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教学设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语文北师大必修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804847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8.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语文北师大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语文北师大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语文北师大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语文北师大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语文北师大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教学设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语文北师大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教学设计】《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语文北师大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花淀教学设计宜阳一高 李金霞教材分析:荷花淀是一篇意境优美、语言请丽的诗化了的小说,是孙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描写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个令人喜悦的故事。他用充满诗意的笔致,把白洋淀人民保卫家乡所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交织在白洋淀水乡如诗如画的背景上,展示人民群众爱家爱国的情操,并塑造了一群独具魅力的女性形象,把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崇高品格、纯美人性发挥到极致。教学目标:1、认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理解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和传神的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3、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

2、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水生女人等妇女形象的分析。教学难点:通过景物描写、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感情。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学生预习课文,形成初步认知。教学过程:一、真情导入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设计意图】通过神话传说导入,让学生带着对白洋淀期待进入到对文本的学习。二、写作背景本文写

3、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三、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

4、。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四、情节结构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

5、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第一部分: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月夜编席(14自然段) 夫妻话别(529自然段) 水生离家(3031自然段)第二部分:探望丈夫,归途遇敌。(发展)探望丈夫(3238自然段) 扑空归来(3947自然段) 淀上遇险(4861自然段)第三部分:伏击歼敌,战斗中成长(高潮、结局、尾声)伏击歼敌(6265自然段) 意外相见(6684自然段) 组织起来(85自然段)【设计意图】本文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课前充分预习并用简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有助于理清文章的思路,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五、重点探究(一)景

6、物描写景物描写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怎样鉴赏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首先应明确写的是什么样的景,必须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其次,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第三,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的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在阅读和鉴赏时,还必须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只有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才能进入美好的艺术境界,才能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的串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旨。1、阅读“月亮升起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这部分内容,分析这几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明确:月色皎洁,洁白的

7、苇席遍地,银白的淀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勾画出一幅恬静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2、这部分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明确: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因此必须拿起枪,为保卫可爱的家乡而战,对战争满怀着必胜的信念。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第三,

8、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二)人物对话人物对话要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考虑分析其用意、心理、情感、效应等因素,充分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整体上去体味,进而理解其对刻画人物性格和发展故事情节的作用。1、这一节对话可分几层?明确:可分追问真情、赞同丈夫参军、应承丈夫的嘱咐等三层。2、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认真分析水生嫂的对话,说说这些对话对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什么作用?明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表现了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她们几个呢?”水生

9、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活找活。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体贴、温柔、机敏和稳重的性格。“你总是很积极的。”在妻子的逼问下,水生终于说出自己“第一个举手”报名参加大部队。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中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

10、女,自然会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以上几句对话,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小结:“夫妻

11、话别”这段对话,刻画了水生嫂这样一个勤劳纯朴,挚爱丈夫,热爱祖国,识大体,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为后来写水生嫂等机智勇敢地与敌人斗争,发展成为抗日游击战士作了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话别”也刻画了水生热爱祖国,处处以民族利益为重,事事争先,也爱家庭、妻子、孩子,体贴理解妻子,鼓励妻子进步这样一个革命战士的形象。(三)生动的细节描写把紧张的战斗情景和日常生活的细节揉合起来,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

12、明天”就要参军到大部队上去,的确出于水生嫂的意料之外,心里受到震动,手指不由自主地震动了一下。我们不难想象,这时水生嫂心里的感情一定是很复杂的:几年的夫妻恩爱,家中生产生活两副重担,上前线前途莫测但水生嫂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明大义的人,很快地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用这个动作迅速平衡了自己的情绪,她不能让丈夫看出自己有软弱的表现,并作出了支持丈夫参军的决定,显示了她的坚强性格。2、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充满诗情画意。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楚枪声是向着外面,她们才趴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自己的丈夫。明确:

13、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生动,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聚精会神),妻子却在紧张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也是聚精会神),为下文议论战士们“横样子”伏笔。这个细节,使紧张战斗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重写奇袭、巧遇,是故事的高潮。3、打捞战利品,也有许多细节描写。明确:“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的拿手戏。”这里,把打捞战利品和日常生活摸鱼揉合在一起。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船上”,几个青年妇女又把掉在水里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一丢过去,又丢过来,渲染了胜利后的欢乐气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戏谑的情感。六、课堂总结 小说以诗样的意境、散文般的

14、语言、戏剧化的对白、歌曲般的行文节奏,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细节描写叙述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几位青年劳动妇女在战争中逐渐成长的故事,刻画了她们勤劳、淳朴、多情、进取的性格。反映了抗日军民协同作战,保卫家乡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品味语言、分析小说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进行概括、归纳的思维能力。七、作业布置1、课后练习题2、情景作文-试围绕谈理想或其他话题写一段对话,要求突出对话的个性化。教学反思荷花淀这一课安排在了必修二中,经过着半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但是还缺少必须的自学和阅读潜质,因此提前布置预习工作,让学生自己解决生字、新词。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解读,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法,透过分析小说三要素来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引导学生分析水生嫂勤劳善良、温柔体贴的性格,把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分主角朗读,揣摩语言,透过语言去把握人物的个性特征。学生对语言生活化和形象化表现出极大兴趣,课堂气氛也比较融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