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6283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课后作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1、导语:(地震图片并配乐)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6.6级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当人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时,有一对父子却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谁来把这个故事的名字响亮地告诉大家地震中的父与子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2、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文中是怎样评价这对父子的?(了不起,适时板书)过渡:这对父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呢?请同学们看到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二、出示导学,提出问题出示导学:(出示导学,学生朗读)独学:默读课文,说说从哪里看出父与子的了不起,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词语或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

2、什么?方法引领:(1)熟读文段;(2)画关键句;(3)圈关键词;(4)写出体会。群学:小组交流。方法引领:先读句子,再谈感受。三、自主合作,探究问题1、生按要求自主学习,师巡视。 2、小组按要求合作学习。四、展示提升,解决问题1、体会父亲的“了不起”师:咱们来交流交流。你从哪些语句中读出了父亲的了不起?(板书:父)生: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从这儿看出父亲不在乎身上的痛,已经被钢筋和瓦砾挂破了,他还是想着儿子,都已经忘记了自己身上的痛。(出示课件3)师:说的非常好,这段话从哪方面描写父亲的?(外貌描写,

3、适时板书)快去读读这句话,你从这一系列的数字,又体会到什么呢?生:从数字我体会到父亲正在挖那些瓦砾时候的艰难。生:父亲挖那些瓦砾时时间很漫长。师:他挖了多少小时啊?生:他挖了36小时。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他挖了36小时,而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说明呢?出示对比的句子,(出示课件4)生齐读。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第一句话能更好的突出时间的漫长。师:你已经体会到时间的漫长,老师就请你读一读这一句,相信你会读出自己的体会。生读这一句。(指导朗读,越读越慢,读出时间的漫长。)师:谁还想读一读,体会到时间的漫长?另一生再读这一段。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出这时间的漫长。生齐读。师:“没人再来阻挡他

4、”,同学们,都有哪些人来阻挡过他,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用“”画出来,并读一读。生:有消防队长、警察,还有路过的人。师:他们分别是怎么劝的?(出示课件5)生:(读)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师:消防队长怎么劝?生:(读)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师:警察怎么劝?生:(读)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师:面对他们的劝阻,父亲的回应分别是生齐读。师:你发现了什么?生:我发现父亲的三句话都是差不多的意思,而且最后两句话还一模一样。师: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父亲的回答就是简单而且有点重复的三句问话。可是,父亲说这三句话时的心情

5、是一样的吗?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再说。生:第一次他说“谁愿意帮助我?”有点恳求的心情。师:从第一句话里,你读出了恳求。生:第二句是:“你是不是来帮助我?”我感觉这句话里有急切的感觉。师:你是怎么体会的?生:我是从他问消防队长的话中体会出再晚一点,儿子可能就有生命危险。师:你从第二句话里读出了急切,生:父亲听到警察的话,肯定这样想:“我的儿子还在废墟里,你却让我回家?”“你不是来帮我救儿子的吗?”(学生的发言极富情感,引发热烈的掌声。)师:儿子生死未卜,警察却让他回家,此时父亲的心快要崩溃了。从父亲这三句简简单单的问话中,我们读出了他的恳求,他的急切,他的崩溃,就让我们把体会送进这段话,咱们一块

6、儿来读一读。李老师和大家合作,就请你们读父亲的三句问话。师:(引读)当有些人走上前来劝说父亲,父亲是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恳求地问生:(读)谁愿意帮助我?师:(引读)当消防队长出现在父亲面前,父亲觉得自己的儿子有了获救的希望,于是他急切地问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引读)警察走上前来,要父亲马上回家。这个一心要救儿子的父亲简直要崩溃了,于是他问道生:(读)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师:大家都在劝他,可是父亲没有听大家的劝阻,他依然没有停止挖掘,所以我们看到他挖了(出示课件6)生接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7、师:为什么说父亲身上到处都是血迹?生:父亲受伤了。师:能具体的说一说是父亲身上哪些地方受伤了?生:头上、胳膊上和腿上,满身都是伤。师:还有呢?生:背上、还有胸前、脖子上、脸上都是伤。师:是啊,父亲全身都是伤,可他依然没有放弃救儿子的决心,于是他挖了生接读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大家想像一下,在这30多个小时里,父亲遇到了哪些危险,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挺过来的?(生想象) 师:谁能说说,你看到父亲遇到了怎样的危险呢?生:我看到父亲遇到了大火,还遇到了大爆炸,但是父亲还是坚持挺过那些危险坚定救儿子。师:此时你看到

8、父亲什么样子(大概是这句)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生继续交流父亲遇到的危险。生:我看到他正在找儿子的时候,有石头落下来,他受伤了,但他还是不放弃。师:此时你看到父亲什么样子?生: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继续交流。 生:我看到他父亲差点被石块砸到手,可是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要找到儿子,因为他答应儿子不论发生什么,他总会跟儿子在一起。师:父亲能够这样一直坚持挖掘、寻找,是因为他的心中一直都想着自己曾经对儿子的承诺。哪一句?生齐读承诺那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出示课件7) 引读: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当

9、父亲看到儿子的学校变成一片废墟、悲痛欲绝的时候,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当人们一次又一次地来阻挡父亲、劝他放弃的时候,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当父亲孤军奋战、伤痕累累就要倒下的时候,给他力量让他挖了38小时之久的依然是这句话 师:同学们,正是这句承诺,一句对儿子普通的承诺,此时此刻,已经化作了什么?生:化作了父亲救儿子的动力。生:化作了父亲寻子的坚定信念。生:我看到化作了救儿子的信心和动力。师:是啊!正是这种至死不渝的信念支撑着父亲在废墟上苦苦支撑了30多个小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生:坚持不懈生:信守承诺 (适时板书)师:父亲的坚持不懈、信守承诺,让我们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让我们再读这段话

10、,再次感受父亲的了不起(出示课件8)生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师:大家想一想,作者是抓住了父亲的哪些描写来向我们塑造了一位伟大的父亲形象?生:外貌生:心理描写生:描写了他的语言、心理活动还有他的动作。(适时板书)师:说的非常好。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废墟上信守诺言拼死救子的父亲形象,让我们体会到父亲的了不起。过渡: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7岁的阿曼达,看看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了他的了不起?2、体会儿子的“了不起”师:儿子的“了不起”体现在哪?(板书:子)生:“不!

11、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出示课件9)师:你从这儿体会到?生:我从这儿体会到儿子非常信任父亲。师:因此,他此时做了个什么决定?生:让他的同学先出去。师:同学们,在废墟下,余震不断发生,这一让可能让出去的就是生:生命师:是什么力量让一个7岁的孩子作出这样的决定?生:是父亲曾经对他的承诺。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师:从这个“让”字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先人后己(板书:先人后己)师:是啊,一句承诺,就能让7岁的孩子懂得把生存的优先权让给同学们,确实了不起。请同学们齐读,一起感受阿曼达的了不起。生齐读“不

12、!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师:还有哪个地方体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生:“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出示课件10)我从这句看出,儿子非常有勇气,也鼓励同学们生存下来。也看出了儿子对父亲的信任。(板书:勇敢冷静)师:一句承诺,让相信自己的孩子鼓励同学们战胜恐惧,请男生读一读。五、拓展生疑,延伸问题过渡:7岁的孩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们蜷缩在那个黑暗的三角形角落里,想一想,在废墟下会发生些什么?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

13、下来。1、小练笔:(出示课件11)想一想,在废墟下会发生些什么?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把你想到的写下来。生写完后自由发言。2、体会 “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师:同学们,一句承诺,让废墟上的父亲信守承诺拼死救子;一句承诺,让7岁的孩子在废墟下居然懂得鼓励同学们战胜困难,这句承诺就是生接读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件出示文中反复出现类似的三句话(出示 12)师:这句类似的话在文中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好处?生: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念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师:是啊!一句承诺,让他们相互信任,(板书:信

14、任)成为了一对生接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经过38小时的艰难挖掘和等待,最终迎来这一幸福的时刻, 齐读 (音乐响起,出示课件13) 生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终于团聚了,齐读生齐读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3、小结是爱创造了奇迹,李老师多么希望这“爱”的教育,能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位同学,让大家都能成为“爱”的传播者。六、推荐阅读最后,送给大家一份礼物,请同学们去阅读让我们走进书里去的两篇文章,去细细品味不一样的伟大父爱。(课件出示14)父子情父爱安全网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信任 父子 信守承诺 勇敢冷静坚持不懈 先人后己地震中的父与子 了不起 信守承诺 勇敢冷静坚持不懈 先人后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