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混凝土引桥设计说明.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457520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跨度混凝土引桥设计说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跨度混凝土引桥设计说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跨度混凝土引桥设计说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跨度混凝土引桥设计说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跨度混凝土引桥设计说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跨度混凝土引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跨度混凝土引桥设计说明.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说 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卫生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several group number, then with b a, =c,c is is methyl b two vertical box between of accurate size. Per-23 measurement, such as proceeds of c values are equal and equal to the desig

2、n value, then the vertical installation accurate. For example a, b, and c valueswhile on horizontal vertical errors for measurement, General in iron angle code bit at measurement level points grid errors, specific method is from baseline to methyl vertical box center line distance for a, to b vertic

3、al box distance for b, list can measured71. 设计范围本工程为大连市南部滨海大道工程的第四部分大跨度混凝土引桥部分,位于主桥的两侧,在主桥东侧位于38号墩和44号墩之间(里程为XK1+728.124XK2+026.124或SK1+687.110SK1+985.110),在主桥西侧位于47号墩和53号墩之间(里程为XK2+916.124XK3+214.124或SK2+875.110SK3+173.110)。上、下层车行道均按单向四车道设计,上层每侧另有2m宽的人行道。 本部分中的伸缩缝、桥面铺装、桥面排水、桥面人行道、人行道栏杆、防撞护栏、抗震挡、路灯杆

4、、涂装工程及墩顶检修平台等附属设施内容,详见总体部分第二分册混凝土引桥附属设施施工图设计,交通工程内容详见总体部分第三分册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2. 设计依据(1)设计合同。(2)大连市银沙滩地形图。(3)现行技术规范、规程、标准、法规等。(4)大连市南部滨海大道工程(二标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 大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2011年5月。3. 设计规范3.1 设计遵守的主要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

5、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D63-2007)(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0302002)(8) 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9) 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10) 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1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TJ37-90)(12)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3.2 设计参考的主要规范海港水文规范(JTJ 21398)港口工程混凝

6、土设计规范(JTJ 26798)港口工程桩基工程规范(JTJ 25498)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 26896)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 2699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和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主要技术标准及主要荷载取值4.1 主要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快速路,单向4车道。 设计行车速度:设计时速80km/h。桥面宽度: 上层宽度为:2m(人行道及栏杆)+1m(路缘带及防撞墙)+43.75(行车道)+1m(路缘带及防撞墙)+

7、2m(人行道及栏杆)=21m。下层标准宽度为:1m(路缘带及防撞墙)+43.75(行车道)+1m(路缘带及防撞墙)=17m。设计荷载:公路I级。桥面横坡:行车道最大横坡为双向1.5%变为单向1.5%。最大纵坡:1.5%。结构设计基准期:100年。结构设计安全等级:I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抗震设防目标为B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坐标系统:大连市城建坐标系统。其它指标均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执行。4.2 主要荷载取值4.2.1永久荷载(1)结构自重:钢筋混凝土26kN/m3;沥青混凝土23 kN/m3;钢材78.5 k

8、N/m3。(2)混凝土收缩徐变: 弹性继效系数 K=0.3 徐变速度系数 r=0.021 徐变终极值 k=2.0 收缩速度系数 r=0.021 收缩终极值 k=0.00015 预应力钢束与管道的摩阻系数 =0.17预应力管道的偏差系数 k=0.0015(3)基础变位:所有基础均考虑5mm不均匀沉降。4.2.2可变荷载(1)汽车荷载:公路级;(2)人群荷载: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值,2.5kN/m2;(3) 风荷载: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值;(4) 体系温度:基准温度155,其余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取

9、值;(5) 梯度温度:按照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4.2.3偶然荷载地震作用:抗震按7度抗震设防,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5 工程地质(一)场地评价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场地类别类。根据场地地质、地形、地貌条件,建筑场地属于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二)桩基参数 本桥位范围内的地质分布总体上为:素填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粗砂、粉质粘土、卵石、含碎石粉质粘土、含碎石粘土、全风化石灰岩板岩互层、强风化石灰岩板岩互层、中风化石灰岩板岩互层、微风化石灰岩板岩互层、全风化石灰岩、强风化石灰岩、中风化石

10、灰岩、全风化辉绿岩、强风化辉绿岩、中风化辉绿岩。 (1)、素填土:qsik=10 kPa。(2)、淤泥质粉质粘土:qsik=10 kPa。(3)、粗砂:qsik=50 kPa。(4)、粉质粘土(Q4ml): qsik=20 kPa。(5)、卵石: qsik=70 kPa。(6)、含碎石粉质粘土:qsik=60 kPa。(7)、含碎石粘土:qsik=60 kPa。(8)、全风化石英岩板岩互层:qsik=60 kPa。(9)、强风化石英岩板岩互层:qsik=120 kPa。 (10)、中风化石英岩板岩互层:qsik =200 kPa 、qpk=12000kPa。(11)、微风化石英岩板岩互层:qs

11、ik =200 kPa 、qpk=15000kPa(12)、全风化辉绿岩:qsik=60 kPa。(13)、强风化辉绿岩:qsik=120 kPa。(14)、中风化辉绿岩:qsik =200 kPa 、qpk=12000kPa。(15)、全风化石灰岩:qsik=60 kPa。(16)、强风化石灰岩:qsik=120 kPa 。(17)、中风化石灰岩:qsik =200 kPa 、qpk=12000kPa。(18)、微风化石灰岩:qsik =200 kPa 、qpk=15000kPa。6 主要材料及性能6.1 普通钢筋采用R235钢筋(公称直径小于12mm)和HRB335钢筋(公称直径大于等于1

12、2mm)两种,其技术标准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及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2-2007)、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2004 )的规定。R235钢筋标准强度=235MPa,弹性模量=2.1105MPa。HRB335钢筋标准强度=335MPa,弹性模量=2.0105MPa。6.2 普通钢材采用Q235和Q345及耐候钢板,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和高耐候结构钢(GB/T4171-2000)的规定。6.3 混凝土箱梁采用C55混凝土、墩身采用C

13、50混凝土(海上水中区墩身标高+4.000m以下浪溅区及水位变动区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等于W6,抗冻等级为F350,混凝土中掺入钢筋阻锈剂)、承台采用C45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等于W4,抗冻等级为F350)、桩基础采用C35水下混凝土(抗渗等级大于等于W4)。混凝土按海港工程结构防腐蚀耐久性混凝土配置, C45以上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双掺(粉煤灰和硅灰)或三掺(粉煤灰、硅灰和高炉矿渣),混凝土用水泥、砂、石料避免采用可能发生碱集料反应的材料,严格控制含碱外加剂使用。混凝土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满足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及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J 2

14、6996)的要求。6.4 预应力筋、锚具及波纹管 6.4.1 预应力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公称直径为j15.2mm的预应力钢绞线,钢绞线面积Ay=140mm2。主要力学性能:极限抗拉强度:Rby=1860MPa弹性模量:E=1.95105MPa钢筋松弛率:0.025预应力材料应严格检验并符合有关标准。6.4.2 锚具及波纹管预应力钢绞线的圆形锚具采用15-25、15-22、15-17、15-15及15-9型,包括锚垫板、锚板、夹片和螺旋筋等均采用相应的配套产品,锚固体系技术性能应符合后张预应力体系验收和应用建议(FIP-93)和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2000)的要求,锚固效率系数大于95%。塑料波纹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成,材料应满足GB/T 11116的要求。波纹管外观应光滑,色泽均匀,内外壁不允许有隔体破裂、气泡、裂口、硬块及影响使用的划伤。波纹管环刚度应不小于6kN/m2,内径应符合图纸要求。6.5 环氧涂层钢筋桥墩墩身标高+4.00m以下的主筋及外层箍筋采用环氧涂层钢筋,其技术标准及施工应符合环氧树脂涂层钢筋(JG30421997)、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及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