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9432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第六章 北方地区,雷州六中 蔡锦丽,八年级地理下册,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灿烂的黄土高原文化; 3、能运用地图识别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文明的摇篮】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位置:东起 山脉,西至 ,北连 高原, 南抵 。 范围:黄土高原跨越 省、 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等省 级行政区域的大部分或一部分。 2、黄土高原的特征: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 ,千沟万壑, 严重。 3、丰富多彩的黄土高原文化 (一)华夏文明的发祥地:(1)在黄土高原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

2、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早在六七千年前,这里的 平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文明。,自主学习,太行,乌鞘岭,秦岭,山西,陕西,破碎,水土流失,黄河,渭河,自主学习,(二)丰富多彩的文化:(1)北京中山公园 ,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祷丰年的场所。(2)位于陕西省黄陵县的 ,相传是华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原因是黄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 ,容易开挖。(4)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是 ,其歌腔高亢而悠长,具有浓 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风吹来的黄土】 1、风成说:关于黄土高原的成因,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得到广泛认同

3、的是 “ 说”。该学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 、 和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吹来的。 2、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天长日久,流水侵蚀使地表破碎, ,形成 、 、 、 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社稷坛,黄帝陵,窑洞,直立,干燥,信天游,风成,中亚,蒙古高原,沟壑纵横,塬,梁,峁,川,一、文明的摇篮,图6.23革命圣地延安,图6.24 黄土高原景观,黄土高原因覆盖着深厚的黄土而得名。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乌鞘岭,长 城,黄土高原的边界,图6.25 黄土高原的地形,青 海,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 西,山 西,河南,内蒙古自治区,黄土高原的范围,图6.27 黄帝陵,活动,了解

4、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黄土风情”,1从省区说明黄土高原的范围。,2在图中找出黄土高原的边界。,3说说黄土高原和黄河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我来归纳:,4联系生活,了解“黄土风情”。,二、风吹来的黄土,还有哪方面证据可以支持“风成说”的?,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黄土形成过程示意图,1、粗大砾石留在原地-隔壁 2、较粗的沙子在近处堆积-沙漠 3、细小的尘土 东移南下 黄土层,图6.29 黄土高原的塬、梁、峁,活动,运用黄土“风成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1、下列现象被认为是支持黄土“风成说”的证据,说说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黄土就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 在起伏不

5、同的各种地形上。,第一条证据“黄土的厚度均匀”,说明黄土是从上空吹来的,而不是流水冲来的;,黄土高原自西北到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黄土的矿物质成分与其下面的基岩成分不一样。,第二条证据“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说明带来黄土的流质(风或流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说明黄土不是当地岩石风化逐渐形成的,而是外来的。,我来归纳:,1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夏季多暴雨;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破坏植被.,三、严重的水土流失,图6.31 黄土高原卫星影像图(局部),黄土高原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严重的水土流失是

6、导致这种景象的主要原因。,3、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2、过度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2、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1、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有哪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1、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带来了什么后果?,1、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村庄和农田,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3、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有那么一天,不仅耕地

7、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搬到哪里。,有些村庄和耕地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活动,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及其危害,1、阅读图6.34,说说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图6.34 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2、讨论不同的土质(沙土和黏土)、不同的坡度(陡坡和缓坡)、不同的降水强度(暴雨和小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沙土的水土流失比粘土严重,陡坡的水土流失比缓坡严重,暴雨造成的水土流失比小雨严重。,地表植被越少,水土流失越严重。,3、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谈谈你的看法。,噢!“跳进黄河洗不 清”,原来与黄土高 原的水土流失有关。,黄土高原每年流的 土壤养分相当于上千万

8、吨化肥。,黄河之害在于黄河泥沙。 因此,治黄的关键是控 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三门峡位于黄河中游末段,黄河携带的从黄土高原流失的泥沙,几乎全部经过这里。据三门峡水文站实测,黄河最高含沙量达746千克/米3,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我来归纳:,1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2谈谈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四、水土保持,思考: 怎样才能改善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让这里的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1、植树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 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引进良种畜、禽,改天然放牧为圈养。 3、控制人口数量。,图6.36 黄土高

9、原某县生态建设,黄土高原变绿了大规模植被建设前后对比,活动,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沟谷和坡地的水土流失尤为严重。阅读图6.38,说说打坝和林草护坡对水土流失保持的作用。,在沟谷中修筑撞土坝,拦截坡地流失的表土,堆积形成肥沃的田地,图6.37 打坝淤地示意,图6.38 林草护坡示意,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能够有效减缓暴雨和流水对地表的侵蚀,减少表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2、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图6.39 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对古老文明及民风民俗的影响,黄土高原,水土保

10、持,文明的摇篮,位置范围,风成说,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成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因素,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后果,水土保持的方法,黄土高原治理的成效,梳理归纳,1、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形区是( B )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横断山 D.华北平原 2、黄土高原上的省级行政单位不包括( D ) A.宁夏回族自治区 B.陕西省 C.山西省 D.山东省 3、我国“吃小米、住窑洞、唱信天游”的地区是( B ) A.东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内蒙古高原 4、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 ) A.毁林开荒 B.修筑梯田 C.深耕改地 D.植树

11、种草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C ) A.水成说 B.火山灰堆积 C.风成说 D.冰川作用 6、黄土高原与南方地区的重要界线是:( B ) A.淮河 B.秦岭 C.太行山 D.大兴安岭,当堂训练,2下列对黄土高原地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B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C沙漠广布,植被稀少 D河网密布,绿洲点点,1下列省区不位于黄土高原分布区域的是( ) A陕 B晋 C甘 D苏,评价园地,D,A,评价园地,3 填注: 山脉:A ; B ; C 。 河流:D 。,4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植被: ;气候: ; 土质: ;人为: 。,评注圈点,二.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_(高原) _ (山脉) _ (山脉) _ (河流),(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保护; 夏季多暴雨; 黄土支离破碎,土层疏松;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破坏植被,内 蒙 古,太 行 山,秦 岭,黄 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