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

上传人:sj****5 文档编号:103057434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设计高荆学校 樊静16位老师觉得很赞 文库新人展开全部 教学目标教养方面:1理解“准备”、“降落伞”、“乘着”、“铠甲”等词语的意思。2读懂句子,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2至4节。教育方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观察大自然、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和欲望。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难点: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城市的孩子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了解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也是一个难点。教学工具多媒体的组合。(电脑、投影、录像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

2、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上一节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节,大家能看着录像背第一节吗?到底植物传播种子有啥好办法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生讲,老师贴画)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这几种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二、学习课文第二节。1请大家打开书,我们先来看蒲公英妈妈的好办法。请大家自由读这节,遇到不懂的地方画条横线,打个小问号,再用心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它靠传播种子。2质疑,老师相机解疑。(1)“准备”: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对了,预先做好的事情就叫做准备。)(2)“降落伞”降落伞用来干什么?出示跳伞图,图上画的就是

3、。课文里的降落伞指什么?看书中的图.(学生答,老师板画) 课文把毛绒绒的小花比作是降落伞,多有趣呀!(3)“乘着”、“纷纷出发”。3看录像理解。4看着刚才的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板书:降落伞风)5小结:对了,蒲公英本身有像降落伞一样的小花,再加上风一吹,有这两个条件,它就能传播种子了,蒲公英妈妈真有办法。6指导朗读。书里把蒲公英比作了妈妈,把种子比作了娃娃,多亲切呀!该怎么读呢?先听老师读,你们听听哪里读得轻一点,哪里读得慢一点。为什么这里要读得轻一点、慢一点?(这样才是有感情地读书)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边读边想象自己就是蒲公英的娃娃。7试、背。(1)看板书老师领背。(2)会

4、背的站起来,不会背的看书。8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学这节的时候,先读一读,画出不懂的地方,弄懂后再看着句式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最后有感情地读书,并试背。我们用这个方法学第三节。三、学习课文第3节。1指名读,其他同学画出不懂的地方。2学生质疑,老师相机解疑。(1)“铠甲”是什么?小苍耳的铠甲又是什么呢?(2)学生摸摸、捏捏苍耳,说说它的皮是软的还是硬的?皮上面还有什么?这样就像给小苍耳穿上了一件。(3)苍耳是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请一个学生拿着玩具兔去碰小苍耳演示。(4)理解“山洼”。3看句式说话。(板书:铠甲动物)4小结:(指板书)这带刺的铠甲,不仅可以保护孩子们,还能让孩子挂住动物的

5、皮毛去田野、山洼,多妙的办法呀!5谁来夸夸苍耳妈妈?指名读,评议。分组比赛读。试背。四、四人小组自学第四节。1四人小组读这节,提出不懂的问题,每个同学试着当小老师帮别人解决问题。2学生论报小组学习情况。(1)老师相机放录像让学生理解豆荚是怎样炸开的。(2)课文哪个词说出豌豆是高兴地离开妈妈的?用“”画出。它还可以换哪个词?(3)你们喜欢读这节的哪句?你想怎么读?边做动作边读这句。3看句式说说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4小结:豌豆本身有能炸开的豆荚,太阳一晒,它就能传播种子了。5指导朗读:男女比赛读。6试背。7指板书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大家看,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都不同,蒲公英本身有,它靠传播

6、种子;苍耳有,它靠();豌豆有会炸开的,它靠()。它们有自身的条件和外界的条件,孩子们就能告别妈妈,四海为家了。五、学生扮演种子说说是怎样离开妈妈的。1你们喜欢哪位植物妈妈?自己选定一种,扮演它的娃娃,然后看着句式说说你是怎样离开妈妈的。我是娃娃,离开妈妈。2同位互相说,可边做动作边说。3指名表演。六、扩展知识。1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2我们来看看录像里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皂荚树 椰子 金刚果课后小结刚才很多同学都知道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但有一种小朋友是不知道的,哪一种呢?下节我们学了最后一节大家就知道了。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证明了(指中

7、题目)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习题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有哪些?爬天都峰 教学案例高荆学校 樊静一、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2.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三.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有关黄山

8、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四.教法设计:边读边想法。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教学目的: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

9、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

10、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第 二 课 时教学目的:边读边想,说出“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生朗读课文。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11、。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们互相鼓励爬上峰顶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文。3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师筛选出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4、读读议议,释疑。a. .“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

12、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读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