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的解析与弗洛伊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0392054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的解析与弗洛伊德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梦的解析与弗洛伊德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梦的解析与弗洛伊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的解析与弗洛伊德(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梦的解析与弗洛伊德一:梦是愿望的达成 梦是愿望的达成。但在梦的状态下,心理检查机制仍发挥相当作用,使能欲望不能赤裸裸地表现自己。因此能欲望只能采取象征的、曲折隐晦的手法来求得自我表现,以逃避检查。二:梦的改装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的能冲动(从质上说是性欲冲动)趁人睡眠时以伪装的形式骗过有所松懈的心理检查机制而得以表现,就构成了梦境。如果说愉快的、欢乐的、幸福的梦是愿望的达成,那么怎样理解不愉快的甚至痛苦的、悲惨的梦呢?弗洛伊德的回答是,无论怎么不愉快的梦,都不外乎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他认为:“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 ”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

2、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 公式 梦是一种(被压抑的、被抑制的)愿望的(经过改装的)满足 。为了说明这种“变相的改装”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两种科学假设:“我们须假设每个人在其心灵内,均有两种心理步骤(psychicinstance)或谓倾向(ten dency)、系统(system)、心理力量(psychicalforces),第一个是在梦中表现出愿望的内容;而第二个却扮演着检查者的角色,而形成了梦的改装 。 ”同时,再作“一个合理的假设:凡能为我们所意识到的,必得经过第二个心理步骤所认可;而那些第一个心理步骤的材料,一旦无法通过第二关,则无从为意识所接受,而必须任由第二关加以各种变

3、形到它满意的地步,才得以进入意识的境界。 三:梦的素材与来源 他的梦的理论一开始便围绕着潜意识问题,将梦分为“显意”和“隐意” 1、介绍了梦中的最近印象以及无甚关系的印象,如关于植物学专论的梦与分析;2,、孩提时期经验形成梦的来源,3、如梦的肉体方面的来源;4、一些典型的梦,诸如尴尬的赤身裸体的梦、亲友之死的梦、考试的梦等。 梦的思想和梦的内容乃是有如两种语言对于同一内容的两种描述;或者说得更清楚一点,梦的内容对我们来说,像是把梦的思想译成了另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必须通过原文和译文的比较来弄清这种表现形式的符号和构成规律。这样可以使梦的内隐思想不再是一个如此难以了解的秘密,使外显内容返回到其内隐

4、思想。 对于梦的来源,他认为有三种可能:一是它也许在白天即受到激动,不过却因为外在的理由无法满足,因此把一个被承认但却未满足的意愿留给晚上入梦。二是它也许源于白天,但却遭受排斥,因此留给夜间的是一个不满足而且被潜抑的愿望。三是也许和白天全然无关,它是一些受到潜抑,并且只有在夜间才活动的愿望第一种愿望起于前意识;第二种愿望从意识中被赶到潜意识去;第三种愿望冲动无法突破潜意识的系统。在这三种来源之外,他强调“要加上第四个愿望的起源,就是晚间随时产生的愿望冲动(比如口渴或性的需求等) ”。 四:梦的运作凝缩作用 ,如有一个混合的人,模样像 A,穿着像 B,做的事又类似于 C,但是不管怎样,人们总觉得

5、,他实际上是 D。这种混合的组成,就使这几个人所共同的东西特别地得到强调。 转移作用:梦的转移作用,则是将梦的内隐思想中的因素,以某种比较疏远、不重要的东西,如引喻、暗示来代替,而将梦的精神重点或中心转移开去,使得在表面上不能以梦的外显内容看出其内隐思想 。梦的表现形式与运作机制主要就反映在以下 4 个方面:一是凝缩,即几种隐义以一种象征出现。它的作用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是为逃避“梦的检查”。弗洛伊德认为,个人梦中情境为其潜意识内资料的象征性显现,通过对梦的分析,即获得其潜意识内所抑制的问题或线索。二是移置,或称换位,即指把被压抑的欲望调换成不重要的观念。它也是在梦中进行的,目的也是为逃避“梦的检查”。但是醒后回想梦中的经历时,仍会受到“检查”,那就是梦者将梦中颠倒错乱的材料再加一番整理。这种“整理”过程包括戏剧化和润饰。戏剧化就是将欲望表现为具体形象。润饰就是指醒后把颠倒错乱的梦境加以条理化,使之更能掩饰 真相。一般认为,这种整理使梦成为一种统一的、某种近乎首尾连贯的东西,这是“ 梦的工作”的最后一个过程,即“二重加工作用” 。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释梦和自由联想分析构成了治疗神经症患者方法的核心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