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229257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幼儿常规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甘州区上秦镇中心学校 于丽 内容摘要: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和其他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德育的最佳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幼儿期是良好常规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目前的农村独生子女增多、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农村幼儿园缺少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能力的培养等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此,我们要了解农

2、村幼儿常规习惯的现状,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策略和方法,为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形成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 关键词: 农村幼儿 常规教育 策略 方法 一、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出现的问题及问题特征 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出现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社会的,他们通过不同的侧面、各种渠道综合影响着农村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农村的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孩子把脱掉的衣服随手一放,把玩具随手一丢。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教师

3、不重视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过分溺爱,事事包办、纵容;有些家长还公开宣称孩子到幼儿园一要吃饱睡好,二要多学点东西,其他方面无所谓;甚至个别家长认为,幼儿园就是帮家长看孩子的地方。这些将良好行为形成置若罔闻的做法,明显影响了老师在幼儿行为习惯形成方面的教育效果。 二、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出现问题的原因 1.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增多。 由于国家实行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处在“独”的成长环境中,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许多家庭的教育真像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它的著名教育诗中写到的一样。“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们牺

4、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日本心理学家山下俊郎把这种“可怕的礼物”称之为“过度教育”,并指出:这是孩子意志薄弱和依附心理的根源。 2.农村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使现在的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不少家长还明确地对孩子说:“你只管读书,别的事都由爸爸妈妈来做。” 另外,由于一些家长自身在对生活习惯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所以,对于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也有一些不良的影响。 3.农村幼儿园缺少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教师整体素质低、教师配备不足,班额较大、领导不重视幼儿教育、评价制度等诸多原因,使我们的农村幼儿园教育习惯

5、于灌输教育,忽略了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虽然部分农村一线幼儿教师,在多年来的实际工作中针对这一方面做过一些培养,也取得了一些效果,总结了一些如何培养生活习惯的方法和途径。但有些仅仅只是表面,没有有效地影响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为此,我们要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 三、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瓶颈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鹤琴老先生就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

6、效。”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同步协作,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形成紧密的教育合力,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地发展。如有些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很不错 ,很有礼貌,也能关心他人,与同伴友好相处,当回到家里就完全不同了,对待家人或客人没有礼貌,看电视的时间太长,不爱劳动,事事以我为中心,蛮横无理。这些现象归根结底是因为农村家长对幼儿过分溺爱,缺少早教知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不能一体化等等造成的,也是农村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瓶颈。 四、农村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策略 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如何让农村幼儿在现有条件下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策略与方

7、法如下: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对农村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要想培养良好的常规,首先教师要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建立深厚的情感,要让孩子真正感受老师对他的关心,对他的爱,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乐意的接受教师对他的要求。 1、用爱消除孩子的戒备心理,相互信任。 在农村幼儿园建立师幼关系最初要从教师与幼儿第一次见面开始,在交谈中让幼儿认识老师,老师抓住谈话时的细节初步了解幼儿,让幼儿对老师有初步的好印象,使幼儿入园后没有陌生感。每次,我与孩子第一次谈话时,我会蹲下来逗逗孩子,让孩子亲亲我或我去亲亲孩子,交谈时找一些让孩子放松的话题,多夸夸孩子。如你的裙子好漂亮!谁给你买的?你真乖!你真是太棒了!让

8、孩子对幼儿园老师产生好感。多年的幼教经历证明,在幼儿入园这个关键时期,教师要认真搞好幼儿入园教育,消除幼儿入园的恐惧心情。孩子哭闹不吃饭、不能自理,这时,幼儿最需要老师的帮助,也是师幼建立感情的时候。老师要非常有耐心地去安抚,帮助关心每个幼儿,用母爱来稳定幼儿的心情,使幼儿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满足。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幼儿的情绪有所稳定后,教师再把关心、热爱孩子与耐心教育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师幼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深厚的感隋基础,有了一定的感情,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要求幼儿做到的事情幼儿才会顺从地去做,否则幼儿就会产生抵触隋绪,影响日常规的培养。 2、建立合理常规制度,尊重孩子,让农

9、村孩子也参与常规的制定。 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则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长期以来,农村幼儿教育由于在教育理念、方法及途径上的偏差,在培养幼儿常规制定上存在这样的现象:常规内容的成人化、教育的形式化、执行的他律性。这些不仅没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反而导致幼儿常规的繁冗累积,造成了孩子对常规的无所适从,结果使幼儿的活动处处受到限制。更甚者还引起了孩子的抵触情绪,引发了师生间的对抗,背离了教育的初衷。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常规,我都必须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在制定和执行常规的过程中了解并尊重幼儿合理的需要以及个性特征,让幼儿从他律

10、走向自律,并且学会讨论制定规则。 农村幼儿园每班只有一位教师,并且班额又大,良好的常规习惯尤为重要。有了良好的生活常规,能够让孩子对环境产生信任与安全感。常规的设计是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例如:我希望孩子做到离开座位时要把椅子靠近桌子里,那就要让孩子了解到,如果椅子不靠近桌子里,很可能让别人走路时撞到椅子而受伤,而且教室也会变得很小,那样让人看了也不整齐。只有让孩子了解常规的意义,能够真正地认同常规,并且能够切实遵守,这样才能顺畅地进行每一天的活动。 常规既然订了,就要贯彻执行。在幼儿园里,我该用什么心态,什么方式维持班上的常规呢?当我在执行常规时,我的态度如何,孩子的感受又

11、是什么?当孩子做出违反常规的举动时,我该先想想,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无法遵守常规。是孩子忘记了?是孩子不懂?还是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上的差异?有时也要换个角度想一想,不一定问题都出在孩子身上。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活动中应达到什么要求,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应该做,做事要采取什么方式等等这样的要求,就是幼儿园的常规或纪律。常规除了能维持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外,还能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例如我班上的常规是“在教室里不跑步、要慢走”,可是偏偏许多孩子都喜欢在教室里横冲直撞。这时我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教室空间太宽阔了?教室就好像运动场一样,暗示着孩子赶快跑步,针对这种情况,我便告诉孩子们“在教室,我们都

12、是轻轻地走的,尽量不打扰别人”如此一来用正面的语言代替负面的语言,效果大不一样。又如:课间的洗手问题,我左叮咛右嘱咐,说了千遍万遍,可收到的效果就是不大,每天都有幼儿因为水池太滑而跌跟头,甚至有的孩子额头上竟摔出了一个包,究其原因,发觉是我的督促工作做得不够。可是问题又来了,我照顾到水池这边的幼儿又照顾不到教室里的孩子呀!于是我便让孩子们在解小便洗手时集体排队一起去,然后再集体排队一起回来,可是这样却造成了不要解小便的孩子要跟集体跑一趟和互相等待的现象。对此,我们便采取让孩子当“小老师”的措施,即当孩子们去水池时,请一名幼儿专门在那边看着有没有人玩水,是不是洗过手后手上的水在水池里甩干的,喝过

13、的水是不是倒在水池里等等。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二)、利用幼儿模仿能力,对农村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农村孩子们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我总不忘示范给孩子看。同样,常规也是如此,不能只用讲的,还要做给孩子看。 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树立学习榜样。通过教育实践,我摸索出:榜样示范是幼儿园孩子们常规教育的好方法。榜样示范就是运用正面或反面的榜样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寓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之中,其目的在于为孩子们提供正确的道德认识,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我面对的是3-6岁的孩子们,其思维具体形象,加上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说教的方法效果不明显,只有以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孩子们行动的

14、具体方法,才有可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及学习模仿的兴趣。榜样示范正是切中了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例如:我要求孩子们每次搬小椅子要轻轻的搬过去,可总是有许多孩子就习惯把椅子拉着过去,椅子和地板互相碰撞,发出很大的响声,根本没有做轻轻搬的要求,我强调了多次,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就利用孩子们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先是上一节课,教他们念一首儿歌:“小椅子,我会搬,两手抓住放胸前,一个一个叠着放,整整齐齐真好看”。在教的时候把动作加进去给孩子们做示范。让孩子们跟我学。人们常说:孩子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老师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慢慢地,班里出现乱放、乱推小椅子的现象好了

15、很多,每次幼儿搬椅子时都是很自觉地边念儿歌边搬椅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老师一定不做。 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相互学习。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户外活动回来小便洗手后,有的幼儿进教室时总是跑跳打闹,我就会在教室门口轻轻地对他说:“请你看看,教室里的小朋友坐得多好!他们安静地等待吃饭呢!”吃饭的时候,第3组的小朋友爱讲话,我就会说:“第1、2组的小朋友吃饭安静,是文明小餐桌。”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活动结束后,我会对收玩具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谦让协作的幼儿提出表扬,也让幼儿

16、互相说说,他们认为哪些小朋友做得好。总之,用幼儿良好的行为榜样去影响、鼓励其他幼儿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三)、正面引导,对农村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陈鹤琴指出:“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心理学上指出:愉快的情绪能促使大脑皮层建立一个兴奋灶,使学习保持最佳状态。幼儿会对自己正确的行为获得鼓励而为之喜悦,从而使好的常规习惯继续保持。我接触过一个孩子,他聪明、活泼,各方面的能力很强,但很调皮,是班上有名的小淘气。有一次,他很喜欢一个小女孩的小手枪,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大步冲过去一把抢过手枪,不顾小女孩号啕大哭,就带着胜利的微笑心安理得玩了起来。我当时没有批评他,而是走过去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