要活化教材内容是相对静止的,如若不把它合理配置、巧妙安排,审美化教学就是一句空话。要实现教材活化,必须挖掘教材的内秀,拓宽材料的外延,创设学生思维发展的时空,才能较好地实现课时目标。例如构图的想象及延伸,绘画的补允、完善和创造等就可激活学生思维,让教材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审美化教学方法的设计策略美术审美化教学方法是师生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而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采取的方式、途径、手段等的总称。它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桥梁和中介作用。美术教学方法的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静态美。没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审美化,教学过程的审美展

8、示和教教学内容的审美传递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把美术教学的一般原则与审美化教学理论艺术化地结合。具体设计策6略是:情境表演法入情入境的情感体验、表演可加深认知活动,将认识推向创造阶段,实现知、情、意、行的整体教育助能。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兴演示绘画、手工制作、模具组装等,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又能加深内心体验。形象直观法审美总是从形象感知开始的,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同样可采用多种现代化手段,如音乐、录像、挂图、模具、自然景物等来进行直观教学。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调动学生的视听等感觉,把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认知活动从无声止向有声,从平面走向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

9、,从苍白走向多彩。情绪感染法情动才能心动,亲切师才能信其道。在课堂内创造一种亲情美。教师打扮得体大方,语言生动形象,神情亲切感人。从而渲染情感气氛,使学生产生喜悦和神往的心理态势,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7审美化教学过程设计策略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了教学的动态美。它的设计是根据审美支配原则,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和教学目标,学生认知的逻辑结构和审美规律来设计安排教学环节。把教学中的美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和灵活的教学结构具体生动地展示出来,使学生不觉中受到审美陶冶完善审美心理,提高审美能力。过程的审美化是审美化教学的灵魂。如果没有过程美化,在美的教教学内容也不会被学生感知、体验,再好的教学设计与方法也难

10、以发挥作用。其设计策略为:新课程理念下美术的课堂结构应划分为:创设情景,揭示视点指向目标,强化视点延伸迁移,检查视点达成教学目标,回归视点稳定审美情趣 5 个部分。现代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借助学习情境,实现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构建。作为美术教学过程,应具备情境性,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在探索中养乐趣,激发动机,在体验审美乐趣中感知理解美术内容:在参与创造中拓宽美术情趣,直到“设境悟情” 。审美化环境设计策略8美术教学环境对课堂氛围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例如教师的语言、仪表、动作演示、场景布置等。对提高课堂效果的作用不可小视。其设计策略是:教学中教师要语言美和动作示范美

11、。注意场景的设置美。教师的仪态美。审美化教学评价设计策略新课程标准倡导美术教学评价应具有过程性,发展性、情感性、激励性、多维性、多级性等功能。为此建议下列评价模式。5结束语美术审美化教学策略所涵盖的目标,内容、方法、过程、教学环境、评价等 6 个人方面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系统。在新课程标准9下的应用过程中,我们应把握科学性与审美性相统一,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原则,有效地服务于美术教学,引导学生达到好学、乐学、善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最高境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使美育全面进入课堂,滋润学生的心灵。参考文献【1】美术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4【2】郭城张景兰教学审美化原理与实践 M 重庆西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9【3】朱慕菊主编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帅范大学出版社 200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