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体系评估篇.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10305965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控体系评估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监控体系评估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监控体系评估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监控体系评估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监控体系评估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监控体系评估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体系评估篇.(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大危险源监管等级评估_ 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评估,董 宇 13585109207 2009年6月,企业重大危险源技术控制措施 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特性 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组成 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主要功能 江苏省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设规范 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评估方法,监控体系评估分级培训内容,1、重大危险源技术控制措施,Allocation of Safety Functions to protection layers 分配安全功能到保护层,Multiple layers of protection 多级技术保护层,1.4 故障安全设计、安全仪表系统(SIS),1.3 采取技

2、术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1.1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2 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安全技术措施,隔离:远离、封闭、缓冲 个体防护 薄弱环节 避难与援救,消除危险源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采用安全或成熟的工艺 隔离,安全系数 提高可靠性 安全监控系统,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 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安全仪表系统 (SIS),又称紧急联锁或紧急停车装置。,1.1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的基本出发点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防止其意外释放。 1.1.1 消除危险源 1.1.2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1.1.

3、3 采用安全或成熟的工艺 1.1.4 隔离,1.1.1 消除危险源 消除系统中的危险源可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发生。但是,人们不能消除系统中所有的危险源,只能根据具体的技术、经济等条件,消除其中的部分危险源。,1.1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1.2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受实际的技术、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有些危险源不能被彻底根除,这时应该设法限制它们拥有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量,降低其危险性。,1.1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1.3 采用安全或成熟工艺 特别在危化品生产企业中,其中相当多的生产工艺非常危险(硝化、氯化、氟化、氨化、磺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裂解、聚合等涉及高温高压、放热

4、、深冷、易燃易爆危化品合成、分离的较高危险反应工艺的生产装置),应尽量采用安全工艺及生产装置。,1.1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1.4 隔离 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有分离和屏蔽两种。前者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分离,防止一旦相遇则可能产生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物质相遇;后者是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1.1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1.2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其基本出发点是防止事故时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达及人或物,或者减轻对人或物的作用。 1.2.1 隔离:远离、封闭、缓冲 1.2.2 个体防护 1.2.3 薄弱环

5、节 1.2.4 避难与援救,1.2.1 隔离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隔离措施其作用在于把被保护的人或物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具体地,隔离措施包括远离、封闭、缓冲三种措施。 远离:把可能发生事故而释放出大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工艺、设备或工厂等布置在远离人群或被保护物的地方。 封闭:利用封闭措施可以控制事故造成的危险局面,限制事故的影响,以及为人员提供保护。 缓冲:缓冲可以吸收能量,减轻能量的伤害作用。,1.2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2.2 个体防护 佩戴个体防护用品也是一种隔离措施,它把人体与能量或危险物质隔开。,1.2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2.3 薄弱环节 利用

6、事先设计好的薄弱环节使能量或危险物质按照人们的意图释放,防止能量或危险物质作用于被保护的人或物。一般地,设计的薄弱环节即使破坏了,却以较小的损失避免了大的损失。因此,该项技术又称为“接受微小损失”。,1.2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2.4 避难与救援 事故发生后应该努力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发展。但是,当判明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时则应该迅速避难,撤离危险区域。,1.2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3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 1.3.1 安全系数 1.3.2 提高可靠性 1.3.3 安全监控系统,1.3.1 安全系数 最早的减少故障的方法是在设计中采用安全系数。安全系数的基

7、本思想是,把结构、部件的强度设计得超出其必须承受的应力的若干倍,这样就可以减少因设计计算错误、未知因素、制造缺陷及老化等原因造成的故障。 可以通过减少承受的应力、增加强度等办法来增加安全系数。 在工程实践中还常常应用安全阀的概念,显然,欲减少故障,必须增加安全阀。,1.3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1.3.2 提高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即设备、部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性能。 提高可靠性可以减少故障。在可靠性工程中采用许多方法来减少故障: 降低额定值 冗余设计 选用高质量元部件 维修保养及定期更换,1.3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1.3.3 安全监控系统 在生产过程中,利用

8、安全监控系统对某些参数进行监测,以控制这些参数不达到危险水平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监测只是发现问题,要解决问题则必须把监测与警告、联锁或其他安全防护措施结合起来。通过警告可以把信息传达给操作者,以便让人们采取恰当的措施。通过联锁装置可以停止设备或系统的运行,或者启动安全装置。实际上,监测与上述机能结合构成了监控系统。,1.3 采取措施减少故障的发生,1.4 故障-安全设计 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安全仪表系统(SIS),又称紧急联锁或紧急停车装置。,2、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接入平台)特性,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接

9、入平台)特性:,独立性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是独立于生产设施的安全监控专用系统 ,属于企业安全设施之一;,实时性 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所监测信号是动态实时的,报警响应时间一般要求在秒级单位,保密性 监控系统的数据进行加密技术存储,有数据防篡改功能!,联动性 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是区域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现场信号的汇集、控制和转发的接入平台系统;,稳定与可靠性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小于50000小时;防雷及抗浪涌保护功能。,“酝酿伊始必有端倪,临近事故更有朕兆”,任何灾害或事故的发生都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利用本系统的实时预警功能来监控这“端倪”与“朕兆”,及时采取措施。 通过

10、系统的独立性和监测预警功能与危险源生产工艺装置的紧急联锁、紧急停车系统相关联,达到抑制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危害程度和范围,查清事故责任及事故原因的作用。 通过系统可以和市安监局进行联网,可以实现动态的监督管理,达到监管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发生重特大事故时可以更好的利用政府的职能来进行应急救援。,3、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接入平台)组成,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接入平台)由以下部分组成:,1、现场监控仪表(一次仪表如气体泄漏探头、压力、温度、流量计、液位计等以及二次报警仪表); 2、监控主机(由总线采集仪表、信号隔离、嵌入式计算机、声光报警、网络传输、电源等); 3、在线式稳压电源、网络设备、

11、抗浪涌及防雷设备等; 4、企业上位监控设备(电脑、监控软件、显示设备、报警扩音设备等);,4、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接入平台) 主要功能,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接入平台)必须具备的主要功能: 1、实时自动报警功能; 2、实时数据采集功能; 3、实时数据记录、存贮功能; 4、通迅联网及数据发布功能; 5、信号隔离与防雷、抗浪涌保护功能 ; 6、其它功能。,1、实时自动报警功能,事故远程手动报警按钮,此按钮应设在适应部位并带有防护罩和明显标志;,b)系统应具有根据设定的报警条件进行分级(四级)报警提示的功能;,c)系统应设有事故远程手动报警按钮,此按钮应设在适应部位并带有防护罩 和明显标志;,

12、d)有监控摄影头的情况时应可触发视频联动处理机制;,e)当有复杂的报警预警策略情况下,报警装置应按照IEC61131-3标准来建立并 执行预警逻辑策略;,f)系统应可以区分仪表监测预警和设备故障预警;,g)报警形式可分为声光报警、多媒体报警以及特定人员短信报警等。,2、实时数据采集功能,A、系统应满足以下参数的采集功能: a)储罐以及生产装置内的温度、压力、液位、流量、阀位等直接安全参数。 b)当易燃易爆及有毒物质为气态或气液两相时,应监测现场的可燃/有毒气 体浓度。 c)气温、湿度、风速、风向等环境参数。 d)音视频信号和人员出入情况 (参见本标准DB32/1321.2) 。 e)明火和烟气

13、。 f)避雷针、防静电装置的接地电阻以及供电状况。 B、数据采集的信号接口应采用防雷保护措施,信号通道间应采用光电隔离或 变压器隔离保护措施并保证隔离耐压不小于1500伏,以防止现场信号间的干扰 影响、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降低强电流造成整个系统损毁的可能性 。,3、实时数据记录、存贮功能,1)、数据本地存贮,且具有防篡改功能; 2)、存储器或存储器关联模组应采用特殊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在事故后继续可读, 从而为事故分析鉴定提供原始数据; 3)、接入平台本地存储的所有数据应附带时间信息,存储数据包括: a)以分钟为记录间隔单位的常规历史数据:至少包括每分钟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和最新值; b)以秒为记录

14、间隔单位的事故追忆数据: 报警或事故前5分钟直至报警或事故后5分钟期间各相关监测信号的秒级测量记录数据; c)事件记录:包括电源记录、报警记录、操作记录、通讯记录、系统故障与恢复记录等; d)常规历史数据: 采样记录间隔:l-300秒可调, 保存时间:112月 e)事故追忆数据:采样记录间隔 50mS , 保存时间:事故前后各5分钟。 4)、向汇聚平台发送的数据格式及数据内容应符合DB32/1321.12009要求。,4、通迅联网及数据发布功能,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类,用于现场数据预警记录传输单元和汇聚 平台之间的实时、定时或事件触发型的双向通讯。数据传输应具 有主动自动上传功能和被叫回复打包传输

15、功能。在有线网络不具 备或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传送。,5、信号隔离与防雷、抗浪涌保护功能,1、数据采集的信号接口应采用防雷保护措施,信号通道间应采用光电隔离或变 压器隔离保护措施并保证隔离耐压不小于1500伏,以防止现场信号间的干扰影 响、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降低强电流造成整个系统损毁的可能性。 2、系统应有可靠接地及防雷模块; 3、系统应采用在线式UPS以保证事故停电后仍能有效供电15分钟及抗浪涌功能; 4、系统现场仪表结构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采用防尘、防水、防腐蚀或防爆设计(在危险场所应用必须符合防爆认证要求),必须具有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和耐用性以满足一经安装使用就可以长期免于

16、维护的要求。,系统应具有以太网网络通信功能,支持不同网络和设备间的数据访问和 交换; 现场危险场所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GB3836-2000防爆标准; 系统应有自动时间校准功能,系统的时钟误差应小于等于5秒/24小时; 系统应具有灾难恢复功能; 可靠性指标: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0000小时 现场显示:具有现场设置参数、实时参数显示,声光报警显示,报警记 录和历史趋势图表显示功能; 具有主动自动上传功能和被叫回复打包传输功能。,单元应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 当系统中传感器、现场控制器、线缆、传输接口、电源和保护接地等设备 或装置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识别报警并记录故障设备和时间等相关信息。,6、其它功能,5、江苏省固定危险源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规范,SH 3063-1998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16808 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 GB 12358 作业环境气体检测报警仪通用技术要求 GB 18218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341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