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525140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迷失在媒介图景丛林中的无助小孩 倪琳 | 最后更新:2008-6-10 17:07:00 内容提要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上海三至五年级的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总体水平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上海小学生媒介素养在广告策略辨识、新媒介使用技能方面得分较高,但在新闻真实与社会建构、理性消费等方面得分非常低。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当前媒介教育重技术,轻内容;重操作,轻思考。对于“培养具有相当批判能力、以及学会独立思考媒体讯息的未来公民”的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缺乏深刻认识。相应地,绝大部分学生、老师、家长表示希望开设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非常重视媒介学习在基础教育中的影响与作用。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小学教育的现实条件提出“独立

2、与融合”,“情境教学与少先队德育活动”,“用脑与动手”,“国家标准与地方特色”四组策略,希望有助于媒介素养课程的有效实施与成功推广。关键词 媒介素养;问卷调查;小学教育;课程推广。当今,越来越多专家认为,媒体是儿童成长的第二课堂(Second Curriculum)。而且随着新媒介的融合与普及,媒介在教育上将进一步边缘化家庭教育,以及逐步瓦解、威胁甚至动摇学校的权威地位。一系列媒介调查研究发现,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儿童接触媒介的时间正在接近甚或超过在学校教室里上课的时间。如若有所质疑,我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保守估计一个小学生除掉8个小时的睡觉时间与1个小时的往返学校的交通时间,每天可看电视2

3、个小时、半个小时课外阅读(读报、漫画、杂志等)、半个小时听收音机、1个小时上网或电子游戏,与媒介接触的时间每天至少4小时。假定学校每节课程平均45分钟,一天6门课程,则学生上课时间总计4个半小时。两者比较发现,学生们通过在教室上课接收老师信息与上课之外从大众传媒渠道接收信息的时间上几乎持平,大众传媒更是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儿童身心成长与大众媒介之间的紧密关系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不可漠视的事实。针对如何应对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媒介信息与难以察觉的媒介负面影响,国际上许多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之中,力图培养每位公民成为耳聪目明的收讯者,通过对媒体的深入了解,

4、不再消极被动地接收资讯,从而形成独立思考与辩识能力。可见,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健康合格的未来公民的重要条件之一。那么,在传媒业发达的国际大都市上海,现阶段小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呈现哪些特点呢?是否符合国际上媒介教育开展的基本要求呢?这将是本报告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一、相关概念及其解析本次调查发现,30%的小学教师与65%的家长表示不了解“媒介素养”概念。因此有必要首先对“媒介素养”这个对于中国教育界相对陌生的概念进行解析。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的概念诞生于英国。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指出新兴的大众传媒(电影

5、)在商业动机的刺激下所普及的流行文化,往往推销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种低水平的满足会误导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会对儿童与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由此提出媒介素养的概念。早期“素养”(Literacy)一般指的是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一个公民参与民主活动所需具备的基本功能力,通常是义务教育最主要的内涵。现在也指某种技能知识的累积,甚至是一种世界观的统称。在媒介教育研究领域,素养被引申为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能力。在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不仅包括判断信息的能力,还包括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是个体在现代社会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董建文:香港地区中学媒介素养课程的实施策略评

6、析,中小学电报2006年第10期,第76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发表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对现代传媒的沟通方式及表达方法进行专门研究、学习及教授的学科,在教学理论及实践中成为专门及自主的研究项目,并作为其它学科(如数学、科学及地理等)的辅助教学工具。” 简言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教导学生如何与传媒打交道,怎样认识、分析、运用和监察大众传媒。一方面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品味的传媒接收者,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监察和改善传媒,做既有责任感又有批判能力的传媒反馈者。参考英美国家的经验,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根据年龄划分教学内容,小学阶段主要是了解事实与虚构、辩识广告与节目形态等;初中阶段开始传授拍摄

7、、剪辑等硬技术的同时,逐步培养批判能力,大学阶段将从社会制度安排等更为宏大的主题进行引导与思辨。国际上许多国家,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早已将媒体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中,而亚洲的日本、香港、台湾也持续关心媒体教育的需求,把大众传播媒介称作是“看不见的学校”(Invisible School)或同步学校(Parallel School),而这所无形学校的课程,甚或比传统学校的课程更具吸引力或影响力,相继将媒体教育纳入正规学校课程与终身教育体系之中。二、上海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报告根据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7-11岁的儿童处

8、于“具体运算阶段”,这种运算能力是构成逻辑思维最为基础的内在心理活动系统,以更加灵活的心理操作为显著特征,能够对现实世界中的某一事件进行心理上的逆转(mentally reversing),是进入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的关键时期,11岁以后的青少年将运用言语或逻辑陈述假设性情境,获得假设-推理-演绎的科学思维,理解高度抽象的概念。由此可以判断,7岁以后的儿童正处于发育人类理性的萌芽期。媒介素养是一种认知、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融入了个体的思想与情感色彩,小学适龄儿童已经具备发展这种学习能力与体验的条件。本研究以小学三五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并将该年龄段的学生家长、以及授课教师作为参考数据加以

9、考察。一般而言,媒介素养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而异,分别设有各阶段所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对于小学阶段,通常主要涉及以下媒介教育内容(卜卫:媒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现代传播1997年第1期,第31页):了解并辨识广告;区别新闻中反映的社会真实与建构;理解节目的形态(如纪录片、新闻、电视剧),了解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的区别;对自己的电视观看行为有所了解并给予评估;新媒介、网络基本技巧;网络安全与礼仪。针对儿童媒介教育的阶段性要求,调查问卷由6个部分组成:基本信息;媒介真实建构;新媒介使用;网络素养;色情信息;广告素养。分层抽样的思路指导下,将上海小学分为中心城区、近郊城区、远郊城区。200

10、7年5月27日至6月15日完成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数据录入工作。为了简化研究,家长与教师的数据在本研究统计时未考虑变量因素,仅对学生加入区域(远郊城区、近郊城区、中心城区)、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性别(男生、女生)三组变量。本研究将媒介素养的各个考核的正确率分值设定为60分为及格,70分为中等,80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不加批判地将新闻内容完全等同于真实社会调查发现,有关新闻与社会真实建构、新闻消息来源可信度、新闻把关与把关人这三个知识点全部不及格,得分分别是:40,33.5,41.3,说明小学生对新闻概念、新闻本质、新闻客观与真实等理念存在混

11、乱,弄不清楚新闻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不加批判地将新闻报道内容完全等同于真实社会。访谈中,当问及“什么是新闻”时,被访小学生回答最多的是“世界大事或最新消息”,有的回答说,“新闻就是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有的指出“琐碎的事不能成为新闻”。当问“新闻是真实的吗”,绝大多数小朋友点头表示同意,有少数学生说“娱乐新闻都是假的,炒作出来的”。当问“新闻为什么是真实的”,被访学生回答说,“这是发生过的”,“电视里放出来了。”虽然小学生们的回答没有“离题万里”,主要表述新闻所具备的“重要性、新鲜性”的特征,但更多的是经验知识的反映,没有受过正规指导训练,对新闻特有的“客观性”完全不知。此外,通过相关显著性分析

12、发现,越是远离中心城区的小学生,或者说,越是信息相对闭塞的小学生对新闻所反映的事件深信不疑。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的小学生对新闻的批判意识开始萌芽,认为媒体中播放的新闻“夸大”或编造的“假新闻”。在性别上,男生与女生在统计数据上对新闻真实性认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新闻素养中,议程设置效果的得分最高(60)。所谓议程设置是指大众传媒通过反复报道、优先安排顺序、头版头条等方式可以增强人们对该议题重要性的认识。说明小学生会受到新闻的报道顺序与频率判断周围环境,从而加深对世界的认识,进一步说明,对新闻的误读与误解将对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新闻素养中的真实与建构、真实与虚

13、构将成为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难点与重点。2媒介内容形态的真实与虚构成分混沌不清对新闻、纪实、电视剧、综艺等各种节目形态,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小学生分不清楚哪些是真实的节目与哪些是虚构的节目,哪些节目的真实性内容多,哪些节目的虚构性成分多,统计所得正确率仅为35.4%。相比之下,30.6%的小学生认为新闻最具真实性,排在其后的电视剧的真实性则大于纪录片。该数据反映出新闻类媒介节目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是最值得信赖的,同时也证明我国小学生媒介素养的突出特征之一即是“不加批判地将新闻内容完全等同于真实社会”,这与新闻的建构性本质与虚拟图景的批判观点是截然相反的,背离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初衷。电视剧的真实性排在纪录片之

14、前,虽然不排除小学生对纪录片电视节目的未知与不了解,但这是一个相当警觉的现象。我们有理由相信,电视剧中“纯属虚构”“无巧不成书”的故事情节将给小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产生误导与错觉。在访谈中,有不少小学生说:“电视里的爸爸妈妈很年轻,很好看,有知识”,“电视里的父母大都很友好,像朋友一样”。有的认为,“电视里的小朋友经常与父母顶嘴”,“有的小孩一受委屈就离家出走”。绝大多数的小学生们说他们非常羡慕电视里的小朋友的生活,他们都没有什么学习压力,有很多奇遇与冒险。显然,小学生们很容易将电视的小朋友的生活与自己的生活进行对照,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与感受,如果不加以疏导,可能促使他们受到过多虚构节目的影

15、响而游离于现实的生活之外,并对已有的学习与生活条件产生逆反。3网络安全教育的强化开始束缚网络技能的拓展在网络素养调查中,网络技巧、网络礼仪、网络安全的得分分别是75.5、87.9、90。数据表明网络技巧成为网络素养中最弱项,得分属于中等略偏良好,而网络礼仪与网络安全分值接近,近乎优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说明在我国现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介教育中过多强调网络的负面性,从而导致小学生在网络的使用中安全意识较高,而积极主动性较弱,对外界的信息有一定的排斥与警惕。虽然由于小学的信息课、IT课相继开设而掌握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性知识,但更高层面的网络开发与创新技术并不熟练通晓,特别是如何有效地使

16、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与研究探索还非常欠缺。访谈中了解到,当前小学的新媒介技术课程主要内容是教授简单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而“打字”输入法被小学生认为最首要的学习收获。小学生另一个主要的引以为豪的学习成就“网上收集资料”技巧,则主要是指浏览经过老师审核把关后脱机保存在电脑里的网页。由此可以判断,在学校里小学生并没有直接面对甚至无法自主自如地应对复杂广袤的网络世界。因此,在媒介素养课程的设计上需要加入一些高层次网络技术知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深度与广度,让小学生学会在网上发布信息,参与网上的开发活动,主动地与国外小朋友交流而建立互动联系,增长见识与才华。需要强调的是,调查表明网络礼仪、网络安全与年龄呈负相关。这说明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由家长或教师制订的网络使用规范开始受到挑战。特别是高年级的小学生开始进入青春期,个性发展与判逆心理促使他们在网络使用上日趋违背来自权威方的制约,试图寻找刺激与新鲜,将以往所教导灌输的礼仪与安全意识淡化。因此,在全球化传播的信息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