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03058449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制度编号:LD-PO-02-001共7页类别:管理制度附件:2颁布者:检验科 首次发布日期:2014-10-28修改日期:2014-10-28 审核日期:2014-10-28 批准人:1. 政策临床检验工作者在实验室的检测工作中,正确处理生物污染物而遵守的规程。2. 目的 为了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要,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作,保证工作人员的健康,将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制订实验室生物防护安全程序。3. 标准3.1程序适用对象:临床检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3.2本程序旨在规范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内容着重是对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安全的要求。3.3生物安全防护工作的职责:临床检

2、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执行生物防护安全程序,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运作。3.4工作程序:3.4.1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总则进行实验室管理。3.4.2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临床实验室人员流动管理程序在实验室规范流动。3.4.4实验室生物污染物严格按照临床实验室生物污染物的处理程序进行处理。3.4.5临床实验室安全准则细则3.4.5.1实验室工作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点燃的香烟是易燃液体的潜在火种;香烟、雪茄或烟斗都是传染细菌和接触毒物的途径)。3.4.5.2 实验工作区内不得有食物、饮料。实验室工作区内的冰箱禁止存放食物。专用存放食物的冰箱应放置在允许进食、喝水的休息区内。实验室应制定禁止在同一

3、个冰箱内存放食物和标本的专项制度。3.4.5.3实验工作区内禁止进行化妆,并建议经常洗手的实验人员使用护手霜。3.4.5.4在各工作区内,应穿舒适、防滑、并能保护整个脚面的鞋。3.4.5.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脱下手套前后、离开实验室前、接触客户前后、接触标本前后都应该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或其它污染物时,应立即流水7步法洗手。3.4.5.6所有实验室操作禁止用口移液,应使用助吸器(加样器)。3.4.5.7谨慎处理针头、解剖刀、玻璃瓶和碎玻璃等锐利物品。使用后的针具不要折断、弯曲、破损、重复使用或用手重装在针管上,一次性注射器上的针头用后不要取下。锐利物品应立即放置在不易刺破的容器(锐器盒)内,在完

4、全装满之前就应及时丢弃。3.4.5.8实验室应努力保持清洁,如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话、视频显示器终端、键盘、门柄及其它经常被手或手上的手套触摸的物品的污染,要求工作人员在触摸设备(如计算机键盘及电话的保护罩等)前取下手套,制定仪器设备和工作面的常规消毒和清洁制度和对严重污染的紧急处理措施办法。被指定为“非清洁”的区域,允许戴手套接触所有物品(如电话、门柄、计算机终端和其它物品),所有这些物品的表面都认为是不清洁的。未戴手套的人员如果使用该区域内的电话、计算机终端或其它设备,应该戴上手套,或在使用后立即彻底洗手,、为避免使用电话时的“手一脸”接触,最好采用扬声器电话,“清洁”和“非清洁”区都应保

5、持整洁。实验台面至少应每天清洁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清洗,用新鲜配制的0.05%的次氯酸钠稀释液或合适的含氯消毒剂清洗。在处理溅、溢的样品或严重污染的工作面时,应戴上手套和其它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新鲜配制的0.2%含氯消毒剂清洗,或75%酒精清除所有的溅、溢物。3.4.5.9冰箱、冷冻柜、和离心机应该按程序要求清洗和消毒,在发生严重污染后应立即进行清洗和消毒,进行清洗、消毒时要戴上手套穿上工作服或其它合适的防护服。3.4.5.10实验工作服更换时应悬挂在各缓冲间的衣钩上。3.4.4.11实验工作区不得存放个人物品,如钱包、外套、皮靴、咖啡杯、运动服、预包装的食品和药品等。 3.4.5.12实验工作

6、区内的用后废弃物品存量不要太大。3.4.5.13实验室的出口和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准堆放物品、垃圾、装置、或设备。3.4.5.14操作玻璃器具时应遵循下述安全规则: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不要用猛力取下玻璃试管上的塞子,粘紧的试管可用刀切开分离。 3.4.5.15离心机(1)离心过程中应控制气溶胶的产生在最低水平。(2)离心机只有在盖好盖板后,才能启动操作。(3)装标本(血、尿、痰)或易燃液体的离心管,只能在管塞密封后方可离心。(4)传染性物品及所有能够产生气溶胶进行播散的生物制品或标本,都应使用密封的离心管,并在盖紧的离心头或转头中进行。(5)按保养程序进行:用0.2%次氯酸钠稀释

7、液擦洗离心机并清水擦净。(6)离心时应保持合适的平衡,以保证离心的顺利进行。3.4.5.16按医院大楼防火安全要求进行实验安全工作。实验室用电安全,按医院总体要求进行。3.4.5.17实验室微生物安全细则: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可能性。为了减低对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HBV)、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丙肝HCV)病毒的接触,制定控制接触感染原的方案, 加强个人防护,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镜、实验工作服、鞋套和隔离衣等,以上均为一次性用品,用后均作为医疗垃圾处理。3.4.5.18常规预防措施:来自所有客户的血液和体液都被认为是具有传染性的。所有血液和体液的标本都

8、应放置于具有安全盖的结构优良的容器里,以防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采集标本时应防止污染容器的外表或随标本的检验单。如果存在潜在的或实际的污染,则应再加一层包装(例如:包装袋)。所有处理血液和体液(例如:取下真空试管的塞子)的工作人员都应戴上手套,核酸提取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绝对禁止用口吸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发生泄漏或工作结束后,均应使用新鲜配制的0.2%次氯酸钠杀菌剂对实验室工作区进行表面消毒。0.2%次氯酸钠溶液应至少作用15分钟。实验中用过的污染物品在装入容器中按传染性废弃物进行处理前,应先进行去污处理。3.4.5.19手或其他部位的皮肤在接触血液或其他体液后必须立即彻底清洗。在实验工作结束

9、后或取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在离开实验室之前应脱下所有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果实验人员工作时接触到血液等可能具传染性的物质、或在处理污染的物品或表面时,都应戴上手套。如果手套破损、刺破、或失去其屏障功能,则应尽快更换。清洗或消毒会损害一次性手套的质量,故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手套,在接触病员后应更换手套。工作区应使用吸收性强的纸张覆盖。在移液、混合、振荡、搅拌或离心时,必须防止发生气烟雾。3.4.5.20必须采用通用的警告标志系统明确标识装有危险生物制品的容器或被其污染的物品,按医院规定废物全部装入统一黄色垃圾袋内统一处理。用于存储、运输的容器应颜色标志。3.4.5.21标本运输前应将标本进行可靠包装。

10、禁止使用皮氏细菌培养平皿邮寄标本。禁止将干冰放人密封的容器。严格遵守运输部门和国际空运协会的有关规定。运输用于诊断的标本时应根据需要标记上 “干冰保存”标志。培养分枝杆菌和两性真菌用的平皿和试管必须使用胶带密封,用压力蒸气灭菌后进行处理或焚化处理。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和污染的器具应置于装有0.2%次氯酸钠稀释液浸泡、清洗,然后进行高压灭菌。对医疗废弃物处理的管理,遵守医院院感科有关文件法规。3.4.5.22生物安全柜是微生物实验室里控制生物危害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实验室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型号,并应根据产品说明书进行安装、使用和维修。实验室按SOP文件执行,以确保安全柜内合适的气流流速,按期保养。在

11、维护、移动和/或处理安全柜之前必须对生物安全柜进行消毒。3.4.5.23下面是微生物实验室里的一些常规准则:细菌接种、转种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不接收或处理严重污染的标本。涉及分枝杆菌的离心操作应使用有旋帽的离心斗,离心管也应塞紧(双重隔离)。针具和接种环应灭菌处理,并防止加热时液体发生飞溅。3.4.5.24泄漏事故与应急处理:(1)对有污染的紧急情况发生时,立即清洗发生泄漏污染的区域。如果检测物发生泄漏或其容器发生破损,应对该区域进行至少10分钟的清洗,直至气溶胶或飞沫已经沉降。(2)吸净漏出的液体于废物缸内。(3)清洗发生泄漏的区域。(4)尽可能使用漂白剂或酒精对工作台进行消毒。发生以上

12、情况时,填写生物安全异常情况记录。3.5职业暴露防护和处理3.5.1暴露于HIV后的处理3.5.1.1HIV职业暴露干预的最佳服药时间是2-4小时,工作人员暴露后必须尽早获得血液标本进行HIV检查,于暴露后0、6周后、12周后、6个月后、1年后检测抗HIV,如为阴性才能解除危险信号。3.5.1.2 医护人员不慎暴露后,需立即与医院感控科主任联系,进行相应的处理。有必要的情况下由医院送往所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科,接受咨询填表登记备案,以便提供必要的心理指导帮助。3.5.1.3报告、保密及监测:按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13-2008)执行

13、。3.5.2结核病的实验室防护3.5.2.1分支杆菌存在的地点:各种临床标本,通常是痰液、胃或支气管灌洗液、脑脊液、尿液等。被污染的操作台、器械、仪器等。3.5.2.2产生分支杆菌气溶胶3.5.2.2.1可疑肺结核客户痰标本的采集;3.5.2.2.2涂片时候的火焰固定;3.5.2.2.3分离培养或接种培养物;3.5.2.2.4用火焰烧灼接种环;3.5.2.2.5用移液器混合培养物;3.5.2.2.6溢出的分支杆菌悬浮液;3.5.2.2.7高速混合含有分支杆菌的液体;3.5.2.2.8离心过程中离心管破碎。3.5.2.3安全防护3.5.2.3.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任何时候都要警惕分支杆

14、菌气溶胶的产生。3.5.2.3.2严格限制非实验室人员进入实验室,减少实验室内外交叉生物污染,完成实验工作离开后,要关好门窗。3.5.2.3.3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穿上工作服,操作时要穿戴口罩、帽子、手套等,长发者应将头发束在帽子内。3.5.2.3.4实验前、后都要用紫外灯对工作区域进行消毒30分钟。3.5.2.3.5细菌的分离培养、接种、涂片、研磨、稀释等环节要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并保证生物安全柜是正常工作状态。3.5.2.3.6实验室内任何微生物危险品要根据检查项目和性质不同,局限在相应的实验区域,不得随意将其带到其他实验室。3.5.2.3.7实验室内任何微生物的标本、废弃物等都必须高温高

15、压灭菌后,方可按一般的垃圾处理。3.5.2.3.8离心时必须要用盖子密封瓶口。3.5.3 暴露于乙肝病毒(HBV):估计每例针刺伤感染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为19%40%。3.5.3.1 对于锐器伤,在暴露时必须检查感染源客户,以确定他或她是否是感染。当查出感染源客户乙肝表面抗原(HBsAg)或核心抗体(HBeAb)阳性时,工作人员可能会发生感染。3.5.3.2若被HBV(+)客户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对于既往接受免疫的人乙肝表面抗体(HBsAb)10mIU/ml,不需要进一步治疗。否则,应立即或在24h内,最迟不超过1周,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0.06ml/kg。乙肝标

16、志物五项全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ug、5ug、5ug(按0、1个月、6个月间隔),也可在7天内于不同肌肉部位注射,并报院感部进行备案。3.5.4暴露于丙肝病毒(HCV)3.5.4.1 感染途径与乙型肝炎一样。没有暴露后的治疗适用于丙型肝炎,但必须检查血清转化。对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感染源客户,也必须检查HCV感染。3.5.4.1暴露后立即查肝功能、抗-HCV及继续每l2个月复查血清免疫学标志至69个月,发现阳性进行专科治疗。3.5.5其他感染(水痘,甲肝和戊肝,流感,百日咳,白喉和狂犬病):这些微生物的传播并不常见,但是必须制定政策管理工作人员的暴露。建议工作人员进行防止水痘和甲肝的疫苗接种。每年进行流感疫苗接种。根据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