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1-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473744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精品)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1-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育精品)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1-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育精品)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1-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育精品)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1-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育精品)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1-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精品)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德宏州芒市第一中学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卷面分:100分注意: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完卷时只要上交答题卡。第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与自然界同时产生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A B C D2.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B.物质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

2、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3. 贺知章回乡偶书中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反映了文化对人的影响的哪一特点?( )A、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 B、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C、文化对人精神愉悦的影响 D、文化对人健康向上的影响4在一次评选20世纪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的活动中,鲁迅的呐喊、曹禺的雷雨、雷锋的雷锋日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榜上有名。由此可以看出( ) A.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创造了人 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 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

3、标志5.“入乡随俗”表明了( )A.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B.优秀文化取代落后文化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D.不同的文化具有共同性 6在中国,陶瓷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这体现了中华文化( )A.源远流长 B.绝世无双 C.包容性 D.推陈出新 7“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之所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引领人们前进 B.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文化具有深

4、远持久的影响 D.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状态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8.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是因为( )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A. B. C. D.9.人们从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物质的东

5、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 B. C. D.10.近来网上相继爆出令人担忧的“XX门事件”,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90后”的青少年。为此,青少年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遵守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自觉抵制低俗文化的污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A B C D1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恩格斯的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哲学的智慧( )A.产生于人类的思考B.在于指导人的认识活动C.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D.在于指导人的实践活动

6、12.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13.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 “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14.“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句励志名言从哲学角度看( ) 说明了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夸大了意识

7、的能动作用 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A. B. C. D.15.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成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本原。这种哲学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 主观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1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观念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17.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这说明( )A.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 B.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马克思主义哲

8、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19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他们是在思考(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问题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 )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

9、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A. B. C D芒市第一中学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答题卡 题 号统分栏总 分1-20212223(1)(2)2425(1)(2) 得 分改卷教师签名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卷(非选择题60分)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十八大以后,中央高层频繁发声,不仅反映这一届政府对文化建设

10、的重视,更显示其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决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运

11、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8分) 22.材料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广东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目前,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材料二:广东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居民储蓄存款、税收、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货运量等均居全国第一。进出

12、口贸易连续18年居全国首位。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不差钱财,优势明显。运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8分)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5月20日,第4次亚信峰会将在中国上海举行,届时中国将正式成为2014年至2016年国亚信轮值主席国。习近平主席在亚信峰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上,我们亚信国家要成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要发扬亚信会议求同存异的优良传统,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主权,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材料二:习近平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 请结合材料一分析,你是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10分)(2)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文化强国之梦。(12分) 24.材料一 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