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县“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53258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74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罗县“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博罗县“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博罗县“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博罗县“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博罗县“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博罗县“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罗县“十二五”规划(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博罗县“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珠三角纲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县推进珠三角地区一体化合作,协同打造深莞惠经济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时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纲要根据中共博罗县委关于制定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旨在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2、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的发展思路,继续落实“八大发展战略”、“八项民心工程”,大力推进“六大博罗”建设。以全面落实珠三角纲要为契机,抓规划、打基础、强产业、保民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民生得到较大的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1、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时期,我县经济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初步预计,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95.29亿元,比2005年增加150.34亿元,年均增长15.2%,比“十

3、一五”预期目标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6%、17.9%和14.9%。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期末的15.5:47.8:36.7调整为10.9:51.9:37.2,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0602元,比2005年增加14368元,年均增长13.4%。据广东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2009年,博罗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第二名。全县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和消费两大动力推动。预计2010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118.37亿元,比2005年增长3.14倍,年均增长3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05年的36.94

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0.99亿元,年均增长19.7%;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2005年的4.2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02亿元,年均增长28.9%。“十一五”期间,我县共引进了393宗外资项目,合同利用外资金额12.5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73亿美元,面对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招商选资工作仍取得可喜的成绩。2010年外贸出口总额16.4亿美元,年均递增17%,“十一五”期间累计外贸出口总额60.92亿美元。2、三次产业快速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十一五”期间,我县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力度和增加投资力度,大力加强水稻、蔬菜、水果、水产四大主导产业基地建设,空间上按照“三区

5、一园一带”布局,协调东中西部发展,支撑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引导支持17个已建成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其它有条件的农业基地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建成一批休闲观光农业基地,提升农业发展层次和竞争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已经形成以优势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工业体系,八大支柱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十一五”期间,全县以打造珠三角经济区域中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劲的制造业基地为目标,突出抓大做强,集中力量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纺织服装、医药等优势传统产业,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这些产业已经成为全县产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龙头和实现利税的主要来源,对整个产业起着强劲的支撑和带

6、动作用,也为博罗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县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预计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为109.7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4.9%。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是服务业实现较快增长的根本保障,其中,房地产业和旅游业成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力量。3、人民收入稳步增加,民生事业水平提升预计2010年我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902元,比2005年增加13045元,年均增长14.2%;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065元,比2005年增加4455元,年均增长14.5%。“十一五”期间,我县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不断加快服务型政府转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实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行政决策

7、机制不断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日渐完善,法律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基层依法治理稳步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得到加强,各级监督力度加大。教育方面,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建省教育强县三大目标全面实现。幼儿、学前教育健康发展,职业教育稳步提升。教师待遇实现“两持平”。卫生方面,县、镇、村三级公共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20间卫生院基本完成改造建设,基层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到100%。实现了卫生监督法制管理,依法开展对食品、医疗、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全县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社会保障方面,社会保险管理体系日趋完善,管理服务体系初具规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2009年5月开

8、始实施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一体化的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制度,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相继实施了农村基层干部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独生子女纯生二女结扎夫妇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01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县覆盖。社会救助体系由点到面整体推进。“十一五”期间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值为2.62%,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中要求控制在3 %以内的目标。4、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我县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全面开展高等级公路、特大桥梁、车站建设和国、省、县、村道的升级改造工作,掀起了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全县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9、,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956公里,全县公路密度138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62公里,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突显。与广州、深圳、东莞、惠州之间桥梁、道路、公交等对接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融入珠三角交通一体化步伐加快。基本建成了主干公路与大中城市相通,境内各要道相连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运输方面,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石湾、园洲、龙溪等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为结点,辐射广大城乡结合部的道路运输网络系统。园洲至石排和石湾至石龙两条跨市公交线路于2009年底开通,大大方便了跨市毗邻镇之间群众的出行,为早日实现深莞惠交通一体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十一五”期间,我县水利、电力、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就突出。水利

10、设施方面,重点推进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连续掀起水利建设大会战,初步建成“上蓄、中防、下排”的能抵御一定洪水能力的城乡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调配能力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电力设施方面,新建110KV变电站8座,新增110KV变电容量95万KVA,建成110千伏线路167km,新增220KV变电站2座,新增220KV变电容量96万KVA,新增220KV线路214.25km,新建(改造)10KV线路650km,新增10KV配变157台,新增10KV配变容量2.86万KVA,新建(改造)低压线路681km。惠州抽水蓄能电站五台机组建成投产,清洁能源产

11、业发展初见成效。环保设施方面,建成县城首期和二期、龙溪、园洲、石湾、湖镇等6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41.5公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万吨,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文体设施方面,县体育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县文化中心建设顺利推进,大大加强了我县承办大型文体活动的实力。5、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环境质量有所提升我县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县”,以把博罗建设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基地为目标,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到2010年底,全县建成17个统筹城乡示范村,基本完善了示范村的规划、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实施“3+2”工程,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化进

12、程稳步推进,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县镇体系也趋于完善,城镇空间布局趋于合理。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推进、高效能管理要求,加快对接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实现建设生态优、人文美、城乡宜居的“园林城市”目标,走出一条适应县情的有利于产业和人口聚集的具有岭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十一五”期间,我县有效地遏制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大气、水、声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并基本保持稳定。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理率100%,县城生活垃圾处理率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51.4%。(二)发展环境1、发展环境全球经济遭遇金融危机之后,进入了一个反复调整和缓慢复苏的阶段,世界经济的复

13、苏将呈现曲折而缓慢的过程。在“后危机”时代,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触底回升中的增长势头强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将加大力度研究和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创意工业等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努力营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已基本稳固,并具备了持续增长的动力。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将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进程,通过进一步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居民的消费和福利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在金融危机中,广东是国内受到冲击最早,遇到挑战最大,碰到困难最多

14、的省份之一,外向型经济集中度高的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广东经济为了彻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谋求摆脱过去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和确立科学发展的新道路和新模式。广东省近期在加快以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加快实现省内区域平衡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珠三角纲要的出台,明确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实现区域一体化的目标,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面临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机遇十分难得。首先,我县“十一五”时期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奠定了加快发展、全力打造“六大基地”的基础。其次,珠三角纲要首次在

15、国家层面明确将惠州整体列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我县依托珠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发展配套产业、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再次,珠三角纲要中明确支持惠州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我县按照惠州市的定位和要求,把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县作为工作重点,将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和支持,有助于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改善民生。另外,博西地区历来与东莞联系密切,随着深莞惠加快一体化进程,博西地区与东莞的对接将进一步完善,带动全县融入深莞惠经济圈。3、面临的挑战在良好的机遇面前,我县同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与挑战。一是经济基础不稳固,民营经济实力有限,一定时期内仍会受到外界经济动荡的影响。二是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产业转型

16、升级步伐不快,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的难度比较大。三是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乡镇经济发展仍然落后,缺乏活力,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城镇化水平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有待提高。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增收减支压力不断加大。二、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幸福博罗为目标,深入实施珠三角纲要,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县。(二)总体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创新促发展,推动经济增长转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加快建设创新型博罗。引导增量,优化存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