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企业生产资本运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856560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企业生产资本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五章企业生产资本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五章企业生产资本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五章企业生产资本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五章企业生产资本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企业生产资本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企业生产资本运动(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主义经济史是世界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的发展,其史鉴作用日益突出。反映到高考中,资本主义经济史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有各个时期的经济现象,有重要的经济政策,有重要的经济概念,有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对经济与科技和政治关系的理解等。从命题的区间来看,蒸汽时代和二战后是命题的密集区。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1简单协作时期:1415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 2工场手工业时期: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末。(1)16世纪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原始积累。(2)英国、法国、北美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中,资

2、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机器大工业时期:19世纪至今。(1)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美国、俄国、日本等,先后在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期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制度体、市场体系、殖民体系)初步形成。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2)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发生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不平衡性加剧。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3)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了严重破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美、日在大战中受益,成为债权国。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开始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4)30年代大危机后至今,逐渐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0年代大危机,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二战期间的战时体制,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二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下,世界资本

4、主义经济一直保持着增长状态。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消除,经济危机并未克服,资本主义仍处于温和衰退和缓慢上升之中。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和经济一体化及经济区域集团化正在形成。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经济思想(或经济政策)、经济思想(或经济政策):重商主义、自由主义、私人垄断、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2、理解、分析每一种经济思想(或经济政策)存在的时间、含义、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其中重商主义可不做要求) 重商主义:()时间:1618世纪的欧洲。()主要内容: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如果没有或无法获得贵金属矿场就得通过贸易来取得。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等,即

5、出口必须超过进口。()作用:促进原始积累,促进早期资本主义发展。自由主义:(1)时间:19世纪中期后。(2)含义:体现在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年发表的国富论中中心思想是经济自由,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要求政府扮演守夜人角色,经济活动寄希望于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3)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他们要求进一步解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束缚。()影响:(三股进步潮流一个国际关系)对资本主义:世纪、7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对工人运动:社会主义

6、运动兴起。对民族解放运动:亚洲革命风暴。对国际关系:亚、非、拉沦为资本主义的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私人垄断:()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含义:第二次工业革命时由于竞争的加剧,少数企业就产量、价格和市场范围达成协议,形成垄断组织。垄断经历了从流通领域到生产领域再到金融领域最后进入政治流域的过程。()产生的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社会化的大生产,要求改变各企业间的无政府状态。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对资本主义:第一,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改变由资金和劳动力密集型发展到以垄断作为组织形式,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

7、,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定型。第二,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和成熟,资本主义政府经济职能不断扩大,资产阶级的民主法制建设加快如政党政治、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司法制度等的。 对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到列宁主义阶段。对民族解放运动:亚洲觉醒。 对国际关系:帝国主义国家将世界瓜分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产生深刻矛盾,导致一战。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时间:酝酿于私人垄断时期,成熟于世纪二三十年代典型是罗斯福新政,广泛发展于二战后。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理论。()含义: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3)产生的原因: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反经济危机和战争的需要。国际竞争加剧,长

8、期性、风险大的投资项目,企业不能负担,需要政府介入。借鉴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错误!链接无效。()影响:凯恩斯主义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反危机理论,针对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所建立的一种生产关系,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克服了私人垄断的弊端。但它不是万能的,又引起通货膨胀和其他社会经济矛盾,如世纪年代的滞涨。基本认识: 1、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政策)的调整, 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进步(尤其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实质是生产关

9、系的不断调整。2、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维护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资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3、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和完善,保证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20世纪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三次改革:列宁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邓小平改革的综合分析与比较。三、土地政策(或三农问题) 土地政策1、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形成并巩固了大土地所有制。2、法国: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大批属于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土地,转移到资产阶级手中,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吉伦特派统治时期,在农村中按户分配公有土地,无偿废除“没有领主的土地”上的一切封建权利。 雅

10、各雅各宾派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形成了小地产制。 拿破仑民法典保证农民革命时期得到的土地。3、美国:美国西进运动和林肯颁布宅地法,形成了大土地所有制,促进了西部开发。 罗斯福“新政”对农业进行调整,以缓和农业经济危机。4、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出钱赎买份地。5、日本:明治政府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使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得到保障。6、德国:容克贵族地主获得土地,进行资本主义化的生产。 基本认识:1、英法革命中处理土地问题的比较:英国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丧失土地,但形成并巩固了大土地所有制,有利于工业革命的进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马克思说,英国土地制度的解决是最革命的。法国分散的小

11、农经济,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长远上看不利于其经济的发展,阻碍了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 2、美国西进运动和宅地法,推动了西部开发,是美国19世纪中后期经济腾飞的重要条件。 知识拓展:(一)苏(俄)联的农业政策1、十月革命后,工农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地主所有到农民所有。2、三年国内战争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3、1921年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4、在20世纪2、30年代,实施了农业集体化,所有制从农民所有到集体所有。(暴力和行政手段)5、在20世纪50、6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领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

12、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失败)6、工业化过程中,存在轻视农业、掠夺农业积累发展资金的弊端,抑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长期落后的局面。我国建国后农村经济结构的四次调整:时间调整原因核心内容影响19501952 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个体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开辟了道路19531956 农业合作化 小农经济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19581978人民公社化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化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197

13、8年后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基本认识:土地改革是把地主土地私有制变成农民土地私有制,农业合作化运动是把农民的土地私有制变成土地公有制,二者都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建立在土地公有的基础上,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四、市场(一)国内市场的形成 与上面土地问题的解决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联系在一起。(二)国际(世界)市场的形成1开始形成(1)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侵略,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不断扩大。 (2)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海

14、外市场。 2初步形成(1)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在各地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把广大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卷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成为其经济附庸,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3最终形成: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各国进一步争夺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开拓国外市场,世界基本被瓜分,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基本认识: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 社会革命和科技革命奠定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评价:对资本主义:在市场中占主导作用,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处于被动地位,有双重

15、作用。对国际关系:加强国际联系,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3、资本主义发展与市场的关系:市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条件,决定其兴衰。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对市场的争夺。英国、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的兴衰证明了市场的作用。知识拓展: 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市场的关系(一)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与市场的关系1、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市场,实行配给制。新经济政策,恢复市场,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商品和市场。2、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产生严重经济困难。20世纪50、60年代改革,企图突破苏联模式,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南斯拉夫的自治制度强调市场的作用,但又出现分散主义等问题。 波兰经济改革提出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 匈牙利把中央管理与商品、市场的积极作用有机联系,成效显著。 捷克斯洛伐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