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2668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论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媒介权力的滥用和异化第三小组:胡雯 孙喆 李冉 谢晶晶 马坤一、媒介权力的定义当今传媒业巨头鲁伯特默多克有句名言:“谁掌握了传播的入口,谁就掌握了世界。”这里所说的“掌握了世界”,当然是有其特定内涵的。他本人由大众传播媒介(下文简称媒介)起家,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和北美的传媒帝国,手中掌握的媒介权力可谓大矣。在中国,学者借媒介宣传学说,少男少女凭媒介踏上“星途”,商家通过媒介推销产品,特定主体每每如愿以偿,媒介权力在其中所起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正确理解媒介权力,先要明白媒介权力究竟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媒介权力是指支配者通过占有、操纵媒介实现对被支配者的信息控制,迫使被支配者(大多数是在不完

2、全知情或自动赞同的情况下)在认知行为和价值判断上服从于支配者的利益要求”。二、简要认识媒介权力从媒介权力的定义中,可以这样来简要认识媒介权力:第一,媒介权力主体特殊,是大众传播媒介,媒介在社会生活中经常承担着远远超过传播信息这一基本功能的责任。它们的肯定与否定,往往代表着主流社会价值观的肯定与否定,从而在百姓中发挥了一种天然的放大作用。媒介的态度,多被解读为一种权威的认定。第二,媒介权力不同于其他权力例如政治权力,它在非制度化的、隐形的层面上影响他人,是非强制的。第三,媒介权力是一种合法化的权力,其“合法化”不但是指法律意义上的合法,而且还表现在受众对媒介权力的认可和自愿服从。第四,媒介权力来

3、源于传播资本的持有,即对信息和符号的控制和支配。三、媒介的权力有哪些?1、信息传播权 (补充)2、监督制衡权(补充)(以上主要强调的是媒介权力的正面影响,接而切入其负面影响媒介权力滥用和异化)四、媒介权力滥用和异化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但媒介在争取市场份额的同时,仍然应该担当起神圣的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报道中准确把握分寸,扮演好“守门人”角色,这是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但现实生活中,媒介权力异化的现象时常可见。1、媒介权力“寻租”所谓媒介权力“寻租”就是指媒介组织或媒介从业者以手中握有的话语权为资本进行非法交易(

4、包括“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等形式),从而为自身牟取特殊利益的一种腐败行为,这实际上是媒介权力异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1) 媒介权力“寻租”的两种具体形式媒介权力“寻租”行为通常包括“创租”行为(“有偿新闻”)和“抽租”行为(“有偿不闻”)两种具体形式:媒介权力“创租”(有偿新闻)主要是指媒介组织或媒介从业者非法出售手中的话语权“策划”、“制造”新闻来满足企业等社会组织或个人的特殊意愿,后者则以“广告费”“赞助费”“劳务费”“好处费”或其它利益形式回报前者,这在新闻界被称作“有偿新闻”又叫“广告新闻”“贿赂新闻”“金元新闻”等等,已经与“不实报道”“低俗之风”“

5、不良广告”一起被列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新闻媒介脱离了国家财政拨款,开始自负盈亏的市场化经营,广告逐渐成为媒介组织创收的主要来源虽然广告本身是一种合法的传播手段,但由于长期以来为数不少的广告往往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导致人们渐渐开始抵触广告这种形式,进而习惯性地质疑广告所要宣传的某些内容与此同时,在一般情况下具备真实性与客观性的新闻却常常能够赢得人们的信赖,这自然就会吸引部分企业通过对媒介组织或媒介从业者的经济“贿赂”,给广告披上新闻的“外衣”,来提升广告内容的可信度这种被称作“发软文”或“软广告”的现象目前已经屡见不鲜,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媒体在新闻版面上或新

6、闻时段里故意模糊新闻与广告的界限,或是把广告信息纳入新闻资讯栏目,或是把广告内容包装成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更有甚者,某些媒介组织还与广告主相勾结,或是炮制出不利于广告主竞争对手的新闻事件,或是恶意炒作其竞争对手的负面新闻。媒介权力“抽租”(有偿不闻)主要是指媒介组织或媒介从业者利用自身掌握的舆论监督权,以发表某些会使被监督者(包括政府、企业、医院、学校等社会组织)利益受损的新闻报道作为威胁,迫使被监督者割舍一部分既得利益来与前者共同分享。最为典型的“有偿不闻”就是企业以“危机公关”的形式向媒体发放“封口费”,要求他们对有关企业自身的一切负面新闻不予报道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5新闻出版总署关于

7、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处理情况通报称,2008年9月20日,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发生一名矿工死亡事故,事故发生后该矿负责人为隐瞒事实真相、封锁消息而向媒体记者及相关人员发放“封口费”阻挠采访在这起案件中,有据可查的涉案记者4人、媒体工作人员26人、假记者28人,此前分别收受了从500元到3。95万元不等的“封口费”,涉案总金额达31。93万元虽然事后有关行政部门、媒体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对相关违法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对已查实存在问题的涉案人员将全部列入违规违法一记者名单,通报全国,禁止进入新闻队伍,但此事给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及新闻记者的社会形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无法消除

8、的。2、媒介“话语暴力”在媒介信息泛滥且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下,传媒为迅速地吸引大量“眼球”,在很多时候会采取抢发新闻、炒作新闻、新闻泛娱乐化等手段参与媒介竞争,而这些手段本身就是催生出“话语暴力”的重要因素:一旦出现传媒因抢发新闻而丧失人文关怀、因炒作新闻而侵犯个人隐私、因新闻泛娱乐化而污染社会风气等情况,媒介的话语权就毫无疑问地异化成了一种不断侵害公共利益的“话语暴力”。但在新闻实践中,传媒却常常忙于争夺“独家报道”、“第一时间报道”的机会,甚至不惜介入并推动某个事件向更具“新闻价值”的方向发展,而无暇顾及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至今还没有完全淡出人们视线的/林娟(杨丽娟化名)事件就是

9、媒介“话语暴力”的典型产物,自从2006年3月经5兰州晨报最先报道开始,国内媒体就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杨丽娟及其父母组成的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口之家。在众多媒体的“舆论支持”和“经济赞助”下,杨丽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全家赴港约见偶像刘德华,然而杨父却在次日跳海自尽,被媒体“长枪短炮”瞄准多日的“林娟事件“最终演变成“杨家悲剧”。3、媒介越权“审判”媒介“审判”是指传媒超越司法程序抢先对案件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量性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当事人。瞥限或同情,诸多传媒单向度地宣传,有意无意地压制相反意见。2001年国内众多媒体对“蒋艳萍特大经济犯罪案”的炒作中就不乏“媒介

10、审判”的典型案例。3月20日至23日蒋艳萍案开庭审理的4天里,51家中央、省市新闻媒体的10多名记者到现场采访。在法院对蒋艳萍案作出判决之前,一些媒体就对蒋艳萍进行了“审判”并将其定性为“巨贪”,冠以“湖南”、“女巨贪狱中卖色相”、“湖南将公审首名厅级女贪污犯”等标题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而“一定要看到女贪官的下场”、“枪毙了还少”之类的标题,似乎提前昭示了该案的最终结果。此外,有媒体报道称蒋艳萍贪污数额达1000余万元,而检察院指控蒋艳萍涉嫌贪污罪的金额是73.4981万元;有媒体称蒋艳萍财色双送,而检察院并未指控蒋行贿;有媒体称蒋艳萍在法庭上狡辩,而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有辩护权,等等。对此,法

11、律界人士纷纷表示忧虑,有的认为,被告人只是由于她的犯罪行为受到法律的审判,但她的其它一些权利还是应该受到法律保护的,比如隐私权、名誉权、人格权等等;有的认为“媒介审判”对法院的公正判决应该是有影响的,不真实的报道会误导公众,由此产生的舆论冲击波会增加法官审案的心理压力,审判机关会更有后顾之忧:媒体早已盖棺定论,倘若判轻了,审判机关又如何向社会公众交代?五、媒介权力滥用和异化的原因(媒介权力的幕后推手)1、政治因素在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媒介不是为自己的国家或者政党服务的,甚至有些媒体的诞生就是挂靠了某个政党才成立的,所以即便是一向标榜自己是自由国度的美国也不例外,尽管在西方,广为流传的是新闻机构是

12、独立于政府,国会和司法的“第四权力”,美国的政治家道.凯特也提出,新闻机构应是与行政,立法,司法并存的“政府的第四个部门”,但是这种说法就已经恰恰证明了新闻机构的非独立性,而同样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零部件,而在这些零部件中,媒体又与政府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传媒机构对于政府有影响力,同时它也被政府的政治力量所影响和制约。首先,政府是传媒机构最重要的消息来源;对任何的政府来说,大众传媒总是宣传和实现自己施政方针的主要渠道,所以,政府也会不遗余力的向记者们提供新闻线索,以便引导新闻的舆论走向。其次,因为政府对传媒机构拥有行政管理的权力。因此,传媒机构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和政府的一致性。这种保持着亲密

13、关系的政界和媒体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所以媒介权力在行驶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不利于自己国家或者自己所靠的政党时,这个媒体就会选择沉默或者权力的错位行驶,使得消息封锁或者变相的传递。2、经济因素纽约时报前资深编辑,媒体学者安楚尔说过:“媒体的历史表明,报纸及其现代种种变体大都为那些有钱人的私利服务。但同时他们给自己塑造了一个为大众提供新闻服务的面目。而要指望新闻媒体忽然来个180度的大转弯,怜逆有钱人的意愿,那简直是最狂乱的乌托邦幻想。”作为红极一时的“超级女声”来说,其受到的超乎寻常的关注度,使得包括蒙牛集团,湖南卫视,掌上灵通,移动联通,电信和网通都赚了个盆满钵满。而如果说节目的走红,是源于对

14、于“美国偶像”的复制,那么其大放异彩则是离不开蒙牛集团的巨资力顶,使这个节目被当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品牌来经营,并最终产生了“滚雪球的效应”,成为多方共赢的媒体狂欢。所以“超级女声”之所以能够成为2005年中国最吸引眼球的媒介议程之一,与其背后强大的经济力量不可分离。那么媒介能够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取得共赢,那么媒体就能因为经济的因素而向着偏向于某一方私利的方向运行。从三鹿奶粉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三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的新闻出现在媒体报纸中时为什么没有引起注意时便匆匆的撤出了报纸所报道的企业中,我们在为三鹿集团的强大公关喝彩的同时,是不是可以进一步的分析其公关都做了些什么?其实正是由于三鹿集团对于

15、媒体的“买通”才使得报道昙花一现之后就烟消云散了,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公关,我相信这条新闻完全可以引起社会的重视,也就不会出现之后一系列的伤害事件。那么,这个“买通”就让我们看到了媒体在运行当中受到的经济利益的刺激。3、媒体内部的原因道德上的迷惘是权力异化的内部原因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时期,人们传统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已主义日益泛滥,权力主体道德自律能力降低,道德品质逐渐退化,良知开始泯灭,人生开始迷惘,最终导致滥用职权谋取个人利益。一部分媒介从业者综合素质(包括业务素质)不高,无法区分可以为和不可为的界限,从而发生无意间滥用媒介权力的情况。也有的从业者,明知不

16、可为而故意为之,滥用媒介权力属另有图谋。就此而言,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实在是十分必要的。4、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法律法规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基本规范和调整权力运行的根本手段,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是导致权力异化的主要原因。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健全容易产生权力异化公共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当为公共利益服务,并接受公众的监督。如果公共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就会偏离正常的运行轨道,被掌权者滥用为谋求私利的工具。列宁曾经指出:“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不受节制的堕落。”英国历史学家艾克顿说过:“权力倾向于腐败,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这己成为古今中外思想家们的共识。健全的权力制约机制,对权力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邓小平曾经精辟地指出:“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