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4451854 上传时间:2019-10-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3.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方 ? 忠 内容提要? 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 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 欣赏, 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 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和龙骨。文学的经典化必然会 形成对原有文学史模式的颠覆, 对新的现代文学史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 文学经典化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 格局, 其次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深度, 再次决定着现代文学史的影响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应该 删繁就简, 去粗取精, 由厚变薄, 走向经典化。 关 键 词? 文学经典? 经典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 重构 ? ? 自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 中国

2、现代文学史的 研究与写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种新视野、 新 观点、 新格局、 新写法的文学史纷纷问世。其中有 以图出史、 图文并茂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 (杨义) , 有以点代面、 以十二个年份为聚集点的 ?百年中国文学 ( 谢冕) , 有注重研究中外文学关 系的?1898 1949 中外文学比较史 ( 范伯群、 朱 栋霖) 、 ?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 ( 田本相) , 有以创 作思潮为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发展主线的?中国现 代文学主潮 ( 许志英、 邹恬) , 有对中国现代文学 研究的历史进行全面回顾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史纲 ( 徐瑞岳) 等。这一方面显示了文学史写作 的无限多样可能性, 另一

3、方面也呈现出文学史研 究的活力。这种状况无疑是令人鼓舞的。 在多样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和写作中, 经典化是一个一直为人们所关注但又未得到研究 者足够重视的问题。文学史的研究固然而且必须 要以史料为基础, 但我们看到的文学史著有不少 流于史料的堆砌; 文学史的研究自然要有宽广的 学术视野, 但有相当一部分文学史著内容过于庞 杂, 脉络不清晰, 令读者如坠云里雾中。这些情形 的发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于研究者缺乏经典化的学术理念和方法。在 中国现代文学早已成为历史名词, 现代文学研究 失去了! 显学地位和轰动效应而走向! 古典化以 后, 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化是否应成为文学

4、史研 究者的自觉追求? 而文学的经典化对中国现代文 学史研究和写作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是值得 人们重视的问题。 一 文学经典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 20 世纪 80 年代初, 当人们逐渐摆脱了政治 决定一切的标准, 还文学以文学本来面目以后, 当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逐渐失去了显学地位而成为一 种纯学术研究以后, 文学经典化问题开始成为学 术界思考的一个问题。到 90 年代后期, 中国现代 文学研究界已经较多地引入经典化研究。尤其在 世纪之交, 以经典化为主要内容, 在海峡两岸都开 展了文学经典的评选活动。中国大陆出现了多种 ! 百年文学经典选本, 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 ! 百年百种优秀文学

5、图书; 台湾?联合报 评出! 台 189 湾文学经典 30 种等。香港?亚洲周刊 更组织全 球知名华人专家、 作家, 评选出! 20 世纪中文小说 100 强。这些活动固然有出版商拓展市场的因 素, 但显然也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调整研 究思路, 重建研究秩序的趋向。 当然, 由于个人的兴趣、 爱好、 艺术修养、 文学 观念、 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的差异, 研究者对经典 的认识也不尽相同, 这是大可讨论的问题。依我 看来, 所谓文学经典, 指的应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 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 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 读、 欣赏, 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 深具原 创性的文学作品。 首先, 作为衡

6、量经典的标准, 我们理应坚守 ! 文学是人学的原则。! 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道 出了文学的精髓。! 五四以后的中国文学深受西 方启蒙主义思潮的影响, 强调以人为本, 追求以个 性解放为核心的人的全面解放。在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 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具有丰厚的人生 意蕴, 对人的情感、 心理和整个精神世界有着深刻 而动人的描写。它艺术地表现了人性的方方面 面, 既有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 也有人性的种种弱 点, 包括病态、 变态等阴暗的一面。鲁迅对国民劣 根性的深刻揭示, 老舍对老北京市民社会和市民 性格的生动描写, 沈从文对湘西世界未受现代文 明侵蚀的自然淳朴人性的审美发现, 张爱玲对三 四十年

7、代大上海十里洋场没落贵族家庭的病态人 生和病态心理的艺术刻画, 成就了他们作为杰出 作家的地位。其中, 沈从文的小说在人性美和人 情美的追求方面, 取得了尤其突出的成就。! 美 丽, 清洁, 智慧, 以及对全人类幸福的幻影, 皆永远 觉得是一种德性, 也因此永远使我对它崇拜和倾 心#我的写作就是颂扬一切与我同在的人类美 丽与智慧。 !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 础, 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 结实, 匀称, 形体虽 小而不纤巧, 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 %人性 而先前登不了大雅之堂的作 品, 由于与当下的时代精神、 价值观念相合, 倒很 有可能进入经典的行列。其中有些作家的文学史

8、地位是在其身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数百年后才确 立的。如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明清小说长期为正 统的文学界所轻视和排斥, 一直到晚清以后, 在梁 启超、 胡适、 鲁迅等人的努力下, 才取得了文学的 正宗地位, 成为经典文学。这种情形在国外同样 存在。莎士比亚也是在去世数百年后才被确立为 经典作家的。再如金庸文学地位的变迁也很能说 明问题。金庸的武侠小说, 自 20 世纪 50 年代中 期问世起, 一直被人们归入通俗文学一类, 但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 学术界对金庸产生了全新的评 价。先是王一川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 库,小说卷 时将其列为继鲁迅、 沈从文、 巴金之 后, 位居第四的小说大

9、师; 继而又被严家炎推许为 以小说发动了! 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 ! 我们还 从来不曾看到过有哪种通俗文学能像金庸小说那 样蕴藏着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 具有如此高 超的文化学术品位 #金庸的武侠小说, 简直又 是文化小说, 只有想像力极其丰富而同时文化学 养又非常渊博的作家兼学者, 才能创作出这样的 小说 ; 刘再复也认为:! 他真正继承并光大了文 学剧变时代的本土文学传统; 在一个僵硬的意识 形态教条的无孔不入的时代保持了文学的自由精 神; 在民族语文被欧化倾向严重侵蚀的情形下创 造了不失时代韵味又深具中国风格和气派的白话 文, 从而将源远流长的武侠小说传统带进了一个 全新的境界。 .

10、尽管当下对金庸的小说还有不同 的乃至截然相反的看法, 但金庸的经典地位已得 191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到学术界较为普遍的认可。 因此, 经典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是不断 流动变化着的。我们在讨论经典的标准并进而确 认一个时代的经典之前, 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历 史的延续性, 尊重前人对经典的选择, 另一方面要 有独特的时代眼光与现实立场, 重新选择和淘洗 经典。 三 文学经典化必然会形成对原有文学史模式的 颠覆。 文学史的研究反映了研究者对文学的总体把 握和对文学发展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这种认识 应该是清晰明了的, 但在已经问世的众多的中国 现代文学史著作中, 普遍存在着

11、这样的情形: 大量 的材料淹没了观点, 繁琐杂乱的叙述肢解了文学 史的完整性, 经典作家作品混迹于无特色可言的 作家作品之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进入了一 个误区。要改变这种状况, 文学经典化无疑是一 条可能的道路。 经过数十年的学科建设,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经过了繁复的资料搜集、 挖掘、 整理的历史阶段, 文学史观在经历了不断的调整后也趋于持平、 公 允。这为经典化研究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中 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应该删繁就简, 去粗 取精, 由厚变薄, 走向经典化。 文学经典化对新的现代文学史必将产生深远 的影响。 首先, 文学经典化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格局。 文学的历史自然是由众多的作

12、家共同创造 的, 但在推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作家们所起的作 用有着显著的区别。一些作家因创作了具有高度 的原创性和丰富的艺术性的经典作品而产生了广 泛的影响, 成为影响时代文学风潮的经典作家。 文学史研究和书写的主体, 便应该是这部分经典 作家和他们的经典作品。由于每一时代都有自己 时代的经典, 因此每一时代的文学史都在不断地 重写。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学术界提出的! 重写 文学史的口号, 实际上就包含着一种文学经典化 的学术诉求。20世纪 90 年代初, 王一川主编?二 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小说卷 , 打破了原有 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鲁、 郭、 茅、 巴、 老、 曹的格 局, 形成

13、了! 鲁迅、 沈从文、 巴金、 金庸、 老舍、 郁达 夫、 王蒙、 张爱玲、 贾平凹新的排列顺序, 原本享 有盛名的小说家茅盾落选。当然, 从经典化的角 度来看, 这种排列只是多种排列中的一种。当我 们用新的审美眼光和价值标准来反思文学史的时 候, 自然会得出许多不同于前人的结论。问题的 关键在于, 这些新结论完全有可能改变我们对原 有的文学史格局的认识。如前些年陈思和等用 ! 潜在写作、 ! 民间文化形态与民间隐性结构、 ! 共名与无名等概念解读 1949 年以后的中国文 学时, 原有的文学史的学科界限便被突破了, 许多 文学现象被赋予崭新的意义。同样的, 在经典化 的视野观照下, 新的文学

14、史格局将更注重原创性、 艺术性、 审美性, 更注重文学本体自身内部的发展 规律。 其次, 文学经典化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深度。 文学经典化使文学史的写作不再流于单纯地 罗列作家作品等文学史实, 而注重对经典作家经 典作品的艺术研究, 尤其是原创性的研究。以中 国现代小说为例, 可从题材、 主题、 人物、 结构、 语 言等诸多方面, 研究作家作品对前人的继承和超 越。鲁迅为中国现代小说开拓了两大创作题材: 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 在严格的选材过程中, 他开掘出以批判国民劣根性为主要内容的鲜明的 反封建主题; 而在艺术表现方面, 他以冷峻、 犀利 的语言创造出形态各异、 结构手法不断创新的艺 术形

15、式。鲁迅深具原创性的创作, 开启了中国小 说现代化的先河。郁达夫小说以自叙传的形式写 出了现代知识分子中的零余者形象, 他以大胆的 自我暴露, 浓重的感伤情调, 强烈的自我抒情色 彩, 形成了极为独特的小说艺术风格。巴金的小 说以充满激情的笔调, 对封建大家庭的罪恶进行 了大胆暴露, 对于大家庭中青年男女的命运进行 了反思,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其一生创作的强 烈的反封建精神。老舍的小说开拓了又一个崭新 的题材领域, 他集中地对城市贫民生活及其性格 进行艺术表现, 他的幽默风格、 京味特色、 圆熟的 技巧, 成就了他杰出小说家的地位。茅盾的小说 192 江海学刊2005. 3 则侧重于关注民族

16、工业资本家的命运和前途, 他 擅长以偏于理性的笔法对人物进行社会分析, 文 本中洋溢着一种知性之美, 在现代小说中自成一 派。丁玲的小说更多地表现现代知识女性的人生 矛盾和情感困惑, 她的细腻、 率真、 深刻打破了先 前女性作家或偏于温柔或偏于忧郁的格局。而同 样是女性作家, 与丁玲相比, 张爱玲由于所处的环 境、 所受的教育和个性的差异, 则喜欢描写大都市 大家庭中人们的病态人生乃至变态心理, 揭示其 华贵外表下的种种丑恶。其他如沈从文、 钱钟书 等, 皆因其独特的选材、 新颖的表现、 独创的艺术 形式等, 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内涵。当然, 中国现代经典小说家尚不止以上诸位。但从上述 列举中, 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那些深具原创性、 艺术审美性的作家作品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和作 用。新的文学史就要充分地描述这些影响和作 用, 分析其文学史地位与价值, 从而可以更好地揭 示文学内部的发展规律。 再次, 文学经典化决定着现代文学史的影响 力。 除了专业的文学研究和学习者之外, 很少有 人能阅读大部头的内容浩繁的文学史, 更不要说 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