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924461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足和完善摘 要 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生存,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稳步快速发展。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迅速,食品领域不断拓宽,但是食品监管的能力还相对薄弱。由于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不健全和不严密,许多食品问题和食品法律、法律与标准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和平衡,食品安全问题仍在不间断发生。建立的完善以食品安全法为核心的食品法律体系,以法律调整的手段达到食品相对安全已是当务之急。 一、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由食品生产、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

2、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的有机体系,是保证食品卫生质量和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安全屏障。 1995年10月30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审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这部食品卫生法相对以上的法律法规,技术性强,表现出直接授予强制性较强的行政权,明确了各级政府卫生行政机关是食品卫生监督的执法主体,强化了行政机关的执法责任。这部法律在当时实施后,一是对食品卫生准入实施较为全面的安全监控。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都必须遵守食品卫生法,包括外国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内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明确了调整(监控)对象和食品的基本卫生要求,从源头

3、上把好食品卫生安全质量关就有了根本的依据和可靠的保证;二是食品安全效应实施全过程监督制度。规定食品卫生监督是政府依法对食品安全卫生实行的一种行政监督,具有权威性的强制性。食品卫生监督制度主要包括经常性食品卫生监督制度,预防性食品卫生监督制度,食品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制度,食品卫生许可制度,食品生产经营的采购、经营索证制度,进出口食品审验制度,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健康检查制度,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制度,食品广告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监督员制度等,以上监督制度形成了比较健全和规范的食品卫生行政监督体系,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这样,我国就基本形成了由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法规和规章、食品卫生标准和技术标

4、准和技术规范以及与食品卫生有关的其它法律规范所组成的食品卫生法律体系。二、 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995年食品卫生法有效实施后,我国食品安全形势趋于好转,一度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随着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食品领域不断扩展,食品安全事件又开始频发,食品安全形势越来越趋严峻,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诸多弊端和问题凸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调整范围狭窄,协调性差食品安全管理应该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包括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的监管。但是

5、,在我国因分段立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部覆盖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链的食品安全基本法。现行法律法规主要侧重于食品生产、制造环节的卫生监督和管理,如食品卫生法调整的范围仅限于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和一切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食品的生产经营场所、设施和有关环境。对食品的来源、源头及食品的流通环节未进行系统性规范,调整范围过于狭窄,内容单薄且协调性差,难免从源头上就出现漏洞,产生连锁性的食品安全问题。而且由于我国食品安全的新法和老法,地方法与国家法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差异,有时经常发生冲突,导致大多数不法分子冒着有利可图的风险,在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有机可乘。 (二)食

6、品卫生法滞后于时代发展进程和临时调整法规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大部分集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由于出台早,受立法宜粗不宜细思想的影响,造成可操作性差,如有些法律法规条文或因过于笼统难以执行,或因标准欠缺难以执行。95年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监控和监管效果,但仍存在相关条款注释不明且滞后修改的新内容,导致了食品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例如,关于保健食品这方面,我国虽依据食品卫生法从1996年开始对保健食品实行审批制度,但是尚无一部完整的保健食品审批法规;如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农业、质检、工商、卫生等部门分别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

7、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食品流通环节、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但是食品卫生法却没有作相应的修订。除此,我国的食品卫生法还存在重要制度欠缺,导致体系出现结构性漏洞,如无食品安全风险评价制度、食品溯源、召回制度及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归责原则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食品生产、经营领域的拓宽,九十年代修订的食品卫生法没有考虑到和想到的空白越来越多,许多条款和罚责都已不适应现状。 (三)食品安全标准法规体系不健全,交叉、矛盾、缺失和不规范等问题凸显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法规体系还不完善,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8、数量严重不足,且低于国际标准。二是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相互矛盾。食品卫生安全标准通常由各有关部门自行制定,由于缺乏有效统一的协调机制,造成一些标准相互矛盾。三是食品卫生检验检测不够规范。检验检测机构多数隶属于行政机关,主要为本行政机关监督执法提供依据,检验检测结果的公证性难以保证。而且由于依据标准或检验检测项目的不同,有时会出现隶属于不同行政机关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同一种食品作出不同的检验检测结论的情况;四是标准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差,重要安全标准短缺,部分企业标准低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部分标准实施状况不理想等等。从上可见,我国法律法规的技术支撑体系还相对落后。这些监控体系不完整、检测能力差、新产品安

9、全性评估能力欠缺都显现了现行食品安全标准法规体系的不健全。 (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存在多头执法问题 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卫生监管的执法部门应当是卫生行政部门。但是,实际上在1998年机构改革之后,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相当复杂,至少包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卫生、农牧、商务、工商、质量监督检验、海关、环境等八个执法主体。从传统观念上看,执法主体如果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应该更有利于食品安全保障。从多个环节进行多重保障似乎是好事情,但执法主体过多难免会出现职责交叉和权力真空地带。虽然国务院于2004年9月23日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确立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指

10、导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部门多头管理、重复监管的矛盾,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存在的问题,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的各个环节都存在几个部门同时行使监管权力的情况。食品安全卫生的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标准不统一,信息发布缺乏权威性,造成消费者心理恐慌,是当前食品安全卫生管理的主要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五)食品安全法律责任体系不完善 法律责任是法律制度实施的坚强后盾和基本保障。没有完善的法律责任体系就会导致违法成本过低等不良后果的发生,从而产生社会主体不愿意遵守法律制度的现象。我国单从现行的食品卫生法中就可以窥见处罚不严和法律责任不全现象。食品卫生法中处罚条款的规定中,

11、要么就是同一事件处罚上下限空间太大,如没有违法所得的处罚1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要么就是处罚太轻不足以震慑不法分子,如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只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如食品卫生法第39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显然只有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这样的严重后果的,才可能采取这不算严厉的处罚措施。再说食品无溯源制度的情况下,倍数何论。所以也难免在中央领导对安徽大头娃娃奶粉事件作出明确批示、有关部分严惩责任人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河北、湖南

12、等地又多次发现了类似的毒奶粉。这充分证明造假者对当前法律规定的惩罚措施根本不当回事,也可以说是显示了处罚措施与不法者的赢利状况不相适应。这样的责任体系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法律应有的防患于未然的功能。 (六)与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相比较所显现的体系缺陷 纵观德国、美国、瑞士、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它们对食品安全始终坚持采用了从农田到餐桌的系统管理。在德国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德国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无论是屠宰场还是食品加工厂,无论是商店还是食品在转运过程中,食品必须绝对新鲜,才允许上市出售。为了保证国家制定的食品法得到实施,国家设立了覆盖全国的食品检查机构,联邦政府、每

13、个州和各地方政府都设有负责检查食品质量的卫生部门;在美国,监管体系比较完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非常繁多,法律法规覆盖了所有食品和相关产品,并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标准以及监管程序;瑞士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联邦卫生局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督。如供食用的畜禽一出生必须在国家计算机联网文件上登记注册,生长发育过程中所有用药均由兽医站进行联网记录,这些记录组成畜禽的身份记录,如瑞士巴塞尔市的畜禽均在耳部悬挂标码,以便屠宰厂联网查询,上市前的一系检查以及宰杀过程都一一对应;在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由基本法律和一系列专业、专门法律法规组成。日本法律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的管理部门是农林水产

14、省和厚生劳动省。加拿大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自1997年起,联邦政府专门成立食品检查检验局(CFIA),集中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重点负责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日常监督、抽样检验和案件查处。如卫生部要做好食品安全和营养标准的制订,农业部要做好农产品种植养殖标准和规范、产地环境保护等。综上所述,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监管体系精简;二是政府各部门分工明确;三是各部门配合协调,链接紧密;四是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健全;五是监管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流程;六是监管工作透明,公众参与程度高。相比较而言,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也有法律法规约束,但是整个食品安全体系还存在较多的间隙

15、和漏洞,监管体系不严密,检测体系也不健全,公众参与能力薄弱。三、食品安全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中可见,修订完善相关食品法律体系已是历史发展、经济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必然需要。在当前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食品安全、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完善我国食品卫生法律体系,建立有效保证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体制和技术支撑体系,把食品安全纳入法制化管理使国内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能较强地体现时代特征,也可以加快完善我国食品法律体系的推进。 (一)遵循立法规律,扩大调整范畴,完善食品卫生法律体系 在立法管理遵循从农场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综合管理的指导思想,强调系统性与协调性。使立法结构具有前瞻性,讲究严密的科学基础上,对食物链所有环节都有相应的法规或条例规定;在法律调整范围上应注重从源头到安全食用的全过程监管;立法核心应考虑农产品安全预警与快速反应体系,引入风险分析与管理,预防为主;通过立法明确执法主体,建立、完善中央政府与省地政府农产品安全监管协调机制,分清职责,依法管理,注重效果。 (二)借鉴先进经验,实行风险评估,提高食品法律的可操作性 为适应市场经济主体公平竞争,一些旧的食品法律法规都应加以完善,特别是我国的食品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