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离子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9372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离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离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离子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离子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离子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离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离子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 子教 学 设 计零陵区实验中学 尹卫林 教学要素: 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多角度、全方位向学生讲述原子、离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思维,指导学生观看、制作和交流一些粒子模型。学生通过探究和创新等方式获得新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素质。根据各校实际,师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让教师愉悦、学生乐学,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 “核外电子的排布”部分介绍了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决定了该元素的性质,所以在探讨元素的性质时,必须考虑到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的电子

2、数,“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清楚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课程标准对本课题的内容要求不高,只要能形成初步观念就可以了,所以要掌握分寸,教学过程中不必讲得过深,在教学上不必探究。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思维和想象力也各不相同,在教离子这一课题时必须耐心细致,从宏观导入微观,从具体到抽象,力求使全体学生听明白、弄清楚,根据各校实际,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加他们的知识容量。三、教学思路及流程因为本课题内容抽象,所以教学要特别注意拓展

3、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分析和推理能力,应采用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创设情境学生想像观看动画启发思考探究问题得出核外电子排布的一些规律,然后再讲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在离子的形成教学过程中,通过形象的动画生动具体的比喻启发提问循循善诱从而得出阴、阳离子的形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最后通过课堂练习,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最终达成教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分布的?通过图片、模型、动画等展示和讲述。创境

4、设疑电子的分层排布及规律引导探究探究解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离子的形成规律。运用拓展总结创新观境生疑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离子。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讨论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对比。(2)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进行加工整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2)通过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介绍展示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美。(二)教学重点:1、核外电子的排布。2、离子的形成过程。(三)教学难点:1、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2、离子

5、的形成过程。3、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四)课程资源:多媒体课件或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挂图。(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意图启发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的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比如铜、铁、氢气、氧气分别由什么粒子构成?还有没有其它的粒子可以构成物质?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思考后回答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铜、铁是由原子构,氢气、氧气是由分子构成。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粒子离子,它也可以构成物质。板书课题 3 离子创设情景为了搞清楚离子是如何形成的,离子又是怎样构成物质的,我们首先要来研究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请同学再次仔细观察原子构成示意图中核外电子的运动动画,看有什

6、么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兴趣。情景设疑、学生讨论你看见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时,它们相互碰撞了吗?它们为什么碰撞或不碰撞?假如我们在操场上以某一位同学为中心,其他的同学围绕他旋转,如何避免碰撞?放飞思维与想像。探究解题核外电子并没有碰撞,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我们同学们想要避免碰撞也应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板书并讲述一、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1 电子是在电子层上分层排布的 2 电子层从里到外离核距离由近到远,能量由低到高3电子总是尽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第一层排满了才排第二层,依次下去)4 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

7、,最外层不超过8个(如果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情景设疑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立体图虽然美观,但如何简明、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你能想出方法来吗?同学们课后请思考。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创作了一种原子结构示意图。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解题投影核内质子数电子层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结构示意图+16286S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加工和整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类比能力。学生阅读分组探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其它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再看投影:1

8、至于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略)请大家找出其中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并分析讨论它们的结构有什么规律。板书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化学性质的关系。总结:(也可用表格形式打出)1、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都为8个(氦为2个)。由于它们均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呈现“化学惰性”,所以人们认为最外层具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具有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如He、Ne、Ar)。2、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如Na、Mg等)。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 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相对

9、稳定结构(如H、C、S)。4、由此可见,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过渡学生阅读启发思考探究解题巩固提高金属元素的原子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容易得到或失去,从而形成稳定结构,那么它们失去或得到电子后形成的粒子是什么呢?那就是离子。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的形成。板书二、离子的形成请学生阅读“离子的形成”一段内容,同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离子?2、什么叫阴离子和阳离子?3、讲述NaCl的形成过程。4、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5、怎样书写离子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师生互动解答板书:1、 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也叫根)叫离子。2、 带正电荷

10、的原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阴离子。说明:原子失去或得到几个电子就带几个电荷。3、 书上的漫画形象生动地表示出了氯化钠NaCl的形成过程。请同学们再观看用电脑模拟NaCl形成过程的动画,具体看清电子的得失过程。原子阳离子阴离子失电子得电子失电子得电子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4、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Mg2+Cl-镁离子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的多少及电荷的正负,当离子所带电荷数为1时,1可以不写。离子符号的意义: Mg2+上的2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O2-上的2 表示

11、每个氧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 5、书写离子的方法氯离子还有像NaCl这样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吗?请同学们共同思考。探究解题MgS、Al2O3、Fe3O4等都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化合,而且两种元素中一种是金属元素、另一种是非金属元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巩固提高、总结归纳、学生讨论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构成的,哪么物质与其构成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中的内容。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1、 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2、 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3、 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原子也可以结合成分子。4、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阴阳离子互相作用可以形成物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

12、的能力。巩固练习1、 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由分子构成的?哪些是由原子构成的?哪些是的由离子构成?(1)He(2)P(3)MgCl2(4)Ca(5)O3(6)Cu(7)SO2引导归纳并回答板书物质的构成2、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大部分金属如(4)(6);固态非金属如(2);稀有气体如(1)。3、 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如(5)等。本节课小节:4、 由离子构成离子化合物质如(3)。师生共同总结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结构示意图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3、离子形成、书写、意义巩固提高。及时反馈矫正错误巩固练习课后习题作业想想练练:习题1、2(六)板书设计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排布特点2

13、、原子结构示意图(1)含义(2)原子结构与元素种类及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二、离子的形成1、离子的定义:带电的原子叫离子。 2、离子的分类:阴离子和阳离子3、NaCl形成过程4、离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5、物质的构成(1)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大部分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2)大部分物质由分子构成(3)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五、教学反思本课题内容比较抽象,书上的知识讲得很简单,也容易理解,但知识的运用难度较大,比如说是Al3+如何得到的,学生就必须会画原子结构示意图,说明最外层为3个电子,容易失去这3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而我们的课程标准又没有做明确的要求;再如H2O是由氢氧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两种原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我们是否有必要讲述一下,都值得各位同仁深思;又如 AlCl3如何形成的,书上也没有类似的知识出现,也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补充。因此,本节课的内容简单,但要讲透讲精,时间很紧,甚至讲不完,很有必要将课程内容确实有效地连贯好,把握好授课难度,不能太拓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