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文化产业, 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391960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文化产业, 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设文化产业, 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设文化产业, 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设文化产业, 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文化产业, 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建设文化产业、保护传统音乐和母语音乐教育李彦荣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这为我国文化工作的繁荣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在报告中强调“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指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 ,还要求我们“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 。 1这些重要指示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建设、传统音乐的保护和音乐教育的改革等方面的工作都具有极为深刻的指导意义。笔者长期在西部地区从事教学和科研,深感这些问题的重要。通过学习十六大文件,对建设文化产业、保护传统音乐和建立母语音乐教育体系之间的

2、关系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于全球通讯网络的发明、跨国企业和跨国交流的增长、全球金融市场的支配作用、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以及其他一些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全球化”成为人们最热门的话题,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个新的时代里,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资本的跨国、跨地区联合,另一方面高科技的涌现也大大地改变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根据西方经济学家丹尼尔.贝尔的意见,产业结构的变化表现在五个方面: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

3、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4,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5,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 2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知识经济出现和它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目前在发达国家中,知识经济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都超过 60%,最高的可达 75%以上。在各发达国家中知识经济成分不断增长的同时,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结合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例如在美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出口额曾经占据第一,但目前消费性视听技术文化产品的出口额已经超过了航空航天工业而跃居首位。 3目前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文化消费的比例也在日益增加

4、,旅游已成为时尚,媒体和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也在迅速增长。从国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走向看,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经济所占份额的增长,文化产业将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我们不但要狠抓经济,也要狠抓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在商品社会中,生产和消费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因素。经济产业的发展和人们在物质消费方面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须和人们文化消费的需求紧密结合。从生产方面来看,一个文化产业只有大量生产同样的产品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唱片公司要向尽可能多的顾客销售同样的唱片才能节约成本、增加利润。从消费层

5、面看,文化消费和物质消费的性质又有所不同:一方面,文化作为消费的资源其内容可以被传播,而不是像物质产品那样真正地被“消费”掉。如我们听了一首乐曲,这首乐曲依然存在,和我们消费食物、衣物等商品时的情况不同,文化的消费特征使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许多文化消费品是艺术品,而艺术品的消费,在本质上是拒绝重复和雷同,要求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听唱片的人所需求的不是只听相同的唱片而是希望听到不同的音乐,即使是同一部作品,也希望听到演奏家们不同的版本、演唱家们的不同诠释。正是由于文化消费的这种特性,人们才到不同的地方去旅游。旅游者需要亲临不同的景点,看不同的民俗,听不同的音乐,而不是在不同地方,

6、看相同或相似的景色、1 见中国文化报2002 年 11 月 9 日第 2 版。2 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第 20-42 页,商务印书馆,1984 年,北京。3 见章建刚:全球化进程与民族艺术研究的新课题 ,刊民族艺术研究2002 年第 1 期第 5-15 页。2体验相同的民俗、聆听相同的音乐。因此,文化消费除了其消费资源的“可持续性”之外还有对资源的“求异性” 。文化消费的对资源要求的“可持续性”和“求异性”给发展中国家和尚不发达地区开发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我们应当在发展物质经济生产的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的开发。在这方面云南省丽江县的实践值得我们注意。地处我国西

7、部的云南省丽江县,过去因为地处边疆、经济落后,所以古城和城中的古建筑没有被拆除,也保留了较多古老的民俗和较丰富的传统音乐品种。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地领导和各族人民群众抓住时机,积极利用丽江古城开展旅游并大力开发以传统音乐为主的各种文化产业,使当地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丽江走向世界,变成全球瞩目的旅游胜地的过程中,当地洞经音乐的发掘起了非常好的作用,成为一个突出的亮点。 4丽江成功利用旅游资源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如果我国各地都能从当地的条件出发,努力发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争取利用这种无污染、本身并不消耗能源的资源发展各自的文化产业,当地的经济一定能够得到发展。

8、丽江利用传统音乐资源的做法也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它说明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本身就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发展音乐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利用这一资源。同时,也只有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我们才有可能建设起具有竞争力的音乐文化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我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杨义最近在综合国力不能忽视文化竞争力一文中指出:是否能够充分地发掘本土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是发展文化产业、增强竞争力的一个具有根本性的重要保证 5,丽江的经验和杨义的观点都说明了传统音乐在建设文化产业方面的重要意义。2000 年 7 月,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接受西部一家报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在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不要

9、忘记我们的人文资源,要注意保护、发展和利用。 ”6费先生认为,开发西部的文化资源,必须建立在“保护第一”的基础上,因为如果保护不好,资源已经流失或被人为地破坏了,所谓“开发和利用”也就无从谈起了。因此,在音乐文化产业的建设中,第一步工作还不是如何“开发和利用” ,而是如何“保护”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 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 ,这对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建设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文化遗产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古迹等是比较容易保护的,只要不加以人为的破坏,定时维修就可以。由于音乐是人类为表达思想感情、交流信息而创造和选择的、以乐

10、音和噪音为表现媒介和载体的、超越语词功能之外的一种成系统的行为方式, 7所以传统音乐是一种无形文化遗产,它和生活密切结合、同时不依靠乐谱传承,所以它的保护要比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更加困难。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各族人民生活都在迅速地改变着,在这种情况下,要对传统音乐进行保护,只有通过教育。20 世纪 30 年代,匈牙利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当时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认识到:“通过生活本身,传统将缓慢地但不可避免地从人民生活中被抹去。企图阻止这一点,就等于阻拦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是徒劳无功的。现在,接受传统、保持传统并使之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积极的部分,这是受过教育阶层的任务。” 8 柯达伊

11、提出“通过音乐教育走向民歌”的口号,并指出:“受过教育的阶层”“只有和人民在精神上取得一致方才有可能有力量去完成这个任务。” 9匈牙利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4 见张文勋:“全球化” 、 “现代化”与“多元化” ,刊民族艺术研究2002 年第 3 期第 7-11 页。5 见文汇报2002 年 11 月 14 日第 5 版。6 见费孝通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刊兰州晨报2001 年 8 月 1 日第一版。7 见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第 53 页。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年,长沙。8 柯达伊:匈牙利民间音乐第 160 页,廖乃雄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 年,北京。9 上引书。3我国近代的专业音乐教

12、育体制是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在课程的设置、教学的内容等方面,虽然有自身的特点,但从总的方面来看与西方各国的音乐院校相比,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通过教育来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必须把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提到日程上来。我们首先应当赶上时代潮流,更新观念。从经济全球化和建设文化产业的高度来认识保护传统音乐和建立母语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保护传统音乐和实行母语音乐教育不仅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任务,也是专业音乐教育的光荣任务。建立以母语为基础的音乐教育体系首先应当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加进本地区、本民族传统音乐的内容。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当编写出以本地区、

13、本民族传统音乐为主的母语音乐乡土教材。教材编成后,应当开办母语音乐教育师资培训班,提高中小学教师对母语音乐教育和本地区、本民族传统音乐的认识,帮助他们熟悉教材,传授教学方法。这应当成为各地师范院校音乐系的一项重要任务。乡土教材的编写和教学的实施,将会弥补全国或省(区)统编教材的不足,在少数民族地区,最好能施行双语音乐教学。除了在音乐课上教授乡土教材之外,各中小学还应当通过组织业余音乐团体,如民歌合唱团、民族乐队等形式,把母语音乐教育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处于本地区、本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中的传统民族音乐品种,其传承的方式与现代学院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为了使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必须本着“坚持教育

14、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 的原则,在课程设置、教育形式等方面进行探索。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所把少数民族的一种器乐演奏形式(苗族芦笙)和一种声乐艺术形式(侗族大歌)作为专业音乐院校的一个专业来办的一个学校。他们的经验值得引起注意并在专业艺术院校中进行推广。他们的做法是:首先,课程设置自成一体,不受一般音乐专业的规范和制约。其次,专业课采用歌师、乐师传习并辅之课堂教育的形式,同时注重艺术实践和对民族隐约艺术生存环境的体验和认识,尽可能多的参加与音乐艺术相关的民俗活动。通过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他们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规范教程。 10总之,文化产业的建设和传统音乐的保护,都必须以教育为先导。只有大力开展母语音乐教育,才能保护我们的传统音乐资源,才能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它们得以发扬光大,进入世界各民族艺术之林,取得它们所应当占有的地位。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我国文化产业的需要,同时也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 李彦荣邮编:730070电话:(0931)3351256 7971160电邮:10 见杜亚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论第 74 页,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年,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