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387974 上传时间:2017-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丁肇中知识教学点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能力训练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四、课时安排 1 课时设计1学生自读课文,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完成 学习“重点”,懂得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意义。2教师设计启发性问题,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后,激发学生努力养成注重实践、注重探索精神的热情。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

2、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二)整体感知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三)教学过程 2投影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1)什么是“格物致知”?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明确:因

3、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然后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

4、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四)总结、扩展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

5、。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读后感。(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层次清晰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三、总结、发出号召 叙议结合关于四书中的引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6、译文:古时那些要想显明自己的清明的德行,并推广开去以惠及全天下人的贤者,是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的。要想先治理妥当自己的国家,就一定要先整齐好自己的家庭;要想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就一定要先从自身做起,使自己德行修洁;要想使自己德行修洁,就一定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地;要想端正自己的心地,就一定要先使自己的意志诚恳笃实;要想使自己的意志诚恳笃实,就一定先要广泛地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要想获取各种有益的知识,就一定先要考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只有经过考究而先穷尽世间万事万物的道理所在,然后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取各种知识;只有先获得尽量多的各种有益的知识,然后自己的意志才会诚恳笃实;只有当自己意志诚恳笃实了,然后

7、自己的心地才能够端正而不邪僻;只有当自己的心地端正无邪了,然后自己的德行才会修洁;只有当自身德行修洁了,然后才会感召自己的家人,使得家庭也修洁整齐;然后才会感化国人,使得国家也得以大治;只有当国家大治了,才会使得其他国家也从而效仿,从而使全天下都达到大治的境地。明代的思想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1529),世称阳明先生,对于“格致” 就有个很著名的故事:他二十一岁时,侍父于京都,遍求朱熹(宋理学家)遗书读之, “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沉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二年谱)他想单刀直入探究朱学的内在理路,其诚可佳,其勇可喜,

8、但其行动可笑:传说阳明的爷爷喜欢竹子,在“竹轩”前种了许多。阳明和姓 钱的朋友每天从早到晚默默地面对竹子,竭心尽力地来格其中之理。朱子说一草一木皆含至理,他们便身体力行。到了第三天,姓钱的朋友劳神成疾,阳明笑他不中用,但到了第七天,他也因耗竭心力而病倒。这七天他怎样沉思其理,想了些什么,后人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他一无所获。其实,程(宋理学家程颐)朱也并不这样 去格竹子,程朱之格物致知,是 对于经验中的事物,一一穷究其理;及至“穷”得多时,乃恍然有悟于万物共有之理。胡适也认为对“格致”“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 朱子( 朱熹)作的。”还是在格致与科学一文中,他写道:“ 他们说, 格 就是到,格物就是到物上去穷究物的理。朱子 说得最清楚: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吾心之明莫不有知。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 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即(就) 物穷理,是格物;求至乎其极,是致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