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渔业技术服务 促进水产养殖收入.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4268692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抓好渔业技术服务 促进水产养殖收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抓好渔业技术服务 促进水产养殖收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抓好渔业技术服务 促进水产养殖收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抓好渔业技术服务 促进水产养殖收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抓好渔业技术服务 促进水产养殖收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抓好渔业技术服务 促进水产养殖收入.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抓好渔业技术服务 促进水产养殖收入 康县水产站 王平 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加之省市渔业技术推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项目支撑,我县大鲵人工养殖发展比较快,有大鲵经营利用企业、农业部批准的濒危物种苗种供应企业3家,全县注册大鲵养殖公司21家,大鲵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淡水鱼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顺应了国家发展政策,有序推进了我县渔业的快速发展。 一、水产养殖的发展 (一)、大鲵人工养殖1、 养殖概述 我县大鲵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养殖户316家,已注册大鲵养殖公司和专业合作社30家,生态繁殖场56个,占地面积160余亩,工厂化养殖场一处,建筑面积336.6平方米建立仿生态

2、大鲵繁育洞穴16800余处,幼鲵孵化池1200平方米,存塘种鲵17500余尾,存塘幼鲵85000尾。 2、苗种繁殖情况 去年与往年同期相比,全县56个生态繁殖场有20个场地繁殖成功,是前年(9个)的二倍多,产卵孵化技术趋于成熟,人工繁殖和仿生态繁殖出幼苗5.095万尾。 (二)、四大家鱼养殖的发展 全县淡水养殖63户,池塘面积82.6亩,产量公斤,年产值132.16万元。目前,康县丁丁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豆坪乡 村修建60亩淡水鱼养殖场;长坝镇李庄村刘二奎,在本村修建6亩的淡水鱼养殖场;建成后可充实我县部分水产品市场需求。二、具有代表性水产养殖企业及专业合作社1、康县田竹源大鲵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是

3、以工厂养殖和仿生态养殖为一体化的大鲵繁育基地,占地面积8656平方米,其中:工厂化大鲵养殖厂439平方米,仿生态大鲵养殖池3217平方米,建设标准化工厂养殖池6间,种鲵97尾,成鲵552尾,幼鲵650尾。建设仿生态大鲵养殖场三处,繁育洞穴100余处,年孵化能力23万尾。淡水鱼养殖4000平方米,养殖草鱼、鲤鱼、鲢鱼4万尾。2、康县林源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仿生态繁殖场4个,占地面积8040平方米,仿生态大鲵养殖池3217平方米,种鲵97尾,成鲵552尾,幼鲵650尾。建设仿生态大鲵养殖场三处,繁育洞穴100余处,年孵化能力23万尾。 3、康县天之源大鲵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康县白杨乡金钗峪村

4、,距离县城34公里,占地面积9亩,大鲵养殖池塘8亩,室内养殖池210平方米,仿生态大鲵繁育洞穴52余处。合作社存塘种鲵150尾,存塘成鲵200尾。 4、康县三叉河大鲵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康县两河镇马坝村,距离县城78公里,占地面积12亩,由室内池、院内池和仿生态流水池三种模式组成,仿生态繁殖场9亩,室内养殖池30平方米,仿生态大鲵繁育洞穴88余处。合作社存塘种鲵80尾,三龄大鲵200余尾,二龄大鲵300余尾,孵化幼鲵400尾,三处繁殖场有两处繁育成功。 三、我县大鲵养殖所取得的成绩 通过近几年发展全县已有316户进行人工养殖,办理三证的总户数66户,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域滩涂养殖证66本,中

5、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32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3本,今后按照发展规模逐年进行办证管理。 四、项目争取 1、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争取农牧厅大鲵增殖放流项目108万元,分别在杨坝梅园景区天鹅湖和月牙潭进行了人工放流活动,有效的促进了长江上游水域群落结构的改善和增加了自然界大鲵的种群数量,为我县濒危物种的繁育发展打下了基础。 2、由于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加之农牧局领导的积极争取,2009年10月我县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同时立项扶持,划定区域为康南四个乡镇,103.8平方公里,在白杨乡、阳坝镇、两河镇、三河乡建立基层保护站,县上批准了

6、大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并获批了15人的事业编制,为我县减轻就业压力做出了贡献。 3、2011年8月农业部又派专家来康县考察大鲵存量和人工养殖情况,最终批准了三家渔业企业为甘肃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企业,产品可以销往全国各地,也可以在饭店、农家乐把大鲵摆上餐桌,为我县把大鲵产业做大、做强打好了产、供、销基础。 4、2013年配合省级大鲵自然保护区进行了生态补偿项目增殖放流活动,放流招标工作由县政府采购办承办,放流60万元,在阳坝梅园和白杨王坪放流二龄大鲵苗种800尾,并进行了长达20天的后期管理工作,确保了放流工作的有效实施。充实了燕子河、梅园河自然界大鲵种群数量,促进了我县水域群落结构和人与自然

7、和谐相处。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及全国、省、市纪委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