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04292318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8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8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8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8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8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8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8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浅谈城市用地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系(院)名称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 业 名 称地理科学学 号101010208学 生 姓 名韦业瑞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严志强(教授) 摘 要首先界定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内涵、划分及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接着论述了城市用地规划是产业结构分配和民生发展的主导力量。最后城市规划体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以下观点:城市用地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可持续是城市健康成长的前提,城市的用地规划是可持续的发展的保证。关键词城市用地 规划 可持续 关系 在城市经济中,城市土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城市的发展与繁荣一定程度是取决于城市土地是否能够集约高效的利用。然而,城市土地极其有

2、限,城市中工业、农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消费等各项经济活动只能在这有限的土地空间中进行,因此城市土地供给稀缺性的矛盾极其突出。城市用地规划也就显得极为重要。1 城市用地规划1.1城市土地的内涵城市土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以及他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很据开发程度的不同,城市土地可以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城市建成区的土地及城市开发的土地;二是城市规划区的土地,指按城市规划和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定期发展的土地;三是城市行政区划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包括城市郊区市辖区范围内的土地。在城市郊区市辖县范围内的土地1。1.2土地利用规划的涵义及意义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

3、超前性的计划与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题是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它不仅解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而且解决土地资源在时间上的配置问题,并且这种配置应该是合理的,可持续的原则应当包含于其中。而城市用地的规划是根据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及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的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城市区域特点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城市土地的规划,决定了稀缺的城市土地的用途,也并决定着城市经济,民生的动向。所以城市用地的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决定性的作

4、用2。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978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所描述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地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我国学者普遍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四个要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可持续发展要依赖于可再生资源,必须努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地球的生命支柱体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

5、础,是人类生存和进步不可替代的东西。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谋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3。2.2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是资源分配,既包括在不同世代之间的时间上的分配(代际公平),又包括了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群间的分配(区际公平)。而土地资源位居资源之首,是一切资源与环境要素的载体,其他资源都要通过土地资源来发挥作用。所以,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即土地利用规划问题。城市的土地尤其稀缺。只有进行良好的规划,才能合理的利用资源,为人民创造最大效益。3、城市用地规划是产业结构分配和民生发展的主导力量3.1产业结构

6、与城市用地规划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有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或是背负了一定的职能。所以在构建当地产业结构体系之时,一定要根据当地有利优势来建设。尤指其地理优势。城市建设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研究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对城市用地、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这样才能把握城市用地变化规律和城市扩张规律, 使我们能够在城市建设中避免城市土地资源的浪费, 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 创造适于居住、生活的空间形态, 使城市能够可持续发展。反过来,城市土地是人们进行各项活动的载体。无论是什么机构,什么公司都要有个办公地,容身所。所以另一方面,土地的规划也可以宏观的调控城市产业的类型与分布。 3.2民生发展与城市用地规划 民

7、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城市居民的生活要有一定的产业与基础设施,从这方面分,城市土地利用科划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交通用地和其他公用事业用地;农业用地和水面。进行城市规划,宏观的调控居民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基础设施的,使之不至于缺失,让城市居民更好的生活,生产。所以城市用地规划是民生发展的主导力量。4、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1可持续发展的城市4.1.1城市问题4.1.1.1城市环境问题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资源

8、人口,经济发展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日益明显,人口和经济的迅速增长,刺激了资源的需求,同时也又发了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加上在发展过程中诸如“先发展、后治理”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导致了对环境的破坏。自然生态的破坏和土地的瞬时,不谨慎减少了自然资源,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是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城市的拥挤等,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促使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排放了大量有害的物质,造成了环境污染,并日趋严重。城市发展的历史证明,城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社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污染中最常见的有大

9、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4.1.1.2城市交通问题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汽车的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许多大城市,由于过量的汽车,道路网规划建设滞后,交通管理不善,经常导致阻塞交通事故频繁,大气污染等。交通问题已经给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总结起来,交通问题主要有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的交通问题、停车问题、交通污染问题等。4.1.1.3城市住宅问题很多城市存在着住房质量低劣,主要表现为设备缺少和住房破损。同时存在高比率空房,西方国家尤其是失去存在大量空闲建筑。住房费用飞涨。中国的城市住宅问题则主要表现在许多城市存在着有待重建的旧城区,里面的旧房危房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10、,却因为政府和企业财力不足,缺乏一财政为主的长期稳定的紫荆来源渠道,无法大量建房,造成恶性循环,居住条件难以改善。同时又因为房地产项目结构不合理,保障性住房发展缓慢表现为城市非住宅供应量过大,有的城市非住宅供应量占总量的1/3.直接导致了低价商品房供应不足,房价上涨。4.1.1.4城市社会问题社会问题主要包括就业问题、贫困问题,老年人问题,种族与社会争端、内城问题等。现代社会就业是人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多种多样的就业机会也是一个城市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大城市的就业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分化,贫富差异,地位悬殊等社会矛盾,是城市问题的重要方面;在我国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11、的增多就业压力增大,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冲击以及老年社会的来临,使得我国城市贫富差距拉大,城市贫困有扩大的趋势。老年人问题作为城市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她们对社会服务,住房和灵力结构等方面都有特殊的需求。然而这些需要并未得过多的关注。虽然社会有关机构为他们提供基本的收入和医疗保健,但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充分的。现在,尽管一些城市专门顶住了针对老年人需要的方案,但是老年人的社会福利和收入水平实际上是下降了。种族问题中国倒是很少见,主要是身份地位差距带来的歧视问题。我国有近2亿的“农民工”,他们中绝大部分在城市务工,经商由于户籍制度等限制,他们无法享受和城市居民等同“待遇”,因此爱来

12、了一系列诸如就业和利益分配及保障,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待遇,社会声望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疾病引发的犯罪等社会问题。内城为题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与内城地区工业击沉所见相联系的经济衰退及其对就业的影响;自然环境恶化,服务设施和住宅内设施缺乏;以城市贫困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衰败;社区和种族争端。4.1.2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自工业社会以来,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产生种种问题,如环境问题、交通问题、社会问题以及安全问题,“城市病”横行于大多数的城市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人们对城市良好地环境的渴求以及意识的变化,通过城市建设与管理谋求城市内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既为当代人城市居民的发

13、展,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方便,有位后代城市居民的更大发展提供基础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放进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法则。4.2城市用地规划的可持续性1991年3月1日,建设部公布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中国城市用地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类别为居住用地,范围为居住小区,居住街区,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的用地;公共设施 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文化娱乐用地,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科研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及其他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求在规划城市用地的时候

14、绝不能只重视一方而忽视了另一方。同时为了适应城市急剧的发展,更有效的使用人力,土地资源,更好的协调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为此,要努力的去创造一种综合多功能生活环境,而不是把各种功能机械的分离。4.3可持续发展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条件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特别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特别指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发展进程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对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注重长远发展和发展的质量,强调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综合协调。土地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其它重要自然资源如森林、生物资源等的主要载体,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对这些关键自然资源存量

15、的影响很大。在土地利用中,对其经济投入越大,自然恢复能力越小,例如森林或湿地被用于发展农业、工业、建设城市等破坏了生态系统,目前绝大多数生物资源的损失是由于土地用途转变造成的。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在一定时点上对土地利用方式的预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原则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在满足经济发展、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规划期内土地资源转化的量和度应从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求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并对土地资源的消耗进行合理的补偿。土地利用规划是对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才能做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

16、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得到综合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土地利用的区际公平和代际公平,促进人类与其他生物物种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5。4.4土地利用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土地利用规划按等级层次分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布局,土地利用规划效益预测等。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包括:居民点用地规划,交通运输用地规划,水利工程用地规划,耕地规划,园地规划,林地规划,牧草地规划,水域规划,旅游地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土地复垦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