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6071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doc.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 成武一中高一语文组樊爱美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理想的政治境界。2、掌握文言实词“安、信、求、治”和文言虚词“以、哉、所”的意义和用法。3、注意古今词语“元首、得志、知足、何必、根本、虚心、骨肉”等词的用法。4、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能力目标:1、培养对文言文的感悟、诵读和背诵能力。2、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培养说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十思”在当时的作用和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重点:1、诵读、领悟并背诵全文,并翻译难懂语句。2、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培养说理能力。教学难

2、点:1、理解作者的观点及理想的政治境界。2、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重点介绍唐太宗和魏征“明君诤臣”的关系。二:解题 1.作者简介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 2.写作背景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历史上还有“成康之治” 、“文景之治” 、“康乾盛世”)。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

3、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 3.文体知识 疏( sh):奏议的一种,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三: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求木之长 浚源 塞源 载舟 鸣琴垂拱 壅蔽 谬赏黜恶 明哲 戒奢以俭 四:查阅讨论,归纳重难点。 (一) 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必浚其泉源3,德不厚而思国之治 4,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5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 6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7,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8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9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10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

4、牧1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12、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13、信者效其忠(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2,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三)古今异义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3、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4、则思三驱以为度5、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6、凡百元首 7、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8、承天景命(4)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盖: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虽:臣虽下愚,知其不可: 虽董之以严刑:下: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当:盛夏之时,当风而立: 人

5、君当神器之重: 安步当dng车: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 燕雀安知鸿之志哉: 项王曰:“沛公安在?”: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不念居安思危: 则思知止以安人: (五)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词语1、必固其根本 2、德不厚而思国之治3、何必劳神苦思 4.鸣琴垂拱5.君人者 6、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7,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8、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9、 亏无为之大道哉, 10、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1、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12、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1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1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15、诚能见可欲 16、宏兹九德 17、居安思危 18、择善而从之 1

6、9、简能而任之 20、貌恭而不心服21、能克终者盖寡 (六)虚词1、其(1)必固其根本 (2)必疏浚其泉源(3)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4)则智者尽其谋(5)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6)其皆出于此乎(7)其可怪也欤2、之:臣闻求木之长者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3、 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虽董之以严刑。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4、 而: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则思谦冲而自牧: 垂拱而治: 子产而死,谁气嗣之:(七)课文中的成语居安思危:择善而从:垂拱而治:正本清源:善始善终:心服口服。慎终如始: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人尽其才:劳身焦思: (八)、文言

7、句式 1。倒装句(1)宾语前置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2)介词结构后置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2 省略句(下列各句中的括号表示省略了的成分)3 ( )诚能见可欲 盖( )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 )明哲乎 ( )载舟( )覆舟,( )所宜深慎 ( )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 四: 问题探究: 1第一段本段作者提出了一个什么观点?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2第二段 在作者看来,国君要想“国之安”为什么要“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作者这里又是从哪里入手进行分析的? 这一段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3.第三段 这段主要写“十思”,要解决的问题是

8、应该怎样去“积其德义”“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作者这里提出了哪些告诫和要求? 这一段中与论点“国之安”相呼应的是哪一词语?做到“垂拱而治”要具备那些条件?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4. 对全文结构和内容作简要小结 5. 请你谈谈,魏征说的“十思”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2) 写作特点分析 1:本文主要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2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3:请说说这篇文章对你写作上的启示。(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思路,掌握了周到严密而又精辟的说理论证。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此,更要懂得一些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代名君唐太宗尚有不足之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唐太宗虚心接

9、受了魏征的劝谏,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如果大家也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定会树立起光辉俊洁的人格。(四)、布置作业1.积累成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善始善终、垂拱而治、载舟覆舟、长治久安等,并从中任选三个写成一段话,不少于30个字。2.熟练背诵全文。(5) 当堂检测(一)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之长(chng)者 浚(qn)其泉源B虑雍(yng)蔽 正身黜(ch)恶C克终者盖(gi)寡 董(dng)之以严刑D垂拱(gng)而治 仁者播(b)其惠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枚:加强自身修养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狩猎时网开一面以示有度

10、C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选拔有才能的人D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老百姓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无以怒而滥刑 B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C恩所加,则思无因以谬赏 D将有作,则思知止有安人 山峦为晴雪所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下列四组句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项王曰:“沛公安在?” 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D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不求闻达于诸侯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 (二)阅读课文,完成5-9题(25分) 5下列加点的实词含义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

11、闻求木之长者 B善始者实繁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春华秋实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叶徒相似,其实不同C振之以威怒 D塞源而欲流长也 振长策而御宇内 流水不腐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6下列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克终者盖寡 B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而况于明哲乎C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D而况于明哲乎 臣闻求木之长者 青取之于蓝7下列加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国君掌握帝王的重权,处在天地间重大的地位。B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历代帝王,接受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刚开始做得好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C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竭尽诚心,就能联合敌对的势力;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人。D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激,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8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B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C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