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同名159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0305206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同名1594)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同名1594)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同名1594)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同名1594)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同名1594)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同名159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同名1594)(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新医改方案征集民意(附全文内容)2010-4-23来源:北青网作者:佚名昨天,北京医改方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该方案涉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公共卫生服务等多项内容。方案还向市民“打包”提供了多项医保措施和服务,如职工门诊报销比例升至70%、五一起社区就诊医保报90%、整合优化120和999急救资源等。数说北京医改政府今明两年在医改中的投入将超过337亿元群众的就医负担也将减轻约30亿元群众就医平均个人负担比例降低15%以上北京医改特点公立医院分类改革市发改委委员、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该方案针对首都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高、群众就医负

2、担较重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革路径,力图将医改成果真正惠民。从总体上讲,北京的医改走在全国前列。与国家医改方案不同,根据北京的实际情况,新医改中提出将探索公立医院的分类改革,并创新地提出将按照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个方向,实行不同的人事制度、投入机制、运行模式和考核评价制度,旨在使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同时,为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本市也率先在医改方案中提出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处理机制,探索非政府组织参与医疗纠纷调解。北京医改模式采取“1+N+K”模式北京医改方案采取“1+N+K”的模式研究制定全市医改政策框架。目前,“N+K”已落实到相关部门,按照“成熟一个、出台一个”的原则,逐一研究落实。

3、“1”代表北京医改的总体方案(此次发布的方案);“N”代表配套文件,是分领域分专题的具体改革方案,主要包括首都医疗卫生管理协调机制、设立市医院管理局、整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改革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等。总计超过20个,去年已出台部分,今年还将陆续公布;“K”代表试点方案,主要包括公费医疗改革、医保付费制度改革等试点方案。北京医改部分内容体制改革1.建立首都医药卫生管理协调机制2.设立市医院管理机构医保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参保率达到90%2.职工医保报销上限由17万提至30万3.“一老”医疗保险由7万提高到15万4.扩大基本医保用药范围5.新农合、“一老一小”医保等制度将整合6.所有区县公费医

4、疗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7.探索按病种付费等多种基本医保付费方式8.去1800家医保定点单位看病实时结算9.取消住院救助报销起付线1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科公共卫生服务1.提高全市疾病综合防控能力2.在三级综合医院设精神心理科3.整合优化120和999急救资源4.增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5.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免费6.新建医疗机构重点向新城、城市南部等布局7.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设置社区医院1.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2.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试点3.参保者到社区就诊报销比例达90%4.开展社区“24小时全天候服务”试点工作公立医院改革试点1.分公益性、准公益性和经营性三个方向

5、2.推进医药分开,逐步解决“以药养医”问题3.注册医师多点执业4.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处理机制5.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附全文:北京市2010-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精神,2009年,本市继续狠抓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全面完成了国家确定的年度任务。2010-2011年,各级政府、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北京的资源、服务需求特点和发展阶段出发,着重针对首都地区优质医疗资源供求矛盾突出、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高

6、、群众就医负担较重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工作,力争率先完成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将医改成果惠及全体市民。一、工作目标推进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供求矛盾有效缓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首都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教育与科研事业、医药产业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为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打下基础。提高效率: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更趋合理,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升,“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康复返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平均住院日、挂号取药和候诊排队时间、院前急救到达现场的时间合理缩短,急救呼叫满足率明

7、显提高,群众就医更加便捷。减轻负担:基本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水平显著提高,看病就医实时报销,医疗服务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价格总水平进一步下降,群众就医平均个人负担比例显著降低。促进健康:健康理念、健康知识广泛普及,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慢性病治疗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妇幼保健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全部常住人口,全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为塑造“健康北京人”,使北京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居于全国领先水平打下良好基础。二、重点任务(一)改革医药卫生管理体制1.建立首都医药卫生管理协调机制按照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要求,建立首都医药卫生管理协调机制,统一规划北京地区医药

8、卫生事业发展,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和重大突发事件紧急救援能力,协调推进北京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设立市医院管理机构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要求,设立由市卫生局管理的市医院管理机构,负责市属公立医院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指导所属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二)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3.完善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2010年,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力争提前实现国家确定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都达到9

9、0%以上的目标。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2010年,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年度报销限额,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由17万提高到30万,城镇“一老”和无业居民医疗保险由7万提高到15万;提高在职职工门诊费用报销比例;调整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将国家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目录,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整合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全市统筹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2010年,启动城乡一体化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工作;2011年,初步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业居民医疗保险、“一老一小”医疗保险等制度的整合。推进公费医疗制度改革,2010年,将所有区县公费医疗人员纳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体系;20

10、11年,启动市级公费医疗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准备工作。建立医药费用控制机制。积极探索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等多种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抑制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2010年,在2家三级医院启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制度改革试点;2011年,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三级医院推广。提高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卡工程,2010年,全市1800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使用社保卡,参保人员持卡就医,实时结算;逐步增加社保卡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实时监控门诊费用等功能。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规范和改进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调剂金制

11、度,合理控制基金结余率,基金收支情况每年向社会公布。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增加政府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提高医疗救助的报销比例,取消住院救助报销起付线,提高最高救助额度,减轻城乡低保家庭和其他经济困难家庭成员的看病就医负担。探索设立政府引导、接受社会慈善捐助的医疗救助基金,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提高服务质量。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积极探索商业保险参与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方式、运行机制、承保范围和结算形式。4.健全公平可及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

12、务体系。继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健全精神卫生、妇幼卫生、老年卫生、计划生育等服务网络。分批改造未达标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高全市疾病综合防控能力。在三级综合医院设立精神心理科,改善区县精神病专科医院服务条件,强化社区卫生机构精神卫生服务功能,促进精神病专科医院和社区精神康复服务有效衔接。改革和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整合优化120和999急救资源,统一规划布局、统一服务规范,探索建立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探索建立院前急救与公安交通、消防系统间的资源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的有效衔接;健全覆盖城乡的急救网

13、络,提高急救速度、效率、水平和服务质量。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覆盖城乡居民。在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本市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儿童保健、老年人保健等方面增加8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实施健康促进战略。开展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控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保护视力行动、保护牙齿行动、知己健康行动、恶性肿瘤防治行动、母婴健康行动等九项健康促进行动。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人群,采取不同的健康干预对策,帮助市民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业务管理、专业指导、技术服务、大众传播、科研教

14、学为一体的健康促进中心和健康教育馆,健康教育馆免费向市民开放。5.建设运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编制首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0年,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的原则,统筹规划首都地区医疗机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新建医疗机构,特别是区域医疗中心重点向新城、城市南部等地区布局。推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对口支援、土地置换、资源重组、办分院、整体搬迁或合作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等方式,继续推进城区优质医疗资源向远郊区县扩展。根据具体情况,将部分二级医院转为区域医疗中心、特色专科医院、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划归三级医院。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儿科设置,加快儿童医疗机构建设,有效缓解儿童看病就医实际困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山区巡诊服务等新型模式,加强慢性病、常见病管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承担起健康“守门人”职责。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试点,完善双向转诊与预约挂号制度,引导居民分级就诊、有序就医。扩大社区药品报销范围,提高社区医疗费用报销比例。鼓励各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协作托管等多种方式,带动提高其服务水平。2010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到社区就诊,报销比例达到90%;开展社区“24小时全天候服务”试点工作,方便群众就医。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