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名330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538074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名330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名330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名330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名330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名33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名330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生活教育”是这样定义的:“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率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当前,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践行陶行知先生这一深邃的教育思想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小学数学教学更加不能例外。“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正如荷兰数学家、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的那样:数学教学就是源于生活、扎根于现实。因为,离开生活的数学是一片没有魅力的“死海”!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

2、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在农村小学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词生活化数学问题实践经验数学化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一、创新使用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觉得枯燥,数学知识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往往会觉得乏味。但教师只要试着把数学问题融入生活,就会体验出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数学知识技能训练“生

3、活化”要求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安排了一个游戏: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的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个数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1个月饼,要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难住了,有位同学伸出弯着的一个手指,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因为每人分到半个月饼。”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分数的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生活化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尽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获得广泛活动经验”。二、激发学习兴趣,让新课导入生活化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学生的角色其实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和创造者”,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实现教学环境的开放和师生生动活泼角色的开放,打破过去“师授生听”的传统模式,这就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民

5、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性格开朗、兴趣广泛、思维活跃,因而主动参与。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捕捉生活素材,让学习过程生活化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教师就应具备生活意识,用一双慧眼发现数学信息,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教学,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并感受数学的作用,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分类一课时,我们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去逛文具超市或超市,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商场里面的商品是怎样摆设的。教师可把商场里的商品

6、做成课件,在新课开始播放课件,创设情境,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学生就能联系课前观察的情景很容易回答出:“同一种商品摆放在一起”,这就为分类的认识奠定基础。如此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趣味性,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应该是“书本中学数学”和“生活中做数学”并存,所以,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有300名学生就会有300种不同的爱好。”在课堂上,学生们那一双双“生活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是也是多样的,他们的思维方向、思维结果不一定会顺应教师的教学预设。那么我们的教学是执行预设的教案,还是开发课堂生成的资

7、源呢?我们必须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而没有个性的教学,就无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创新。”教师必须坚持教学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的多样化、灵活化、个别化;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特点、优点、闪光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都提供有力条件。 “授之以鱼,只供一饭;授之以渔,受用终身。”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优化方案,并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四、学以致用,让数学练习生活化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

8、之木”,“无源之水”。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越大。”反之,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切,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最早的加法是怎么来的?古人用绳子系扣,一个扣加一个扣等于两个。计算对生活的帮助很大。如:我们去买东西就要用加减法。小学也有换算。有时,也会用到乘除法。在小学应用题中有许多生活应用的东西。比如:追击问题。相遇、相对而行等好多问题。在生活中用于计算时间。还有几何,三角形、正方形。对于生活中作图问题的帮助的例子更多。然而,在课堂中,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现象:1、树上有12只鸟,飞走了5只,还剩多少只?答案是17只。2、王奶奶家养了

9、15只鸭子,8只公鸡,32只母鸡,王奶奶家共有多少只鸡?算式是:15+8+32等等。学会了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在情景中学习是最有趣的,为生活而学是最有价值的”。总而言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充分挖掘生活资源,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食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智慧的挑

10、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使学生感受我们生活的世界时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的数学。参考文献1、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法2005年云南教育出版社。2、刘电芝主编学习策略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3、魏汉生“学生策略初探”,教育研究1992年。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谈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联系 中国农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学。” 那么,就我们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让数学更好地贴

11、近学生生活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小的做法: 一、让新授前的导入与生活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节课有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地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无形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让例题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易于接受、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12、和数学的实际,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例如: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把例题变成一道联系班级实际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第一组有12个同学,请大家把他们排成一排,然后平均分成3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把他们平均分成2份,每份人数占第一组人数的几分之几?哪份人数多?结果学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数学过程,学生易于接受、理解,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增强了。 三、让练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学以致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

13、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对教材适当作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相信这样的话学生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

14、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其可能性。(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状。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应试教育的存在,小学数学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很多做法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在小学教学中,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传授为主,还是让学生在解答数学作业时力求获得标准的唯一的答案。儿童过早的、过度的被老师按在数学的符号堆里,整天做数学题,但不知数学与生活有什么联系。因此,在现实中遇到数学问题时不会解决,只是学了一些死知识,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可能性当前小学数学的新教材与以前的教材有着天壤之别,更加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15、,与学生的亲身体验相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他们提供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其实数学本来就源于生活,用于生活。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要求。从古到今,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密切。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中就出现了“鸡兔同笼”等实际问题。现在,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应用性越来越强。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的练习设计也反映这一特点,其中有许多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习题,如市场营销、银行贷款、股票行情、出租车费、统筹运输、电脑上网等问题。下述的几个例子就反映数学来源于现实

16、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应用性。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例如,在新课标数学实验教材第七册教育储蓄一节,课后设计如下:为了使贫困学生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设立了助学金贷款,助学金贷款分0.5-1年期,1、3年期,3-5年期,5-8年期四种,贷款的利率分别为5.85%,5.95%,6.03%,6.21%,贷款利息的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