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3091057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文明教育建设毕业论文 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其核心内涵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三个方面及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库把生态文明有机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切实改变目前重口号、轻落实的现状 长寿区生态文明建设思考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长寿区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分析该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的优势采取的措施与手段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对策与建议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瓶颈问题 关键词:长寿区;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

2、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长寿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重庆市重要的重化工基地同时肩负着保护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和库区水环境安全的重要责任 年以来长寿区委、区政府按照重庆市统一部署制定出台了长寿区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长寿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分工方案(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目标任务将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总体任务分解落实到区级各部门、各街镇和有关单位举全区之力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 1主要成果 1.1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 一是不断优化生态格局 全区耕地保有面积达83.1万亩实现占补平衡 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4平方公里森林面积达到9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5.1% 长寿湖湿

3、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677.6公顷湖泊生境质量持续改善 新增城市绿地198公顷城区生产、生态与生活空间布局得以优化 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巩固和提升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 二是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长寿经开区为龙头以长寿工业园区为配套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将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冶金、汽车配套制造、专业物流纳入鼓励发展方向大力支持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持续推进天赐长寿湖、菩提长寿山、滨江长寿谷三个百亿级旅游景区保护性开发走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道路 三是加强资源能源节约集约利用 年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6.7% 完成区行政中心和

4、区人民医院共76000平方米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积极推进路灯LED节能照明改造项目 全区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逐步下降 四是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 推进长寿经开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建设和长寿经开区科技创新园建设 着力打造长寿区街镇工业走廊环保与健康科技产业基地、智能制造与新能源产业基地、长江生态环境科创基地和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积极发展区级农业龙头企业20个、家庭农场200家创办农民合作组织100个创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5个 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城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8% 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引导群众低碳出行 五是加速推进主要污染物

5、总量减排 十二五以来长寿区累计完成303个减排项目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4项减排指标年排放量分别较“十一五”末下降8.47%、8.47%、5.21%、32.37%进一步为全区经济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1.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是深入开展环保六大行动 20XX年长寿区紧紧围绕改善环境质量这一核心和保障环境民生这一要务全力推进环保“六大行动” 完成5个街镇、23个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民生实事并形成长效机制区级财政每年拨付440余万元垃圾清运专项资金保障整治项目的长期环境效益 积极争取8000万元国家补助资金持续推进长寿湖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治理 扎实推进长化、重钢等9家化工臭气污染

6、源攻坚整治臭气扰民投诉率下降7.5%;火电、水泥、钢铁等重点燃煤企业实现在线监测和污染物达标排放;创建5个扬尘控制示范工地;完成4家企业扬尘深度治理和35家加油站油气回收整治;整治餐饮油烟污染12家;淘汰燃煤锅炉1台;淘汰黄标车2741辆 19个街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覆盖并委托至第三方统一管理、运输 投入3000余万元建立农村垃圾“户集村收区运、区处理”系统实现全区全域垃圾处理全覆盖 新建1座日处理能力为5吨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场全区医疗废物实现“应收尽收”和规范化处置全覆盖 二是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实现历史最好 长江长寿段、龙溪河长寿段、御临河长寿段水体稳定

7、在类水质桃花河水质由劣类提升为类;19个乡镇饮用水源和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实现100% 城区区域环境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2.4分贝和65.4分贝噪声达标区实现建城区100%全覆盖 危险废物规范处置率达100% 三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完善“政府部门园区企业”四级应急管理和污染事故联防联控体系建设以及经开区“装置级、工厂级、片区级、经开区级和流域级”五级事故污水风险防控体系 年以来未出现重特大环境安全事故未出现群体性环境信访事件和赴京、上市等越级上访事件辖区生态环境安全形势稳定 1.3生态环境保护法治建设步伐加快 一是严格贯彻落实新环保法 长寿区环保、公、检、法等部门密切配合

8、、无缝对接有效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年初对环境违法企业开出最严厉罚单3人被刑事拘留;逃避监管非法处置高浓度废水的企业及主要负责人分别被处10万元的罚款 自新环保法实施以来长寿区首次对相关环境违法人员实施刑事拘留首次对相关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出经济罚单 二是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年长寿区环保局现场监察企业4000人次、夜间巡查800余人次、走访约谈企业负责人85人次、实施行政处罚53件移交区公安局侦办案件2件;受理各类污染信访投诉及污染事故纠纷调处917件处理率和办结率均为100%回访满意率达95.3% 1.4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取得突破 一是强化源头管理 严把环境准入关年共完成建设项目环评

9、审批100个、规划环评33个环评执行率达100%豁免环评项目21个有力地支持了全区经济发展 严格执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充分发挥排污许可证“闸门”控制作用 全区有350家排污单位实现了持证排污完成100余家工业企业排污权有偿使用交易涉及交易金额突破3500万元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 在积极争取各级资金的同时配套投入区级资金1.49亿元采取“以奖代补”或“以奖促治”的方式切实将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民生 三是不断壮大基层环保队伍 在全区19个街镇设立独立的环保所配备90名专职环保人员争取市级专项资金324万元为19个街镇分别配备1台环保执法专用车和必要的环保办公、现场执法设备建立

10、健全街镇环保工作机制和督查、考核及资金保障机制真正实现了街镇环保工作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法办事逐步实现了全区生态环境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街镇环境一体化监管网络 1.5生态文化得到培育和繁荣 年长寿区各级媒体播报涉长环保新闻30余件、刊登新闻80余件网络公开信息已达60余项长寿环保官方微博、微信粉丝突破7.8万全区中小学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普及率达96.8%;区文联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创作了20余部歌颂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品诗词、散文、美术作品全社会生态文明氛围逐步增强 以“环保十进”活动、“六五”世界环境日、法制宣传周、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环境征文活动等主题宣传活动为抓手加大生态环保宣传力度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