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044283 上传时间:2017-05-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典诗词教学启思录一 笔者正任教高二两个理科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象的相去甚远。以前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还有的学生喜欢选取诗中的词作为自己的笔名或者是书斋的名字,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漠然,笔者心中充满了无助与无奈。有时,笔者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更是“深恶痛绝” 。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

2、,笔者想: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了深一层地思考。 (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1、在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2阅读品位变低。 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都非常重,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有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卡通、漫画、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口袋书。我的学

3、生是理科班,整天忙于数理化,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读长篇名著,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局限在这些“口袋书”中。这些书在学生眼中可谓图文并茂,情节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携带方便,便于隐藏,而且一个中午就能读上一本,所以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 经常性的阅读这些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周星弛的口头禅:“哇靠” “哇塞” ,更有甚者能把他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段爱情放在我面前”倒背如流。前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

4、生。 如第三册的离骚 ,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 离骚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 ,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3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3、死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热情 不少教师平时教上古典诗词,篇篇逐字逐句串讲,老师讲的多,学生自己体验的时间反而少;或者似乎把一堂古典诗词鉴赏课上成了一般的文言文教读课。而事实上古典诗歌不同于文言文,把教文言文常用的方法放到欣赏古典诗歌的课堂上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也难怪学生不喜欢。古典诗词鉴赏课要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

5、,既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又要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造成现状的主观原因 现在有一部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的认识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 1、 “长一点的诗歌,学起来费时费力,又难懂,学了就忘” 这是一种畏难心理。这些理科班的男生生性好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他们注意力保持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记忆深度不够。许多同学看到课后“背诵”两个大字就顿生反感,让他们自觉静心背背古典诗歌是不容易。而实际上要想在嘻嘻哈哈的笑闹中轻松学好语文同样也是不太现实的,要想在学习中取得成效,本身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 “学古典诗词落伍了,不够现代” 古典诗词不是外语,而是我们民族古代的语言

6、形式。学习古典诗词就是回望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源头,没有它,我们就找不到4“回家”的路。不好好学习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我们就愧对于祖先,愧对于血管里流动的中华民族的热血。但学生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些,他们受流行文化的影响喜欢流行歌曲,却不知有许多歌词都是由古典诗词改编而来的。所以他们会觉得学古典诗词是“落伍” ,跟不上时代。 3、 “为了考试,我愿意在语文课堂上读读古典诗词,在课外我从来不读这些诗词” 这些学生很实际也很纯粹,他们学习古典诗词就是为了考试时的得分。抱着这种应试心理,学生就变得功利、浮躁,不肯静下心来多读多背,至多背几句“名句” “考点句”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只有深入

7、到学生中去分析外在的和内在的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对症下药。二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古典诗词的价值,教师也要从根本上领会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古典诗词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学习古典诗词,从语言的范例中学习语言,能丰富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与鉴赏中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5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 (一)古典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的地位 1、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大。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六册一共安排了三个单元学习中国古代诗歌,

8、其中第三册课本就占了二个单元,即诗经 离骚汉魏晋诗歌单元和唐诗宋词单元,还有第五册的李白、杜甫诗歌单元。 2、在语文读本中所占的分量重。 语文读本是与教科书各个单元配套使用的。以第三册为例,为配合课本第一单元的学习,读本选入了诗骚留韵和汉魏诗歌两个专题;为配合课本第二单元的学习,读本选入了唐宋诗词专题。这些诗词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进文学素养,丰富文化底蕴,充实语文知识,增强语文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 3、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诵读篇目中所占的数量多。 课程标准附录“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中要求会背诵一定数量的古典诗词:诗经 ,如氓等;楚辞

9、,如离骚等;唐宋词,如李煜虞美人 、苏轼念奴娇 、辛弃疾永遇乐等。同时,高考作为一种选拔和导向,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对古诗词的重视。2001 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2003 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王维的过香积寺 ;2004 年高考语文试卷(浙江)李白的菩萨蛮诗歌鉴赏题加上名句默写,在整张试卷分值约占 810 分。6(二)古典诗词教学中应该学会的技巧 “温柔敦厚,诗教也。 ”课程标准中指出:“加强诵读涵永,在诵读涵永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唐诗作品进行赏析,感悟作品的艺术

10、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 ” 教学古典诗词不应该是机械的、生硬的,而是要让学生知道到底学什么,怎么学,教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养成能力。 (1)学会读背。教古典诗词应回到读读、背背、想想的传统上来。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圣先贤已指明了方法。 “读书百遍”指应多读多背。古代私塾不正是采用“口而诵,心而惟”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大量儒生吗?只有反复诵读, “情读” 、 “美读” ,才能真正体会诗词的意味、情趣和诗气。可见,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2)学会知人论世。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

11、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这是细致的铺垫工作,为学生的自觉自主阅读做好准备。 (3)学会品诗歌。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题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常感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无从下手,或不知所云,答非所7问。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 、 “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鉴赏古诗词,重要的是解意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反复揣摩,体味意象,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 (4)学会自主阅读。对古典诗词的阅读,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

12、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诗词进行个性化解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三 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古典诗词意义,产生并保持学习的热情,进而养成基本的欣赏能力,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中,就要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者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操作中可以选择以下几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一)从内容上入手 1、从文本本身入手,用思想引导思想,用热情点燃热情 文学诗词本身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散发着巨大的魅力,教师的作用首先就是要引领学生去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引发学生思考挖掘作品中的深意。只有学生感受到了“情” ,才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所吸引所感

13、染,拿出劲头来学习。 教师要用自己的“情”去感染学生。学杜甫登高 ,教师要8“哀” ,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哀情;学柳永雨霖铃 ,教师要“愁” ,让学生感受离情,感受婉约派词的特点;学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师要“豪放” ,让学生感受词人壮志未酬的感慨,感受豪放派词的特点。教师要深入文本去体验,引导学生把作家的情感化成自己的情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奠定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基础。 2、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典故、成语、民俗或者神话传说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离骚时,可以讲讲民间“赛龙舟”和“端午吃棕”的来历。上锦瑟时,可以讲讲“望帝杜鹃”的典故。 3、从提供一些作家、作品、背景知

14、识着手,扩充学生见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讲到苏轼时,教师可以介绍“乌台诗案” 。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到中间的时候,学习气氛由“放”转为“收” 。这种气氛不利于教学的继续进行,于是,教师决定把学生重新调动起来,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苏轼会被贬官吗?”有学生答:“因为乌台诗案” 。这时,教师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故事:“有一天,苏轼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安石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9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

15、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 ” 讲到这里,教师故意停下来问:“你们说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写得对不对啊?”这时,学生眉头紧锁,一副沉思之状,看得出来已经完全被故事所吸引。于是,教师接着讲:“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 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 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

16、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 教师讲完,学生已经兴奋起来,开始议论纷纷了。教师又接着说:“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 ,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 ”学生这才恍然大悟。看到全班的气氛活跃起来,教师又适时把思路拉回到课文中来:“那么苏轼被贬官之后又抒发了怎样的感受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 10在这堂课中, “乌台诗案”就象是一支调味剂,把学生的胃口吊了起来,学生“品尝”的兴致又来了。此外,讲到陆游时,教师可以介绍陆游和唐宛;讲到陶渊明,教师还可以介绍“不为五斗米折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