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02913132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高校德育教学探究论文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产生高校德育教学困惑的原因提出走出高校德育教学困境的路径就是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同时在揭示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基本要义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内容、过程、空间、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转型进而促进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这是一次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德育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了一个大的变迁其中最大的变迁就是中国德育正从“天国”德育向“人间”德育转变即学校德育生活化这种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尽管如此德育的

2、实践却仍然未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教育者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过程产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隔离难以产生合力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因此一味地把大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生活当前高校德育漠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

3、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学过程的单向性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德育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当前高校德育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把德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大学生所受的道德影响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大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其实质就是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漠视扼杀了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4德育教学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学一般由教师领着学生走进教材从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话题围绕教材演绎、归纳、感受、感知和练习并提纲式地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要求板书然后借助纸笔考试再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停留在知识的道德层面上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感

4、受优良的品德要求并没有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生成 上述原因归结于一点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这是因为从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说道德的产生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对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也就是要从受教育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而不是从规范价值出发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

5、活从德育的价值层面看“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生活高于道德不仅是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道德的生活世界却无法设想一个无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的在先性或独立自存性至于道德价值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其整个存在和本质都是由生活所规定的”从社会学层面看德育工作必须担负起个人道德社会化的功能而个人道德社会化必须包含着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怀“因为在人与社会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动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借助人的德性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诸领域才得以发展;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会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会道德的客体同时也是进行道德行为活动、创造社会道

6、德生活的主体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来要求人、要求德育从长远的客观结果看还是为了人及其发展”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层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门槛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个体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道德思维能力与方式也有差异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允许发展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尊重他们的发展需要这正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 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要义与特征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就

7、是指高校德育教学的组织、内容、手段等方面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必须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的内容和文化的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义包含四个方面:(1)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感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2)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应以生活行动为依托教学过程是对生活的解说既是对生活过程的重现但又应该高于生活(3)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内容应当是引导大学生追求深刻的、不确定的人生知识这种人生知

8、识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4)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讲究师生间平等对话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不是封闭性的灌输而是开放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学生活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主体性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大学生对德性的接受将是探索、认识、体验、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干预过程(2)开放性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开放性特征将贯穿于德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都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3)个性化个性化就是要从大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正确处理好个性化和社会化、教

9、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推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三、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从德育教学理念看要转变德育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理想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想走出德育教学的困境必须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发展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调动大学生的意念把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树立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理念道德教育应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要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这就要求给予大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

10、体验或陈述生活中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悦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使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大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性的发展还应该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从德育教学内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关注大学生自身以及他们与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德育因灌输性而备受指责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不相适应过于超越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以至于教师在教

11、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采取了“灌输”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规律来编写内容力求做到教材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达到教学要求 (2)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当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条件过去的德育教学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导致日后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人格畸形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笔者认为德育教学要突出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品质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3)德育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

12、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合作化的社会学习和人际交往是学生面临的两大重要内容因此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他们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这方面的主题内容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学会合作、珍惜友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 (4)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并引导他们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看主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时间观正确处理劳动与人生、收入与支出、娱乐与学习、时间与生活之间的

13、关系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看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课模拟或参与相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避免教条化、说教化 3从教学过程看要以大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课首的导入、课中的展开、课尾的处理都应体现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在课首的导入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唤起、激活、调动学生或体验生活的经验;在课中的展开上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平台在活动中生成体验与感悟使抽象德性规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在课尾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总结画龙点睛并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当中去使抽象的德性要求转化成具

14、体的生活实践 4从德育教学的空间看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空间把德育教学从课堂伸延到课堂外构筑学校、社区、家庭一体化的德育教学空间高校德育环境和社会环境同属道德个体成长的现实环境道德主体的道德意识的产生、道德价值的认知判断和道德行为都是在高校、家庭、社区等社会环境中生成的因此学校的德育教学活动和过程不能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应当构筑起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德育教学空间以社区为依托加强高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德育资源的整合从德育“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使高校德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更贴近学生生活 5从道德教学的评价看要重视道德学习的评价实现知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的转变评价方式从单一的考试转变为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相结合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与方法是推动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学效果的知性评价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发展评价这与德育教学生活化的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德育教学评价模式在德育评价模式的探索上我们认为:一是要淡化考试;二是要探索能体现学生德育发展性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