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1.2咳嗽1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3483642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1.2咳嗽1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中医内科学1.2咳嗽1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中医内科学1.2咳嗽1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中医内科学1.2咳嗽1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中医内科学1.2咳嗽1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1.2咳嗽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1.2咳嗽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习上次课内容,感冒临床特征: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 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病 因:外感六淫、时行病毒,在人体卫外功能减 弱,不能调节应变之时发病。,病 机: 邪犯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病 性:外感表实证,有风寒、风热、暑湿兼夹不同。,治 则:解表达邪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清暑祛湿。 时行感冒当清热解毒,虚体感冒当扶正达邪。,引入新课,2019/10/7,1,咳嗽,第一章 肺病证,第二节,第一节 概述、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咳嗽的一般概念。 2掌握咳嗽有外感、内伤之分,其病变重点在肺,而关系到他脏。 3了解咳嗽的诊查要点。 教学重点、难点: 咳嗽基本

2、病机、病理性质及病理演变。,教学目标,(一)定义: 咳嗽是由六淫之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临床以咳嗽,咳吐痰液为主症的疾病。,一、概述,(二)历史沿革,1、病因病机 素问宣明五气论“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咳嗽的病位在肺。 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2.分类 素问咳论: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肺咳、肾咳等。 景岳全书执简驭繁,将咳嗽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3.治疗 、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论述痰饮引起的咳嗽的治法:“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创制止咳名方: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麦门冬汤。 、刘河间河间六书咳嗽论“咳嗽者,治痰为先,治

3、痰者,下气为上,是以南星半夏胜其痰而咳嗽自愈,枳壳陈皮利其气而痰自下。”,(三)病证范围: 西医引起咳嗽的有呼吸道疾病,如咽 喉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支气管炎、 肺癌等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者。,二、病因病机,(一)病因: 风寒 1、外邪袭肺 风热 风燥 肺脏自病 2、内邪干肺 他脏有病及肺 (肝、脾、肾) (二)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肝、脾、肾,(三)病机: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外感咳嗽-实证 (四)病理性质 内伤咳嗽-虚实并见 痰:热痰、寒痰 (五)病理因素 火:实火、虚火,(四)、病因病机概述,情志 肝气郁滞 火气循经 抑郁 气郁化火 上犯于肺,外感 口鼻皮毛 六淫 入侵肺脏,饮食 损伤

4、脾胃 痰浊内生 不节 脾失健运 上犯于肺,肺病自病 肺阴不足 日久不愈 肺气亏损,肾阴亏损 肺阴不足 肾阳不足 肾不主水 水饮内停 水泛为痰,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 冲击声门,咳嗽,大病久病 日久伤肾,(五)病机要点: 病因:外感咳嗽:六淫外邪;内伤咳嗽:脏腑功能失调。 基本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病位:主要在肺,涉及肝、脾、肾 病性:外感咳嗽-实证;内伤咳嗽-虚实并见 病理因素:痰、火,病因病机小结,(一)、病位及涉及脏腑 咳嗽的病变主脏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 (二)、病机关键 邪气干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 (三)、病性及病理演变 1、外感咳嗽 属于邪实,为六淫外邪犯肺

5、,肺气壅遏不畅所致。 2、内伤咳嗽 多属邪实与正虚并见,多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上干于肺所致。 3.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可相互为病,互为因果。,(六)转归预后 外感咳嗽,病浅易治,但燥、湿缠绵; 内伤咳嗽,反复发作,其病较深,难取速效。,三、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 .病史:有肺系病史或有其它脏腑功能失调伤及肺脏病史。 2.临床表现:有以咳嗽或伴咽喉痒咯痰为主要症状的临床表现。 3听诊:两肺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干湿性啰音。 4血常规、胸部X线片等有助于诊断。,(二)鉴别诊断,哮病 喘证 肺胀 肺痨 肺癌,咳嗽证,第二节 咳嗽的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临证参考,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外咳嗽外感治

6、以疏散外邪,宣通肺气; 2、内伤重在调理脏腑功能,祛邪。 教学重点、难点: 咳嗽辨治原则、咳嗽各证型的证治。,教学目标,四、辨证论治,(一)辩证要点 1. 辨外感与内伤,2.辩咳嗽的时间、节律、性质、声音以及加重因素以确定咳嗽的病性: 时间: (1)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声重浊,痰出咳减,多属痰湿或痰热。 (2)午后或黄昏咳重,或夜间时有咳嗽,咳轻少痰,多为肺燥阴虚。 (3)咳嗽白天多于夜间,病势急、病程短,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 (4)夜卧咳嗽较剧,甚则久咳致喘,多为虚寒证。,声音: 咳嗽时作,白天多于夜间,咳而急剧,声重,或咽痒则 咳嗽者,多为外感风寒或风热引起。 若咳声嘶哑,势急而病程短者,

7、为外感风寒或风热、风燥;病势缓而病程长者,为阴虚或气虚; 咳声粗浊者,多为风热或痰热伤津所致; 咳而声低气怯者属虚;洪亮有力者属实;,诱发及加重因素: 饮食肥甘、生冷而咳嗽加重者,多属痰湿; 情志郁怒加重者因于肝火犯肺; 劳累、受凉后加重者,多为痰湿、虚寒。,3、辨痰 (1)痰少或无痰,为燥热或阴虚。 (2)痰多,属痰湿、痰热、虚寒。 (3)痰白清稀,属风、属寒。 (4)痰白而稠,属湿。 (5)痰黄而稠,属热。 (6)痰中带血,属肺热或肺阴虚。,痰白质清稀属虚、寒、阴证; 痰黄质粘稠属实、热、阳证。,3.辩痰色、质、量、味以确定病性,4、辨寒热虚实 (1)外感咳嗽以风寒、风燥、风热为主,内伤咳

8、嗽以痰湿、痰热、肝火为主,多为实证;内伤咳嗽以肺病日久或他病日久者,多主虚证或虚实挟杂。 (2)寒咳:恶寒、痰涕清稀色白。 (3)热咳:恶风、痰涕粘稠色黄。 (4)实证:病势急、病程短,咳声洪亮。 (5)虚证:病势缓、病程长,咳声低弱。,(二)治疗原则 (1)外感咳嗽治宜宣肺散邪为主。 (2)内伤咳嗽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3)久咳者,注重调理脏腑为主,健脾、清肝、养肺、补肾。,注意事项 (1)注意审证求因,切勿见咳止咳。 (2) 外感咳嗽用药宜轻扬,不宜过早使用苦寒、滋腻、收涩、镇咳之药,以免留邪。 内伤咳嗽忌宣肺散邪,以防宣散伤正,耗伤阴液,伤及肺气,正气愈虚。 (3)忌食辛辣香燥、炙

9、博肥腻及过于寒凉之品。 (4)注意理气、化痰、活血。,(三)分证论治,外感咳嗽 咳 嗽 内伤咳嗽,风寒袭肺证 风热犯肺证 风燥伤肺证(温燥证) 痰湿蕴肺证 痰热郁肺证 肝火犯肺证 肺阴亏耗证,(三)分证论治,(一)风寒袭肺 临床表现 1.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咯痰稀薄色白。 2.兼次症: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 3.舌象:舌苔薄白。 4.脉象:脉浮或浮紧。 证机概要 :风寒袭肺,肺气失宣,肺气上逆,治疗原则: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处方: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加减应用: (1)咳嗽甚者加金沸草祛痰止咳; (2)咽痒者加薄荷、蝉衣、防止以祛风止痒; (3)鼻塞声重者加辛夷

10、花,苍耳子,宣通肺窍;,(二)风热犯肺 临床表现: 1.主症:咳嗽频剧,咳声粗亢或音哑,咽喉干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稠。 2.兼症:咳时汗出,鼻塞流黄涕,发热恶风,口渴,头痛肢楚。 3.舌象:舌质红,舌苔薄黄。 4. 脉象 :脉浮数或浮滑。 证机概要 :风热犯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处方:桑菊饮,加减应用: 1.上方可加前胡、牛蒡子以增宣肺之力。 2.咽痛、声嘶者配射干、马勃。 3.口干咽燥,舌质红加南沙渗、天花粉。 4.肺热内盛者加黄芩、鱼腥草、知母清泄肺热; 5.咳甚者银花、浙贝、杷枇叶以宣肺清热止咳。,6.挟湿者,症见胸闷痰多、苔腻等,加沙仁、佩兰

11、理气化湿。 7.痰中带血者,加白茅根、地榆、藕节。 8.挟暑湿,症见胸闷心烦,口渴不饮,身重尿赤等,加鲜荷叶、鲜藿香、西瓜皮等,以清暑湿。,咳嗽频剧,咽喉干痛, 咯痰不爽,鼻塞流黄涕。,咳嗽、咯痰,发热恶风,口渴,头痛肢楚咽喉干痛,痰黄稠。鼻塞流黄涕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咯痰不爽,痰粘稠或黄稠。,肺,风热,痰,咳嗽,风热犯肺, 肺失宣肃, 肺气上逆,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桑菊饮,桑叶 菊花 薄荷连翘,桔梗甘草,芦根 连翘,杏仁,证候分析示意图,(三)风燥伤肺 临床表现: 1.主症: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丝。 2.兼次症:喉痒,咳甚胸痛,唇鼻口干燥,咽喉干痛;或初起伴鼻

12、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 3.舌象: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 4.脉象:脉浮数或细数。 证机概要 :风燥伤肺,肺失清润,治疗原则: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处方:桑杏汤 加减应用: 1.津伤甚者加麦冬、玉竹滋养肺阴; 2.热重者加石膏、知母清肺泄热; 3.痰中带血丝加生地、白茅根清热止血; 4. 痰多难咯者,加瓜蒌皮、百部润肺止咳。 5.咽痛明显,加玄参、马勃、胖大海清润咽喉。,6.另有凉燥证:乃由燥证加风寒证而成,症见干咳无痰或痰少,咽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用杏苏散加紫菀、冬花、百部治之,则达到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之原则。,(四)痰湿蕴肺 临床表现 1.主症:咳嗽

13、多痰、咳声重浊,色白粘腻或稠厚或稀薄,每于晨间咳嗽尤甚,因痰而嗽,痰出咳缓。 2.兼次症:胸闷脘痞 ,呕恶纳差,腹胀便溏。 3.舌象:苔白腻。 4脉象:脉濡滑。 证机概要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治疗原则: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处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 加减应用: 1.痰湿较重者,咳痰多而稠厚,舌苔厚腻,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 2.寒痰较重者,痰粘白如泡沫,怕冷加干姜、细辛温肺化痰。 3.脾虚甚者加白术、党参健脾益气。 4.病情平稳后,可六君子丸以资调理。,咳嗽、咯痰,咳嗽、咯痰、胸闷,脘痞 ,呕恶纳差,腹胀便溏,咯痰、便溏、 苔白腻、脉濡滑,脾湿生痰,上渍于肺, 肺失宣肃

14、,肺气上逆,咳嗽,肺,脾胃,痰湿,燥湿化痰 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健脾化痰,宣肺止咳,证型分析示意图,(五)痰热郁肺 临床表现: 1.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 2.次兼症: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身热,口干欲饮。 3.舌象:舌红,苔薄黄腻。 4. 脉象:脉滑数。 证机概要 :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治疗原则:清热肃肺,化痰止咳,代表处方:清金化痰汤 黄芩 桔梗 甘草贝母 瓜蒌 桑白皮 山栀 清肺化痰 橘红 茯苓 瓜蒌 甘草 健脾化痰 知母 麦冬 瓜蒌 养阴生津,润肠通便,加减应用:,1.痰黄而脓有热腥味加鱼腥草、浙贝母、冬瓜仁、

15、生苡仁以清热化痰解毒。 2.胸满咳逆,痰多,便秘者加葶苈子、大黄泻肺逐痰。 3.痰热甚者,加胆南星、天竺黄、竹茹以清化痰热。 4.痰热伤津,加南沙参、天冬、天花粉养阴生津。,(六)肝火犯肺 临床表现: 1.主症:气逆咳嗽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引胸胁作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 2.兼次症:烦热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稠,或痰如紊条,口干口苦,胸胁胀痛。 3.舌象:舌边红,苔薄黄少津。 4.脉象:脉弦数。 证机概要 :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治疗原则:清肺泻肝,止咳化痰。 代表处方:黛蛤散加黄芩泻白散,加减应用 1.火旺者,咳嗽甚、痰黄,加山栀、丹皮、浙贝、杷叶以增清热化痰。 2.胸闷气逆,加葶苈子、瓜蒌、枳壳、旋复花利气降逆。 3.胸胁痛加郁金、丝瓜络理气和络。 4.痰粘难咳加浮海石、贝母、冬瓜仁清热豁痰; 5. 火郁伤阴者,口咽干燥、咳嗽少痰,日久不愈,加北沙参、百合、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敛肺。,(七)肺阴亏耗 临床表现: 1.主症:干咳少痰粘白或痰中带血,咳声短促,或声音嘶哑。 2.兼次症: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口干咽燥,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 3.舌象:舌质红、少苔。 4.脉象:脉细数。 证机概要 :肺阴亏虚,肺失润降 治疗原则: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代表处方:沙参麦冬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